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电影《窈窕淑女》中英语语音的社会阶级差异

时间:2024-05-04

黄 丹

浅析电影《窈窕淑女》中英语语音的社会阶级差异

黄 丹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窈窕淑女》中台词的分析以及语音变体的介绍和应用,使人们了解语音在社会阶级变体中的意义和特点。

语音变体 社会阶级差异 《窈窕淑女》

一、前言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任意的言语符号的系统(Wardhaugh,1977)。语言变体存在于语言变化之中。语言被视为交流的工具,为了维持其地位,人们着力于研究语言变体,并努力规范语言。

William Bright (2001)指出,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的共变,这种共变关系包含两种可变因素即语言和社会,二者互相影响。一方面,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交流,语言即是信息的载体与交流的工具;另一方面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他的社会阶层、教育程度以及地理背景,语言变体也因此产生。

二、语音变体

语言变体是语言一般概念的实际表现,与语言使用者和其所在语境有关。变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连贯形式,人们使用特定的言外标准将其定义为变体。赫德逊(1996)认为,语言变体是具有相似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变体是某一语言形式的使用者赋予语言的一种标签。他认为变体与一系列语言项目有关,比如地理因素和社会群体。语音变体是语言变体在语音层面的映射。

三、电影《窈窕淑女》语音变异分析

(一)音段特征

元音是发声时气流不受阻碍的音响,可以通过发声时舌位高低、前后与圆否来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列举一组影片中杜利特尔和希金斯教授的对话例子:

(1)Miss Doolittle: That’s what I said--- ahyee, e,ilee, ow, you

[ðæts wət ai sæd--- ai i: ai au ju:]

Professor Higgins: a, E, I, o, U

( standard version) [ei i: ai əu ju:]

上述例子是杜利特尔学习字母表及表达天气情况的句子。她从a,E,I,o,U开始练习,收到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她将这五个元音字母念成[ai i: ai au ju:]。字母a [ei]慢慢滑向[i]的双元音,杜利特尔在发这个音时唇部比正常要更圆,舌位也更向后倾斜。

(二)超音段特征

除了音段因素之外,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音位特点的单位比音素还大,在元音和辅音之上,我们称其为超音段特征。比如重音、音高和语调。

在语音学中,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2)Miss Doolittle: I’m makin’ an ho’nest livin’

在例2中,杜利特尔将honest [‘ɒnist]读作[ɒ›nist],她将重音放在了第二音节上,发生了词内重音转移。

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pitch)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英语中共有五种语调。

(3)Miss Doolittle: ↗How ↗kind of ↘you ↗to let me come

Higgins: ↘How ↘kind of you to ↗let me ↘come

在例3中,希金斯教授教杜利特尔如何问候他人杜利特尔的音调并不正确。在希金斯的发声中,“how kind”应该是降调用来表示感谢,而杜利特尔用了升调,升调多用于表达疑问,用来表示感谢并不合理。

四、影片中语音变体的原因

语言和社会相互影响,社会阶级决定人说话的方式。莱考夫(1980)认为,语言可以反映人的思想。影片中,杜利特尔通过接受语音学家的训练从一个卖花女走向上层社会,也验证了语言与社会间的关系。

(一)地理因素

由于地理因素,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地理位置的差别会引起语音变体。影片中杜利特尔和希金斯教授来自英国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口音也大不相同。希金斯教授住在伦敦,是英国一个繁华的城市,在艺术、经济、教育方面都遥遥领先,因此希金斯教授说的是标准英语,而杜利特尔来自里森,直到19世纪那里还是个乡村,由此可以看出,地理因素会导致语音变体现象。

(二)社会因素

语言是动态变化的,除了地理因素会导致语音变体外,社会因素,如性别身份、教育背景和社会身份也会导致语音变体的产生。影片中,希金斯是语音教授,而杜利特尔只是卖花女,二人职业不同,接触的相应社会阶层群体也不同。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有它自己的变体与等级。上层社会的人都习惯用标准语体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杜利特尔语音的改善表明标准英语对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有着巨大的影响。

五、结语

由于社会背景不同,同一种语言的不同使用者说话方式也就不同,本文旨在分析电影中语音变体产生的原因。语言是动态的而非静态,通过对影片中语音变体现象的分析,可以清楚解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1]Bright W.Social Factors in Language Change[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ess,2001.

[2]Hudson R.Sociolinguistics[M].New York:Holt Rinehart Winston,1996.

[3]Lakoff G.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Wardhaugh R.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M].New York:McGraw-Hill,1977.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