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 欣
论隐喻和转喻的语用差异
黄 欣
转喻和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常见的两种认知方式。两者联系紧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的研究已经触及到隐喻,但对转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没有孤立研究转喻,而是将隐喻和转喻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有利于加深对这两种认知机制的辨析,同时有利于增强对认知方式的理解。
转喻 隐喻 认知机制
隐喻和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手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文献,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Poetica)里就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并未深入研究下去。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后,学术界才将目光投向隐喻和转喻,将其视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但隐喻和转喻被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是由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认为主要用于间接指称,例如:新闻中常用the White house 借代American government,从指代关系上来说,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关系。Lakoff(1987)后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面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是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ICM可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的基础。例如,在英语中常用hand,face,head,leg等身体部位来指代person,这就是典型的转喻,以部分指代整体。
Lakoff把隐喻看成是发生在两个不同认知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而转喻则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内部的突显。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而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转喻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转喻常被看作是一种替代现象。
Croft也持类似观点,Croft利用域凸显来阐释概念转喻。他在同一认知域矩阵中考察转喻的认知本质,认为概念转喻是次认知域和主认知域(主认知域即一个认知域矩阵,由许多次认知域构成)之间的凸显关系,例如“莎士比亚非常难懂”。我们提到莎士比亚时,作家莎士比亚是主认知域,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次认知域,该转喻表达就是将次认知域"作品"放在了"作家莎士比亚"认知域矩阵中凸显的位置。
从人的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认为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
(一)认知域差异
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定义是“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这个投射的过程以事物间相似性的联想为心理基础。例如,空间对于人们来说是具体可感的,而时间则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于是,便借空间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描述时间,如,“时间很短”、“上个月”。Barcelona认为隐喻是对称的双域映射,源域和目标域属于不同类别的认知域。而转喻是不对称的双域映射,源域和目标域属于同一功能认知域。而Haser则指出,隐喻不需要了解源域信息就能理解目标域中的概念,源域和目标域中的意义原则上可以分离,转喻则必须事先了解源域意义才能理解目标域意义。
总之,综合各家观点,隐喻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是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转喻的本质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
(二)联想机制差异
Ullman指出:“一种语言没有转喻和隐喻是不可思议的:这两种支配力是人类语言基本结构中所固有的(inherent)。”多数语言学家在研究语义问题时,都几乎将隐喻和转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的差别只是联想方式不同。隐喻的投射过程是以事物之间相似性的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即隐喻基于“相似联想”(Association by Similarity)。如,莎士比亚的诗歌”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中,我们解读出两个隐喻,world和stage存在相似联想关系,men and women和players之间也存在相似联想关系,两者均构成隐喻“全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不过都是演员”。而转喻是以邻近性为基础的,即基于“邻接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如”the kettle boils”.壶水开,用the kettle(壶),表示the water in the kettle(壶水),两者本来毫无相似可言,只是处于相互邻接的关系之中,才采用转喻的方式表现。
隐喻和转喻都是先找到出一个于本体不同的喻体,而这个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等值的。在前文提到的隐喻“全世界是个舞台”中,世界和舞台的功能性等值,后句“男人和女人都只不过是演员”中,男人女人和演员的人物属性等值,而在转喻“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中,特定语境中的笔和文章是等值的。广义地说,隐喻是以人们在实实在在的主体(世界)和它的喻体(舞台)之间提出的相似性或类比为基础的,而转喻则以人们在实实在在的主体(笔)和它的邻近的代体(文章)之间进行的接近或相继的联想为基础。因此,隐喻关涉相似性,转喻关涉邻近性。
总的来说,隐喻和转喻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虽然目前对隐喻的研究要多于对转喻的研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转喻,也有一些学者将两者形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将其看成一个连续体,这样更有利于从整体上研究认知模式。通过对转喻的介绍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从传统修辞学还是从现代认知语言学来看,转喻都是一种邻近的替代关系,但是,以往修辞学只是把这种替代限定在现实世界里的邻近,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这种邻近定位在概念层面,是语用者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替代。所以,转喻和隐喻都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加理解话语,同时它也是一种语用方式,只有理清转喻在言语表达方面的工作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从语用方面来理解转喻。
另外,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因为不管是处于隐喻模式中,还是转喻模式中,相同的概念域在不同的文化中被理解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不管是隐喻的源域和目的域,还是转喻的同一认知域,文化的作用也像一个个符号一样,构成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所以文化从语用角度来说,不仅仅是信息和价值观的集合,更是一种沟通方式。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Barcelona,Antonico.On the Pos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Crosswords[C].Berlin,York:Mouton de Guyter,2000.
[2]Croft,William&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G.Lakoff&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5]王广成,王秀卿.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J].外语教学,2000(1).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