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世界经济变革与贸易竞争力提升——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4-04-23

谭 燕 吴进红

2014年11月8日,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委党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2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名知名学者及博、硕研究生参加了本届年会。在年会开幕式上,扬州大学副校长黄建晔、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扬州大学商学院院长谢科进先后致辞。

本届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7篇。与会专家和学者们就当前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国际贸易、碳排放及大国发展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和分组交流讨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

江苏省社科院张远鹏研究员对建立“一带一路”的动因进行了国际政治分析,并从地缘政治、资金来源、投资风险和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等方面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扬州大学谢科进教授剖析了APEC“茂物目标”的实现问题,认为APEC由于其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多样性,其作用的发挥一直受到一些限制。APEC对于中国非常重要,中国对于APEC的作用独特。早日实现“茂物目标”,积极推进亚太自贸区的建设是APEC的现实选择。东南大学陈淑梅教授比较分析了中国加入RCEP、TPP和建立FTAPP的经济影响,认为三种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对中国各部门的产出和贸易规模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中国在参与这三种区域经济合作安排时,应当对牲畜和肉类产品、重工业等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的部门予以特别关注。

二、国际贸易问题

南京大学于津平教授从产业政策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国际贸易。他认为有效的产业政策是刺激经济长期发展的工具,而研究中国产业政策需要关注三个问题:越位、缺位和监管。中国出口规模大而质量低,因此国家和政府要给予新兴产业更多的支持,找出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从而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以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南京大学马野青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贸易环境特征表现为人口红利用尽、国际投资转移、贸易摩擦升级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此要实现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需处理好几个关系: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以及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江苏省委党校王学凯等认为两洋同盟的形成会对江苏对外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利用外资的影响不大。

南京理工大学尤宏兵教授从形式、内容、产业等视角分析贸易摩擦发展的新特征,认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中国经济安全,根本措施是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时要尽量维护涉案企业的经济利益。江苏师大陈学法教授多角度分析了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认为贸易额、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成本、价格体制、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根本是产业转型及提高产业质量与技术水平。

三、碳排放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杨红强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责任将不断增加,中国在HWP生产方面的技术效率优势明显,其HWP碳库的减排替代将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矿业大学李文臣教授提出,各国均对碳排放具有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如何确定责任主要要遵循权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谁权力越大,获得的利益越大,则责任越大。江南大学武戈教授认为,工业经济目前正处于碳锁定的状态,实现碳解锁需要依靠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王驭对碳关税演进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选择。

四、大国经济与政治问题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陈新研究员对目前欧盟经济的发展及如何成为增长型联盟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欧债危机趋稳,结构改革还在进行,已实现微弱增长,且欧盟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可能性较低。但目前欧盟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尚未解决,需要借助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及欧盟层面的工具,并通过调整预算收支结构、劳动力市场改革、调整经济增长这“三驾马车”的结构改革实现欧盟的增长。

江苏省社科院朱乃新研究员从大国经济发展角度探讨中国的发展,认为大国经济发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二是在世界上的伙伴多不多;三是自身的素质怎么样。他认为只有台海问题解决,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发展;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中国才能立于世界之林。江苏省社科院施学光研究员对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在运用丝绸之路以及外交来对付美国的打压,但中国要想在国民素质等方面赶上美国还有很长的距离,这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张业亮研究员对美国外交和国内政治走向及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美国共和党为什么能够取胜以及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会上专家和学者还共同讨论了一些其他世界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热点问题。如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桑登平研究员借用淮安的案例探讨了“新常态”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特征;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蒋昭乙就国际金融在苏北地区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河海大学田泽教授分析了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发展现状及特点;南京理工大学林大燕老师对季节因素视角下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布局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汇鸿集团李宁博士结合企业实例提出发展外贸企业的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