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丽娜
“育人为本”资助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
王丽娜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质,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从当前的工作开展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要求对育人为本资助理念是脚下的高校资助工作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高校资助工作 育人为本 资助活动
作为我国的民生工程之一,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我国的惠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已经有众多贫困家庭收益,享受到了教育公平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需要对高校教改自身进行客观的审视。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长期处在家庭经济的窘迫状态中,因此常常存在不良的思想情绪,一个是等靠要,一个是过渡自尊,羞于将家庭贫困的真实情况公示,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资金资助而弄虚作假,有的学生获得资助之后购买高档奢侈品等等。当前虽然我国对于高校资助体系十分完备,资金也较为充足,但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已然说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成长仅仅依靠单纯的经济资助是不够的。
(一)在给予资金资助的同时,也给予心理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更需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在长期的贫困中,由于受到来自人际、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很多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存在焦虑等心理疾病,而且占有不小的比例[1]。
(二)增加有偿资助
根据调查显示,一些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情况,安于索取、等待白拿。难以树立自强自立的心,以为不付出劳动也能获得救助和补偿,甚至通过弄虚作假获得无偿资助,对于国家的财政资源是一种大大的浪费,资助的价值荡然无存。
(三)重视能力资助
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思维背景下相对其他学历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水准,也要面对更高的要求。但是来自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的学生,由于家乡的教育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不足,很多人没有得到了足够的奖学金的时候,维持生活都很困难,难以得到其他能够锻炼实际能力的机会,因此在综合能力上是较为落后的。
根据一项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专项调研报告,近一半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21%的学生自己缺少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锻炼。这说明,自主活动如果只注重了资金的资助,也忽略的能力的自护,那么对于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来说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经过上述分析,在资助体系中只有经济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应将资助工作加以拓展,树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在育人资助上进行全面的推广工作,坚持育人和资助结合的道路,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2]。
育人为本,育是教育,本是根本,也就是说教育是最根本的。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坚持高校的育人为本的资助活动,要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权利,而且能够在接受资助后,保持甲健康的心理,能够全面提高能力,成为素质高的人才。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体多个方面展开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的实施工作。
(1)做好高校资助工作,在给与经济脱贫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主动关心,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以关心和温暖,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形成自强自立的信念。
(2)设立勤工俭学的岗位,帮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尊严,与社会进行紧密的联系,近距离地接触到社会,并且将经济压力缓解,还能够通过工作,对自我进行全面的认识,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3]。
(3)做好诚信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将诚信带入学校中,开展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帮助学生对价值观等进行定型。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予以坚决地抵制。
(4)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育人为本体系的重要工作就是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积极探索和树立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将学习与社会、择业联系在一起,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同时要给与一定的经费保障,例如选定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提高这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修养。
(5)丰富小于文化,将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带入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生活,将教育与健康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和谐校园建设,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关怀、真诚的理念,营造好高校校园的人文环境。
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条件,因此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就是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完善资助政策,为我国成就中国梦而努力。
[1]布超.职业化视角下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67~69.
[2]李沛武,周淑琴.生活世界视野下关工委融入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探索[J].学理论,2016(2):90~92.
[3]杨胜辉,李珊,赖娟,等.论新形式下实现教书育人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91~92.
(作者单位: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