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志彤周 瑶
对研究性教学模式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黄志彤1周 瑶2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针对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言,研究性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和归纳总结法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阐述其实施的步骤和条件。将研究性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中,检验其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存在的积极作用,力求能使高校田径课程实现教学和研究有机地结合,为学生和教师能得到同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教学 模式 田径课程 能力 素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结构和实践教学程序的方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针对于传统型和单一型的教学模式而提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性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积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性思维开发等作用。在以灌输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向引导学生启发性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是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同时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所授内容进行加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教师的提示有针对性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和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争论,允许学生对问题的结果产生质疑和问题结果的多样化。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设定倡导多元化,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实行民主化教学,让学生明白教师既是他们的传授者又是他们的朋友。
(一)田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影响,田径课程的教学一直是向学生传授竞技运动能力为主,重视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上田径课产生了恐惧,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负荷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也就不可能让学生通过田径课程的学习起到增强体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从教学的目标来看,高校的田径课程教学目标十分单一,既没有以培养田径健身内容为主干知识结构的目标导向,也没有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和方向,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下,很难起到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田径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较差
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田径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与方法都是组成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由于田径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于单一,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则显现出力度不够,在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田径教师依然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重点,采用讲解、示范和练习的三步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被动地掌握教师受传授的内容,这样以来学生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还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练习,并且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很难有效地解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严重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三)田径课考核方式与学生培养目标不一致
田径课程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后的一种评价方式,目前高校体育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是采用“考勤成绩+平时表现成绩+体育理论成绩+运动成绩”这几个方面组成。而考勤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及体育理论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0%,运动成绩占总成绩的70%,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往往只重视体育课所需要考试的运动技术项目,在日常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和课余体育锻炼中也往往重视这些运动项目的练习,从而忽略了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和练习。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热爱体育运动,而是为了拿到体育考核的高分。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以往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学习和考核,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以运动技术考核为准,在他们看来,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学生学习体育课程最好的标准,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当前高校田径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全面、准确地去评价学生,在这种应试教育考核方式下,造成大量的学生产生高分低能现状,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一)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
高校田径课程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使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到田径课程的教学中,就必须将教育教学理念由传统型转变为研究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着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课程的建设和教育教学,促使学生全方面的提高和进步。在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还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采取符合当前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研究性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的授课方式上,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安排和内容进行授课,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开展田径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在教学形式上要转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多采用讨论、分析、和总结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和判断力。转变教师从头到尾一贯式的教学形式,多采用分析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只有在彻底转变原有教育教学观念下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才能使使高校田径课程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前提,研究型教学是一种交流、讨论和互动的动态教学模式,把原有教学过程中突现的特征转变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教学过程实施的自主性。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主张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和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改变以往的填压式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启发式地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并能从中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从而促使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田径课中的实施。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事物的动力,所以在田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田径运动技能和知识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不是在上课时直接步入主题,这种培养运动员的教学模式将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极大地削弱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兴趣,在田径课程跨栏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个跳跃游戏,让学生通过跳跃障碍物的方式来过渡到我们这节课所讲授的跨栏跑技术,在学生技术动作到达一定水平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跨栏跑的接力游戏,并将动作技术增加到最后的评定标准上,这样一来,通过跨栏跑技术教学即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跨栏跑的技术动作,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恰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所授教学内容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原理,起到巩固技术动作的效果。比如;在田径课程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示范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进行推铅球,再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推铅球,让学生比较原地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哪种技术所获得的运动成绩较好,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推出的铅球要远,让学生通过讨论,并适当的给与提示,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原地推铅球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之间的差异,并能得出背向滑步推铅球使铅球飞行距离较远的原因。并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得出只有在身体获得较大冲力和身体工作距离较大时,才能提高铅球出手初速度,在把握好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的同时,才能在推铅球技术中获得较好的运动成绩
(三)教师启发与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
田径课程的教学中,田径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练习,比如;在田径课程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主练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跳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助跑起跳、斜线助跑起跳和弧线助跑起跳三种方式进行跳高,并让学生体验这三种助跑起跳的方式以及所能跳跃的高度,然后教师通过启发学生通过直线加弧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助跑起跳,然后让学生体验跳高过程,并听取他们的运动体验。通过学生的运动体验,学生对跳高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再将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讲授给大家,并通过示范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逐步的学习中让学生集体讨论和总结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要领,使学生在田径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达到“汗、会、乐、懂、精”的教学效果。
(1)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教育活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新颖、有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2)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大教育环境下孕育产生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工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同时可以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1]闰继红.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05(4).
[2]邵力平,等.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
[3]熊新兰.对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4).
[4]瞿莹.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及应用初探[J].教育科学,2007(05).
[5]黄伟兰.田径课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J].体育学刊,2001,8(4).
[6]许弘.调整和发展高校田径课程体系的前瞻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4).
[7]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周辉.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分析与探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单位:1.武汉商学院;2.江汉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