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在校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以初中语文教学需求为基点

时间:2024-05-04

吴 昊

论在校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
——以初中语文教学需求为基点

吴 昊

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重点,讨论学校方针及个人行为对在校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培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培育策略,以期提升师范生的质量。

初中语文 师范生 教学能力 培育

当前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之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学生发展情况的优劣与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旨在将大学学习生活与初中课堂教学二者有机串联,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方案。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初中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共五个方面。其中对初中生所提的要求跟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熟练使用字典、词典,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与人文社科工具书的使用有关。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信、负责地表达观点,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都与口语交际能力相关。在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育中应加以重视,在日后教学中为学生树立典范,方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向教师学习。

二、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内涵

林崇德教授在《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中提到:“所谓教师素养,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2]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谓以初中语文教学需求为基点的在校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素养,即初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如果说教师的思想道德是前提,专业知识是内涵,那么教学能力则是手段。光有前提与内涵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通过教学能力将这些内涵传递给学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担任了教学组织者、学生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经研究探讨,教学能力素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全书分为六个单元,内容涉及回忆、民俗、科学等,每个单元后都会有诵读欣赏和写作还有实践活动或口语交际。师范生应当全面了解教材的结构与体系,厘清重难点,把握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达到对教材透彻理解的地步。

(二)教学设计

(三)课堂组织

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情况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其中包括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状况等。重视启发式教学,学会“授人以渔”。此外,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到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实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最终目的。

(四)口语表达

作为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师课堂上主导作用的发挥,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课堂教学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语言流畅易懂。言简意赅是口语表达的最基本要求,有感染力则能使表达从形式上更吸引人。在教材单元后有情景对话,初中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所欠缺,需要老师指点和示范。

(五)审美鉴赏

语文教育是一个审美过程 ,要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师范生应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与修养,以便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品味诗词、鉴赏文章。教材每个单元后面都有诵读欣赏,诗歌作者涉及中外名人。

(六)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社会的教学中,电脑已是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3]这就要求师范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比如第一单元中有《古代寓言二则》一课,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文言文。如能提前设计好课件,有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关于《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动画视频或者漫画,就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另外将重难点的字词、句式分条罗列,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培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途径

由于师范生尚且在校学习,他们的日常行为受到学校方针政策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去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若想实现提问的艺术性,就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启发性、审美性及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展示提问的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性,优化语文课堂质量。

(一)学校层面

(1)课程设置。由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原先被忽视的教育学、心理学开始逐步被重视起来,这两门课程从原理和方法上教授师范生如何教学,让师范生了解教学规律还有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除了理论课的学习,实践课如人文社科工具书的使用、班主任工作技能培训等课程的开设也必不可少,有助于增强师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由于参赛人数的限制,使得大多数师范生难以大显身手。因此,学校应每年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活动。其内容涉及软硬笔书法、演讲、辩论、说课、演课、教案设计等。这些比赛的内容与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便不能强制人人参与,耳濡目染之下,该活动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的心理,树立一种积极上进意识。

(3)增加见习、实习次数或时间。《学记》中说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想对教学深入理解,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有过一定的教学经验更容易体会教学真谛。见习、实习相当于师范生模拟教师的角色,身处一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4)邀请名师、校友做讲座、上公开课。名师、大家自带光环,个人经历和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校应不遗余力地邀请他们来学校面对面地指导学生。此外还应邀请知名校友与学生交流,进行现场答疑,鲜活的例子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5)严格考试。考试一向都被认为是检测学生能力的工具。就教学能力而言,考试课程包括普通话、书法、说课、演课。在大学的象牙塔内,挂科无疑是学生内心最大的顾虑。提升考试难度、规范考试制度能引起师范生的重视,从而在平时认真学习、训练,也可以间接达到培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目的。

(二)个人层面

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光要按照学校的一些方针政策,还需要师范生发挥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课余不断完善自我。

(1)参考优秀教师的网络课程。师范生终究还只是在校学生,一线教学机会少之又少,可以查找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如魏书生示范课、于漪课堂实录等。观摩后对比自身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发现不足之处。学习他们的谈吐语调、课堂组织、授课方式等,从视频中领略教学的艺术。

(2)参与支教活动。由于见习、实习活动次数有限,师范生可以加入学生会或社团,参加其组织的支教活动。将自己想象成学校老师,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并且把上课内容都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恰当运用教学规律,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钻研教材。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大部分教学工作都围绕教材展开。其中的文章均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涵。学校通常会发放教材,师范生应认真研读,尝试预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并说课。

(4)阅读课外书籍。培根在《论读书》中谈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阐释了读书能陶冶情操,能令谈吐锦上添花,能增长我们的见识与才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名著推荐与阅读部分,如七年级上册是《小王子》,作为师范生须提前阅读并熟悉其内容。

(5)坚持写读书笔记。作品读过后容易遗忘,读书笔记能使人再一次回顾其中的情节或观点,也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作品。同时能记录下当前自己的读后感,长期坚持能提升自己思想的深刻性,提高对作品中人物、情节的鉴赏分析能力。

(6)熟练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师范生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取得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合格证书。根据教材尝试制作课件并和网络上的课件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同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希望的希望。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不仅在于学校的方针政策,更在于对自身的规范与要求。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与师范生应明确教学能力素养对师范生的重要意义,通力合作,让大学校园成为优秀教师的摇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百度文库,2001-6.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本文系2016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吴昊(1996-),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师范生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