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于静荣
拓宽公安院校创新发展之路的思考
——以设置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为例
于静荣
本文试图借力当前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东风,深入剖析公安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提出了在培养公安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打造精品,同时依托公安院校的特色资源,打造有公安特色背景的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的品牌效应,拓展公安院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解决公安专业因招生名额限制吃不饱的问题。以此为公安高校发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公安院校 创新 发展 品牌 安全防范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重重困惑与阻碍,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能够突破困扰高校发展的瓶颈,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发展下去。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公安院校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刚刚升入本科、有一定基础但仍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双重挑战的公安高等院校,他们刚刚站稳脚跟,更是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进行深化变革,顺应时代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公安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2016年1月,公安部协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中就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公安院校办学定位,突出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现在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着重放在突出强调了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以及战略性重要地位,努力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体系,但由于地域性和办学环境的种种条件限制,使得“争创一流公安院校”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困难,首先是公安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辽宁为例,本省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毕业生每年约在1200人左右,如按《意见》中规定,每年至少有10%至20%的公安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就业,(录警率最少的省分只有60%左右,)这在普通高等院校可能是较高的就业率,但对于受过专门训练的特殊毕业生来说,如果他们所掌握的特殊技能不能为社会服务,有些专业还有一定的保密性,则危险性更大。所以,解决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公安院校的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其次,由于各省录用警察的编制有一定比例,限定了每年公安专业的招生数量,为此也限制了公安院校的发展规模,如何解决学校的发展规模受制于公安专业招生的数量问题,这是公安院校发展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第三,为了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少数公安院校在从事公安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非公安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有些非公安专业,毕业生得不到社会认可,就业前景不好。这部分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基本徘徊30%--50%之间,远远低于公安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这又是一个突出问题;第四,警察院校又都是国家多年投入的特色院校,有着雄厚的警察教育资源(人员、场地、设施、文化氛围等),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培养一些社会急需的社会安全服务类的专业人才,使公安院校发挥出社会职能,扩大警察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也是实现“争创一流公安院校”的目标所在。
厘清上述这四个问题,也就找到了困扰公安院校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四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公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而解决这四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依照“争创一流公安院校”的大目标,着力打造公安品牌专业,强化各个公安院校独自的公安专业特色,抓住重点,亮出品牌。同时,依托公安院校的特殊资源,拓展招生领域,招收与公安类专业相近的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打造品牌效应,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保安、空中安保类的专门人才,拓宽公安院校办学模式,解决公安专业因招生名额限制,公安院校吃不饱、公安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又可以将部分未就业的公安专业毕业生纳入其中,作为安防类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训对象,使他们在安全服务领域高质量的就业,更好的服务社会。以此提升社会安全服务行业的职业能力,反补我国的公安保卫工作的有生力量,既让公安院校发挥出社会职能,扩大公安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拓宽公安院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又解决了制约公安院校良性发展的根本问题,为公安院校的创新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现行的服务产业中,安全服务行业出现了爆棚式的发展,已经成为公安工作的强大推手和社会需要。安全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资质不断提升,水平日趋专业化,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
表1 我国安全防范类企业发展概况
2015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为《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要推动公安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其总体目标就是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和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融合。公安院校是我国公安事业的人才库和生力源泉,如何培养社会需要又服务于公安事业的人才体系,是公安院校的发展方向,也是公安事业植根于人民,保家卫国的大目标。所以,在公安院校设置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势在必行:
(1)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安保任务压力巨大,警力资源严重透支,警力投入大,每年有近30万人次的警力投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如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等需求的警力巨大;
(2)社会治安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完善新时期群防群治工作,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缓解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矛盾,进而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安全服务需求,最终达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的目的;
(3)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已于2006年将安保服务人员纳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但由于培养人才的途径和质量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集中表现为安保类企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层次不高。这与外国现代安保业形成了—种较大反差。如美国的安保业从一兴起就明显表现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化特点,如平克顿侦探社、霍姆斯的防盗警报系统保安公司等。再如日本的安保服务业的综合性强,服务业务范围宽。象西科姆保安公司不仅具有防盗、防抢,而且还有防火、防灾、防浪费能源,以及老、残、病人呼救等综合报警系统。所以,高端安保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急需的稀缺人才;
(4)从辽宁警察学院近几年承办安全防范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安全防范类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较大,但由于一般性安保类企业层次、待遇较低,毕业生不愿意去,而高职类的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又适应不了高端的安保类岗位,所以,设置安保类专业的层次很重要。
表2 辽宁警察学院安全防范类(高职)非公安专业招生就业情况统计
分析上述两大方面的因素,对公安院校创新发展的路径基本明了。就是从实现公安院校创新发展的大前提出发,以解决公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着手,将保障创公安专业品牌的基础上带动发展安全防范类的非公安专业,将公安专业与非公安专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实施开来。转变固有的办学理念,以此制定相融共生的教学和管理实施方案,创新公安院校发展之路。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有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念,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并受教育外部规律的制约。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的转变历来是各项改革的先导。
(一)更新教育理念
我国的公安院校教育是以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宗旨的特殊性质的院校,历来都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较大,善于服从和听令,不善于变革与思考。但是公安院校毕竟也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安专业教育为特色,坚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积极创品牌、创特色、创一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办学特色,使学校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育人需求。这必须从教育理念的高度上加以认识。
(二)与时俱进,突出培养目标的创新性
公安院校要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以单一的能力、技能、职业教育为目的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特色、专业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发展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教育观念,公安高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清醒地看到时代发展对教育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形成共识,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之中,公安院校才有发展前景。
公安特色是指每个公安院校具有公安特点的办学风格或特征。突出公安特色有利于公安院校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形成符合自身院校专业品牌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1)打造“特色型”公安专业。根据《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目标要求,各公安院校根据本校公安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在公安专业中挑选出本校最具优势、最具特色的公安专业一到两个,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集中优势资源,发挥本院校的特长,在一两个专业上拿出成果,搞出尖端。
(2)打造“实战型”公安精英人才。“实战型”公安人才主要指,能够应对严峻公安工作挑战,可以完成公安实战任务的专业人才。打造精品,争创一流公安院校,做为公安院校的立校之本,必须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等能力的提升。公安教育的实战性决定了公安人才必须具备这些能力。
(3)打造教师精英团队。配备合理的师资结构,保持合理流动,结构创新。配备合理的教师团队,有公安理论专业的名师,有实践技能的专才,以老带新,不断地保持公安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4)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公安院校在基础设施上要舍得投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场馆的软硬件设施,形成标准化。能够符合现代警察实战性的需要。
(5)在着力打造公安特色品牌专业,抓住重点,亮出品牌的同时,要带动整体公安专业的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实现“争创一流公安院校”的总体目标。
[1]戚丹.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社会化路径研究——以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的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6(06).[2]李富超.新办应用型公安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以辽宁警察学院为例[J].才智,2016(19).
[3]郭太生.中国保安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2).
(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
于静荣(1963-),女,汉族,辽宁新民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