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

时间:2024-05-04

陈龙鑫陈玲灵

刍议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

陈龙鑫1陈玲灵2

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特征,也面临着新的困境,这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不明确等4方面的新困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目的在于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经济需求,明确个人就业方向,更加顺利地就业。

新常态 大学生 就业

“新常态”的提出简洁而又有力解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它是党政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变为中高速发展阶段,并将稳定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意味着社会经济的下行,而经济的下行也就意味着社会提供工作岗位的下降,这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使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应用型大学生成为就业新要求,大学生基层就业成为新方向,促进和保障公平就业成为新常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新出路等四个方面。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新困境

(一)就业方向选择不明确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对学生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新常态对学生行业选择影响显著。据有关调查显示,2015年金融业就业比例存在明显上升趋势,成为2015年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行业。尤其伴随着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等各种新兴经济形态的发展,各类新兴行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也吸引着大量毕业生的目光,但是,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大学生又对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稳定的职业垂涎不已,从而导致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而就业方向的不明确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就业过程中无所适从,而这种无所适从从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来,据调查,大学生求职的努力程度在求职中没有发挥作用,过度的求职花费对落实工作甚至还有负面影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毕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

(二)就业过程更加艰难

一方面,岗位资源有限加剧就业难度。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市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而大学毕业生人数却在不断增长,这一降一涨就加剧了就业的激烈程度。同时,就业岗位供应的减少也导致新常态下的就业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买方市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岗位提供者由于可选择空间大,就更可能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就业门槛来筛选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岗位资源不均衡加剧就业难度。新常态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提供能力的下降,同时互联网+经济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又开辟了新的就业领域。然而这种就业岗位资源的不均衡却容易出现就业上的“从众效应”,使得大学生对某一行业蜂拥而入,而这种无序事实上却是加剧了就业的竞争,使得就业愈加艰难。

(三)陷入城市去留的两难境地

“毕业就是失业”是近些年广泛被毕业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之所以说部分真实,是因为当我们将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人才缺失,用工荒等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毕业就是失业”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毕业生有毕业即失业的主观感受,主要就在于毕业生更多的将就业瞄向了东部发达第区,瞄向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瞄向了高收入行业、工作稳定行业等。然而,新常态下,由于就业岗位供应的减少,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好收入报酬的岗位更是竞争激烈,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找到适合的岗位,然而他们又不甘心于离开生活学习的城市,因而陷入一种城市去留的两难境地,而这种两难境地对大学生带来的就是就业的困难和竞争的激烈。

(四)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

随着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新常态下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重要内容,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用于指导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然而,虽然从中央到高校都出台了各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但是大学生却并不能用好这些利好政策,与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优惠多相背离的是大学生创业动力的不足。这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大学生由于知识、阅历、经验的不足,缺乏必备的创业品质。另一方面,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也缺乏必备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素质和战略眼光,这就使得大学生创业信心的缺失,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瞻前顾后、动力不足。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形势的经济基础条件,它与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产生影响。大学生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甚至在成功就业后还面临着快速失业的风险,而造成大学就业出现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下行压力,有效需求供应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78-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速达到了9.8%。然而,自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却处于一种“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潜在增长率将明显下降,而增长率的下降,对社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就业。这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对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中也能看出来,从2014年—2015年市场供求总体情况来看(见表1):

表1 2014—2015年市场供求总体状况

2014年到2015年,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呈现出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虽然201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相比2014年第四季度提供的岗位有所增长,但与2014年同期相比,仍是分别下降15%和10.6%。可见,在新常态下,经济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的乏力,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岗位提供能力,而岗位提供能力的下降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的滞后

一方面,多数高校还停留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上,这从每年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长也可以看出。据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全国高校毕业生403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6 万人,大中专毕业生 377万人。而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749万人,10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翻了近一番,为2006年全国毕业生的1.86倍。可见,十年间我国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和大学毕业生人数体量的庞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就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占所需职位的59.70%,而招聘排名前十的工种也占据了招聘职位总需求的70.74%。然而,这种就业市场所需专业和所需工种的集中却与不少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格格不入。当前,不少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求大求全上,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追求综合性,导致专业设置重复,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造成人才浪费,资源浪费。

(三)产业结构转型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常态下,为找寻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陷入困境,而知识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却蓬勃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一抹亮色。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就就能看出,2016年第一季度,“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9.3%)、金融业(+16.4%)、教育(+25.6%)的用人需求有所增长外,其他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其中,用人需求减少较多的行业有:制造业(-11.3%)、批发和零售业(-5.6%)”[8]。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这一转型加大了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难度,也迫使部分毕业生放弃所学,投入到新的领域之中。

(四)大学生不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影响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之所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由于青年人就业工作对社会的安定稳定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优秀人才的大学生,其就业难本身就带给社会诸多反思。虽然大学生就业难与经济下行压力、产业转型升级、高校人才培养错位等社会因素有关,但更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密切相关。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没有准确自我定位,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导致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时存在重社会地位,重工作稳定、重物质利益的择业倾向,将工作稳定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之路,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是否与这一职业相符。新常态下,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推进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首先政府应发挥统筹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水平,其次高校要加快人才培养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最后大学生要重视职业规划,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新常态。

(一)政府发挥统筹引领作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

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措施能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首先,政府应根据市场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打出组合拳,千方百计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其次政府应严格执行《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社会的就业歧视,为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虽然近年来,政府在就业公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新常态下,就业歧视又有了抬头的趋势,政府应进一步消除一切就业歧视,将国家促进就业公平的相关法律、政策落到实处。最后,政府还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为公众提供就业服务。例如,通过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动态发布和监测系统,及时发布各类监测数据,及时引导社会公众开展就业,为求职者就业牵线搭桥。

(二)高校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首先,高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的进行跟踪,通过建立人才跟踪与预测机制,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高校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开展校内外资源共享,深化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理论素养,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再次,要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和职业辅导,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通过开设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举办就业大讲堂,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就业平台等措施,不断为学生学习求职技能、创业知识,了解招聘信息、就业政策等提供便利,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三)培养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首先,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高校应通过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观念。众所周知,当前高等教育已逐步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校人数的增加,它表明社会普遍教育水平的提升,而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大学生也是普通就业者的一员,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作为刚毕业大学生,将就业的眼光瞄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才是正确的就业选择,而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有意识的为大学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理念。其次,要帮助学生开展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高校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出发,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再次,要培养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就业观。就业、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不仅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实现。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还有更多的舞台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而当前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更是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舞台。最后,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主动、努力奋斗的就业观念。目前在大学毕业生的“供”和用人单位的“需”存在着较大的不匹配的现实情况下,毕业生必须要鼓足勇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对待激烈的就业形势。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2016年第三季度热门职业排名[EB/OL]http://www.chrm.gov.cn/ Content/848/2016/12/108287.html,2016-12-07.

[3]王伯庆,郭娇.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关于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权利保障工作的意见[EB/OL].(2016-04-26),http://www.jshrss.gov.cn/zcfg/ywwj/201605/t20160506_197157.html.

[6]莫荣.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J].中国劳动,2015(01):4~9.

[7]王晓彬.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EB/OL].2016-04-11.http://www.mohrss.gov.cn/jycjs/ gongzuotongzhi/201604/t20160413_237931.html.

(作者单位:1.闽江学院;2.集美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