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调查

时间:2024-05-04

彭 艳

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调查

彭 艳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尤显重要。通过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知和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评价,提出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新常态化建议。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调查

为了充分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湖南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程,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我们对湖南省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和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基于前期对在校大学生、高校管理层人员以及高校教师的个别访谈、小型座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高校师德建设现状问卷》,并请三位从事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的专家讨论审定。该问卷分为《教师师德建设认知(教师卷)》和《教师师德现状评价(学生卷)》两个分问卷。《教师师德建设认知》分问卷涉及教师对师德内涵、师德建设和评价机制的认知三个内容,共计15个题目。《教师师德现状评价》分问卷涉及学生对教师师德总体情况、敬业精神、教学效能、学生关爱、言行示范等方面的评价,共计30个题目,采用四级等级量表,1表示差,2表示一般,3表示较好,4表示很好。

选取湖南省内某大学、某科技大学、某工学院、某师范学院共四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教师卷600份、学生卷2000份。回收有效教师卷578份、学生卷1927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3%、96.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知

1、师德内涵认知

数据统计显示,认可并愿意继续选择从事高校教职的教师比例为86.7%,认为高校教师社会地位较高和很高的教师比例为80.5%,认为职业价值在于学生认可和学生发展的教师比例为92.3%,认可高校教师应在教书育人上充分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教师比例为78.2%。

2、师德建设认知

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必要性的认知上,认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21.8%,“有必要”的比例为31.2%,“无所谓”的比例为34.6%,“没有必要”的比例为12.4%。

高校教师在当前师德建设工作的认知上,认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20.2%,“有必要”的比例为41.1%,“无所谓”的比例为28.9%,“没有必要”的比例为9.8%。

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路径的认知上,认为应“强化师德宣传教育”的比例为14.5%,认为应“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比例为35.6%,认为应“开展师德实践活动”的33.6%,认为应“加强师德制度建设”的比例为16.3%。

3、师德评价机制认知

高校教师在师德评价方式的认知上,赞同“学生评价”的比例为45.9%,赞同“同行评价”的比例为44.5%,赞同“组织评价”的9.6%。

高校教师在师德典型评价标准的认知上,认为自己了解的比例为30.2%,完全认可和基本认可的比例为33.6%,以师德典型作榜样的比例为15.8%,认为评选师德典型“没有必要”的比例为31.5%。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校教师对师德内涵和重要性的认知是清晰到位的,并持正向的价值判断。但部分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必要性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对具体的师德建设工作也未产生足够的共鸣,对具体的建设路径也有自己的态度。高校教师对师德评价机制持多元化的态度,不太认可官方的“组织评价”、“师德典型”,更多的认可专业评价和服务对象的评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评价

1、高校师德现状评价结果

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现状评价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统计表

2、高校师德现状评价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总体评价的均值为2..82(中位数为2.5),认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高达66%,仅有5.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教师师德总体差,这说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整体上是满意的。

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四个具体指标的均值都超过了中位数2.5,这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具体表现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其中“敬业精神”、“教学效能”和“学生关爱”评价为“很好”和“较好”比例超过了68%,“言行示范”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也超过了51%,这在某种程度表明高校教师在为人师表践行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就具体评价项目而言,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责任性和有效性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有24.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老师存在“随意调停课、代课现象”,45.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气氛沉闷”、“学到的东西不多”,31.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老师“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及时”、“很少改或不改作业”。这说明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学生关爱和沟通方面,有41.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教师与同学的课外交流“很少”和“几乎没有”,这说明不少高校教师与学生缺乏实质性的交流和沟通,此种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在教师的“言行示范”方面,调查结果也反映不少问题。如,42.3%的大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偶尔有”和“经常有”迟到早退现象。24.5%的大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偶尔有”和“经常有”无故接听手机、中途离开课堂等现象。有9.5%的大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的行为和衣着不符合教师身份,还有26.7%的大学生认为仅是基本符合。这说明还有部分教师在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新常态化的思考

(一)立德树人要入心见行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应该德为先、心为要、行为果。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更应该坚守师德底线,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融入到自己的头脑、职责和言行之中,确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高校管理者也要不断创新高校治理方式,实现教师师德教育的新常态。

(二)教书育人要身体力行

教人先教己,育人先正己。作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过硬的业务知识和胜任的育人能力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高校管理者要实现教师评价激励的新常态,形成制度化的长常机制,确保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率先垂范的高校教师队伍,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

(三)兴教重师要名至惠实

当前高校教师的社会声望还远没有达到人人向往的境界,尚需政府、高校真正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并切实提升教师收入、地位和声誉,确保高校教师心无旁骛、全心身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同时要将教师职业的正面宣传多样化和常态化,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教、愿教、乐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人事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C0243)。

彭艳(1974-),女,经济师,学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