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内化作用研究——以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为例

时间:2024-05-04

吴雪蕊

加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内化作用研究
——以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为例

吴雪蕊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剖析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在分析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及时性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内化作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辅导员 大学生 网络群体性事件 沟通 内化

一、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在特定范围,以特定人群为主体或主要为特定人群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高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群体,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期,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网络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都成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导致盲目跟从

在众多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有部分学生只是盲目追随而造成事件的扩大。这种心理主要是有两个方面形成,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保持和群体行动一致才不会被群体孤立,因此必须采取群体所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掩护,因此在网络匿名性的保护下,大学生们会抛开自己的思维理性而参与其中。

(二)大学生诉求机制的和网络监管的缺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如何维护切身利益,缺乏合理健全的诉求机制导致大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宣泄不满,进而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其次,网络缺少把关人造成监管漏洞也是产生各种言论泛滥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一)传播裂变速度快,突发性强

在网络上,网民由于匿名性及其参与的积极性,各种信息的增长呈几何速度飙升,其传播速度极快,而且传播方式也突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涟漪效应”,一条信息的发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点通过网络中无数的结点快速向一个面进行快速传播,延伸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在网络上,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突发事件一旦被关注就会瞬间“点燃”,开始传播、裂变,极易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二)不可预见性较强,潜伏积聚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往往非常突然,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无法预测其什么时候会来,也无法预测其什么时候结束。一个普通事件甚至只是一条普通新闻,随时都可能演化成为网络上的著名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及时沟通的内化作用

预防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集群智、凝群心、调群力,有效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加强与大学生沟通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能有效的预防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一)有利于预警和防止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首先,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辅导员也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情感,及时调整学生不满意的工作,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其次,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生活的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危害校园稳定的言论和行为予以指导,预警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

按照地位平等的原则,进行突发事件的预防性对话,辅导员一定要能掌握大量一手信息,便于做出正确决策,听取学生意见,从而促进双方达成共识。在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辅导员应善于倾听,并做出合理解释和有效承诺。当大学生感到被重视和被尊重,辅导员才能通过真诚对话,找到问题根源,问题也就进一步得到缓解。不可忽视的是,辅导员在了解到事件爆发的原因之后,要对学生的合理要求和积极建议做出可履行的、可兑现的承诺。

(三)有利于安抚和平定大学生浮躁的内心

第一,通过辅导员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介入,学生能够体会到学校对学生利益的关心,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呼声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其放大了的敌视心理。第二,当一定的矛盾激发后,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学生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可能会提出一些过激的要求,当学校、社会和政府的解决方案不能满足其心理预期时,有可能会导致对抗性情绪的升级,在这个时候,辅导员的疏导和沟通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冷静下来,从而降低其对抗程度,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对抗情绪。第三,在问题处理完后,学生仍然会有一定的情绪波动和恐慌心理,他们会担心已有的承诺能否兑现,而这种心理导致他们的情绪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稍有不慎,会再次激发矛盾。因此,在事件初步解决后,通过辅导员的耐心细致的疏导,能够进一步消除学生的顾虑,起到平定和安抚情绪的作用。

[1]周琼.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129.

[2]杨久华.试论当前我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及其治理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渠道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人的需要理论阶段性成果。

吴雪蕊(198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