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策

时间:2024-05-04

尹 鹏

浅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策

尹 鹏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缺失严重的情况,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可行对策,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故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大学生自身要善于进行职业规划;要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 就业素质

一、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自身潜能,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有系统,有重点的进行系统规划,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应急性。安排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同时根据大学生主体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职业引导,将个人的特征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职业适应性和自觉,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完美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实习就是融入实践的必要手段,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检验场所,提供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契机,从而可以更好的反思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通过在社会的“行”和“悟”来感知社会,找到方向,接触和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和业务素质。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中国人才就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变化,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更加加重了就业的严峻形势。因而将思想道德教育渗入到整个大学中,使学生的就业理念受到合理的转变,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工立业未尝不好,增值的空间更大,更加可以有所作为,大一的学生要能主动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

二、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对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引导

一个高校必须有自己专业的教师团队,形成师资力量集群,专业建设过硬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才是加强专业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一个优良的教师团队,对于学生就业素质的拓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是一种对待就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将对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起到规范和深化作用。会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和完善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大学生奠定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功底,这样大学生无论选择职业还是适应工作的变动,都会更有后劲。教师可以通过全程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模式的指导,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提供保障,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从事一切职业的前提,也是职业生涯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和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新速度快,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淘汰。除此以外,要教会学生做事,学会做事是职业适应能力的表征,学会合作和团队精神,互相发现自身的特长和不足,共建和谐的合作能力。

三、大学生要善于进行自我调适,善于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的局限,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要充当就业的积极主体,要自己进行调适,自己要从自己兴趣以及自己优势的角度出发,完善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采取合适的对策去充实自己的就业机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与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具备的条件相结合,要往体现自己优势的岗位选择,同时广博学习,即使万一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也可以在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下再深刻拓展,完成职业人生的规划与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可以锻炼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作为事业的过渡期,帮助大学生在职场中成熟。

四、多进行求职技巧训练,提高面试成功率

大学生平时要多留意和留心应聘信息,完成学校人和社会人角色的完美转换,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进行求职训练,把自己融入就业的具体环境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也可以到人才市场里积极参与应聘,对面试中某些陷阱问题多做研究,真正的摆正位置,可以从中获得就业素养的积累,做到心中有数,从容面对。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做复合性人才。大学生单一的素质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个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要求,综合技能的提升和完善对于大学生更加重要,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需要的是能够应对工作灵活性的素质,它理所应当的包括品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沟通交流素质,以及处理风险,应对难题的素质,这都是要深刻挖掘和着力塑造的。如果干任何工作都存在有侥幸心理,不严格要求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过关,那么很可能就业后面对失业,失业时重新寻找就业机会,陷入恶性循环。

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灵活选择就业方式

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思想和观念的局限,对就业过程也造成巨大的阻碍,使得很多的宝贵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思想束缚了大学生的思维。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人还是很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甚至出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理性的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择业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先求生存,再说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不能只顾及个人利益。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到中小城市就业和自主创业,应当是当代大学生适应时代主旋律的正确选择。

[1]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报,2007(11).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尹鹏(1989-),男,湖南洞口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