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纺织外贸行业的ESP教材编撰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4

曾如刚

纺织外贸行业的ESP教材编撰新模式研究

曾如刚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基于绍兴地区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改变了以往对教材编写、教材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对依托绍兴外贸行业的ESP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需求分析、内容选择、编排体例等入手,提出了职业背景下的教材编写原则和标准。

纺织外贸 ESP 教材 教学法 编撰模式

一、前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编撰新模式。

二、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新模式

(一)存在问题

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 S P课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二)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涵盖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客商的英文发音,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问题。教材内容还要涉及让学习者提高职场文化的应对能力,而不是专门开设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Krashen(1982)。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三)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标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的。ESP教材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同时缺乏高层次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的编写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相关编写理论及意见相对缺乏,对教材的评估难度大大增加。尽管上述困难存在,许多高职院校仍然组织校内老师根据行业标准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分析等进行改编、自编ESP教材。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对高职ESP教材质量影响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要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要从教材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来进行探讨。国外许多教材评估专家如(Hutchinson & Waters1987),(Cunnings worth 1984,1995),(Breen & Candlin 1987),以及(McDonough & Shaw(1993)通常所采用的评估方式是召集相关专家,采用专家评估指导意见。同时,对教材,教学效果的参与者,如教师,学生等意见征集,或是他们问卷调查的反馈相结合来进行判定,这种方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材评估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这种评估体系一项耗时量非常大且十分繁琐的活。对照表和问卷设计的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经常会存在问题,相应的,导致教材评估的结果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材评估标准应该因时因地而异,不应该包罗万象涵盖教材方方面面的内容。

笔者就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建设标准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优质的高职ESP教材一定是需要试用,改进,实践检验,再改进,才能“磨”出来的。英语语言加纺织专业知识,简单的组合,急功近利或一蹴而就做不出好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2)围绕纺织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者应当在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当多重角色,特别是同纺织行业的专家以及校内相关领域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的合作,共同研究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学生能力鉴定方法,以实现与行业标准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3)教材编写应与教学法紧密融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案例分析和交际的实践层面:在各单元里有效安排案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与练习,将交际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将案例转化为实战技能。(4)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通过电脑,将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模式,语言交流模式等建成一个语料库,可以轻松得到整套教材的重要数据。通过与行业专家,已毕业的学生交流、座谈、问卷等形式,利用电脑不断完善语料库,对重要数据不断对比分析,完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

[1]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yland, K. Specificity Revisited: How Far Should W e Go Now?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Vol. 21, Issue,4, 2000:385~395.

[3]Kagan, S.We Can Talk——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Elementary ESL Classroom [Z].Washington D.C(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ED 382035),1995.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本文系中华全国供销总社201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基于纺织外贸行业的ESP教材编撰新模式研究”(编号GX1528)研究成果。

曾如刚(1975-),男,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