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作杰
华侨大学服务厦门发展的实证研究
李作杰
华侨大学“一校两区”办学,新校区历史短,要想尽快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总体设计,调动全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投身产学研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稳固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提升贡献和服务的效能,为学校在厦办学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优的发展环境。
产学研服务 问题 对策
华侨大学“一校两区”(泉州市和厦门市)办学,厦门校区2006年9月正式启用。厦门校区历史短,未能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方面相较其他在厦高校处于劣势,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当前,厦门正在深入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全力推动实现“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和“展示中国梦的样板城市”两个“百年目标”。学校应该抓住厦门转型发展的机遇,主动作为,贴近服务,为厦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持,以贡献换取政策支持,以主动作为赢得发展空间,增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推动学校办学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产学研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学校现有科研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机制,以学术成果为导向,促使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课题研究上,没有精力或者动力进行产学研合作,造成了教师科研的方向、目标和重点背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术成果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缺乏长期规划引领。学校在深度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发展战略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缺乏总体规划设计,未能从学校整体层面上调动资源在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因此也就无法和政府、行业、产业、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学院、学科、教师各自为战,零星、单一地开展产学研工作,缺乏整体性、集中性和持续性,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相对较小,能够进入政府视野的成绩、特色、亮点也因此不多。
三是校区分设造成资源和精力的分散。出于政绩冲动和各自利益考量,地方政府产业布局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政府间、城市间的竞争呈加剧态势。政府在选择项目委托单位时,无论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是出于情感上的倾向,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本地高校,像华侨大学这样在两地办学,又是部属院校,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上有时会处于弱势地位,看起来跟泉州、厦门政府部门都有关系,但关系似乎又都没那么密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导主政都会有所不同,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是始终不变的,变的只是服务的方向和侧重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紧跟地方发展脉搏,准确了解地方形势变化,主动贴近领导的理念和思路。当前,厦门正在深入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重点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等三个领域加快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领域核心是加快实施“美丽厦门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构建“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为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思路,以抓龙头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为主抓手,以创新驱动为主线,加强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及合作,开展两岸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试点,积极争取厦门火炬高新区试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政策,在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股权激励等方面开展探索试验,到2018年重点培育形成十余个千亿产业链(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城市建设领域通过深入贯彻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态水平,加快打造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等五个城市。全面推进厦漳泉一体化、岛内岛外同城化,加快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湾区导向、贯通组团”的城市交通格局和“山海相护、林海相通”的生态安全格局。
社会发展领域通过实施美丽厦门收入倍增、健康生活、文化提升等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完善均衡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公共服务品质优良、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社会和美型城市。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既是厦门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又为厦门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线图”和描绘出可预见的发展前景。这其中更是蕴藏着高校可以作为的空间和机遇。只要华侨大学将发展思路与这项战略规划主动对接,以周密的规划、科学的部署、扎实的推动举措谋划和推动产学研服务,融入厦门、服务厦门、建设厦门就一定会实现的新的进展和突破。
(1)健全完善产学研激励和评价机制。改革现有科研评价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增加产学研合作量化指标,加大对重大原创和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从机制上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进行科研服务,提高社会服务效能,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强化学校层面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应加强学校层面的总体设计,出台专项服务方案,主动将学校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规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将地方政府的需求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源动力,从学校层面聚合校内资源集中发力、精准对接,与地方政府、行业、产业、企业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入和广度,为学校发展争取到更大力度和更广层面上的支持。
(3)联合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服务。学校应该联合厦门地面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力量,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延长创新链条,增强对重点急需项目的承接能力,提高项目完成时效,缩短项目滚动周期。厦门各高校学科互补性强,应该将各高校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整合起来,提高服务面向,节约资源投入。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抱团合作,有利于增强产学研合作的竞争力、协同力和执行力,也可以继续巩固和扩大自身在服务地方发展上的优势。
(4)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丰富拓展校地合作内容,与厦门大型企业集团共同组建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创新项目,合作打造集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研究开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在厦门市相关重点工业园区设立与学校相关学科对接的产业化研发平台、基地和大型联合攻关项目,通过校企联合设计、合作攻关、委托开发等,建设面向园区企业开放、共享的联合实验室或研发基地。组织校内专家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进一步促进校地、校企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上的有效互动与合作。
(5)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具有旺盛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服务中小企业蕴含着无限的空间和潜能。学校应探索走出一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差异化道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资源和配套能力,如果学校能够整合相关学科力量,成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引入市场机制,突破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向的针对性的服务,今后势必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构建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1.建立市校联席会议制度。争取与厦门市政府建立市校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常设机构,推动联席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作为部市共建华侨大学工作的延伸,增加领导层面的互动交流,及时沟通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就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更多的实质性合作。
2.推动新校区建设纳入厦门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利用重点项目年度考核和效能评比的倒逼机制,加快校区建设用地的征拆和交地进度,推动规划和拟建项目早日开工。争取市政府对侨捐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配套,扩大教育基金规模。
3.聘请政府主要领导和重要市直部门、重点国资企业领导担任学校董事会董事。扩大人脉资源,增进互动了解,吸纳市级单位领导加入董事会,会衍生出很多其他效应,除了资金支持外,在项目合作、平台建设、人才项目评审、课题项目争取上也比较容易获得支持。
4.推荐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高层次归国海外留学人才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各个层面发出华大的声音,体现华大的智慧,展示学校专家学者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展现学校对所在地方事业发展的关注和用心。
5.加强智库建设。厦门是中国著名侨乡、对台前沿重要中心城市、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福建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特殊。学校应该围绕厦门发展战略,发挥华侨华人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的平台和人才优势,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大力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提升咨政建言能力,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多献务实之策。要加强学校智库机构与市政府、区政府和市直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做到供需有效对接、工作一体联动。智库建设要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美丽厦门”建设、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建设、厦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方案,强化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努力推出更多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以贴近需求的精准服务赢得厦门市对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6.发挥好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作用。不同的大学都是独特资源的聚集点。华侨大学是国家两所侨校之一,使命和地位特殊,对外合作开展较早、影响力广泛,尤其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港澳地区精耕细作50多年,精英董事和校友众多,已经深入当地主流社会群体。学校应该将这些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仔细梳理,制定服务厦门侨务和外事工作的专项方案,以民间文化教育丰富多元的交流形式作为官方交流交往的有益补充,发挥好促进中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应及时主动将对外交流的重要举措,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力争纳入到厦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友城合作、对台合作等工作中去,引起政府层面对学校地位的重视。
[1]李忠云,陈新忠.大学经营理念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3]瞿志豪,陆建国.技术转移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4).
[4]<2013年厦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厦门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厦门政府工作报告>[R].
[5]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行动计划(2014-2018年).
[6]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李作杰(1982-),男,黑龙江富锦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