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军民
CUBA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对篮球教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徐军民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从创立发展至今已经18个年头。在这18年的发展中,CUBA经历了很多曲折也走过很多弯路,但是其坚定地走开拓创新的道路并学习国外联赛的优秀经验以完善自我,已然使CUBA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为瞩目的赛事之一,成为高校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活动平台。CUBA的健康发展,促进了高校篮球运动的普及,也使得各地区和各高校对篮球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教学提升、人才挖掘更为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CUBA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探讨其对大学体育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篮球教学的重要启示。
CUBA 大学生 篮球 教学
CUBA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简称,是中国大学体育协会主办的高校间篮球联赛,赛制参照美国NCAA大学篮球联赛建立,宗旨是以社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仅次于CBA的国内篮球赛事,并以选秀形式成功打通为CBA输送篮球人才的通道,其发展受到学生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每年都会现场直播部分比赛。其发展历程,笔者简要归纳为几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96年—2000年)。CUBA由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与恒华集团自1996年共同酝酿策划,1997年建立规则章程,1998年2月恒华集团投资正式启动联赛。CUBA赛制雏形一程。
(2)发展阶段(2001-2010年)。在2000年赛制框架基础上,根据发展进一步修订了赛制,对男子八强赛修订了赛时、引入了罚球决胜制;女子四强赛扩充为八强赛,采取混合制。对分区进行扩编,显然这一阶段的调整说明了CUBA在大学和大学生群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联赛开展的基础已经较为深厚。
(3)完善阶段(2011-2015年)。CUBA于2010—2011赛季采用新赛制(《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竞赛规程》2010版),规定各分区赛男、女队由原来的各10支扩编为16支、12支,取消了长期沿用的八强赛,各分区男、女前四名进入全国十六强赛,进入单场淘汰赛,黑马可能横空出世的局面,增强了比赛竞争性、悬念性、刺激性和吸引力,客观促进了更多高校的参与性。
(4)改革阶段(2015年-)。2015—2016赛季开始,CUBS大学生超级联赛纳入CUBA,全国联赛将扩充至24强赛,原CUBS中在篮协注册过的专业运动员将作为球队“外援”参加比赛。原本“两强鼎力、对峙”的联赛得以有机整合,加速了CUBA的发展和根基的扩充。同期,CBA首届大学生选秀举行,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方君磊成为状元,标志着CBA与CUBA之间的球员晋升通道已经打开,CUBA与CBA初步形成对接。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发展的18年风雨,是开拓创新、变革求进的18年。其发展至今,俨然成为品牌文化的发展,它遵循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尊重商业模式的运营,以品牌形式来包装联赛、打造草根明星,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群体这片广阔的土壤,进而辐射其周边阶层。
(一)校园体育文化更为浓厚
CUBA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大学生的深刻认同成为了大学生自己的联赛。大学生已经不仅仅关注比赛本身,而是受其影响更多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使各个高校有了更好的篮球氛围和学生基础。篮球群体的增加,客观上又带动了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在有参加联赛队伍的高校里,就会衍生出啦啦队群体,啦啦队承担着为球队加油、助威和吸引球迷“粉丝”的重要作用,她们也都经过相对专业的选拔、训练,其存在和发展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渗透着CUBA的诸因子
CUBA的成功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已然走入一个困境,即体育教育既难以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乐趣和习惯,又没有科学、有效的体育教育评价指标真实地证明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提升的有效性。在全社会呼唤提升全民体质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也必须提上日程。那么CUBA的成功经验,诸如它对体育运动规律的尊重,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运动科学的坚持,对体育爱好和竞技规则的有效结合,对品牌效应的推广和球迷基础的挖掘,对体育精神的发扬和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观念等等,都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可兹借鉴、学习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如果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借鉴CUBA的成功经验,那么高校体育的发展和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绝不会陷入泥潭而难以自拔。
(三)CUBA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展示平台
CUBA联赛的开展和影响力的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这项赛事并积极参与其中,而CUBA打造的明星更是大学生自己的明星,是来源于大学生群体的“草根”明星,这样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更是激发了大学生对体育、对篮球的热爱之情,使得篮球的狂热球迷都燃起挑战自我、挑战比赛、参加球队的激情。尤其是2015年CBA首次成功从CUBA选秀,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走向职业联赛球员的通道打开,更是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机制,激发了大学生篮球人才追求梦想的热情,也为下一步各CUBA球队更为专业化的训练、比赛、运作打下了更为坚实和广阔的基础。
(一)球队组建、运转方面
CUBA的组成、运转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其运行规律、联赛组织、文化推广都是以职业化为参照范本的。那么显然,对于来源于各大学的球队,如若想在CUBA联赛立足并取得长远的发展,紧靠传统的高校篮球组队、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1)吸引企业赞助参与球队管理、训练和才人培养。高校的体育经费投入是有限的,并且是要统筹兼顾照顾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因而对于参赛篮球队来说,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将会从资本、管理、后援保障和人才就业等多方面、多维度促进球队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展的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就给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兹借鉴的成功模式。首先,企业提供资金,可以对球队进行冠名,学校有了资金可以提升篮球训练的硬件设施,也可以对球队提供更多的软件支持,比如营养品、球队专业管理团队等,而企业也可以收获社会影响和声誉。其次,企业对学校的赞助可以吸引优秀学生前往就业,而对于运动员来说,即使没有通过CUBA平台走上职业生涯,也可以转入赞助企业的篮球队参与成人业余联赛,既能保证就业又能继续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力。第三,企业赞助的介入,可以为高校篮球队的建设和管理带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使球队的水平迈入更高的层次。第四,既收获了荣誉又没有就业后顾之忧的球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投入到学校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中来,从而利于自己的篮球水平和球队实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2)球队运转要参照CUBA标准。CUBA的发展俨然成为扎根于大学土壤、大学生群体的“小职业联赛”,那么,传统的大学篮球队组建、运转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参加CUBA联赛的标准和需求,常规化的管理和训练甚至都无法保证突围地区选拔赛。那么,各有志于参加CUBA的球队必须在球队运转方面进行切实变革,以专业化甚至职业化的标准来运转球队,包括球队的管理层建设、教练人才的引进和分工、后勤人员的保障工作、专业的医疗团队、球队的日常训练计划和训练赛计划、球队比赛的奖惩细则和球队文化的建设与深化等等,以制度化的运转来保证球队的成绩。
(二)篮球教学方面
(1)CUBA发展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功,除了尊重商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和篮球规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各参赛队有着超越以往的竞技能力和比赛水平,使得比赛的观赏性、刺激性都足以钓足观众的胃口。这说明了,各参赛队之间的竞争是日益激烈的,是更为专业化的,是体现了当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技战术前沿的。
加之现代网络视频媒体的发展拉近了大学生和NBA、CBA甚至CUBA的距离,大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想看的比赛和欣赏喜爱的球星,抓住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比赛本身,更多的是球星的个人魅力、拼搏精神和球队所表现出的灵活多变又富于效率的技战术打法和团队的执行力。
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各大篮球赛事的前沿、了解篮球明星的特点并能学习各支强队先进的技战术打法,将之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耐心细致地讲解,既可以破除学生可能存在的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障碍、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又能满足学生的爱好,使得学生的兴趣感受到尊重,如此交互作用下,高校篮球运动的学生基础必然浓厚,而有着强烈的爱好指引的运动员其球技的提升也指日可待。
(2)CUBA的发展历程也可谓是不断改革创新的历程,同样,篮球的技战术打法也一直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之中。根据近年CUBA赛制的改革,十六强的单场淘汰赛制无疑增加了比赛的悬念性、刺激性,给了黑马可以一战成名甚至夺取总冠军的更大机会。那么对于一些联赛新进球队,他们可能未必有传统“豪强”那样深厚的底蕴、人才储备和资金保证,但是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分析比赛规则、结合自身特点、抓住对手的弱点利用创新务实的先进战术并研究单场淘汰赛制的有利因素,来挑战“豪强”甚至撼动整个CUBA的格局。黑马的胜出看似偶然,实则也必然,因为,黑马的成功本身就是联赛的创新与进步。
(三)篮球文化建设方面
随着NBA、CBA篮球宝贝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CUBA也有了自己的篮球宝贝。要知道无论是NBA还是CBA,它们的篮球宝贝队伍都是出自于球队所在地区的各大高校。所以CUBA的篮球宝贝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高校完全可以将篮球宝贝队伍的组织和发展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篮球发展、学校形象等建设和发展的突破口。
同时,篮球教学和球队水平的提升不仅仅是有了钱有了专业技术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有篮球宝贝这样的周边的篮球文化来孕育和辅助。各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以校内篮球赛、表演赛为主的篮球文化节,例如以院系为单位的篮球联赛,辅以三分赛、扣篮表演、花式篮球表演和篮球宝贝热舞表演比赛等,以此培育篮球氛围、增加学生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关注篮球、热爱篮球、学习篮球、竞技篮球并成为篮球队的“忠粉”。
再者,学校应该鼓励、支持学生自发成立篮球社团和开展活动,学校可以把篮球社团视为校队的“梯队”,定期由专业的篮球教师进行活动指导,打开篮球人才培养的通道。
[1]陈钧,刘益群.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21~23.
[2]朱天明.构建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结构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4):57.
[3]王守恒,都娟,宫鲁鸣,等.我国篮球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战略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527~535.
[4]李可可,张慧子,马勇,等.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定位的回顾与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5).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徐军民(1981-),男,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