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育论初探

时间:2024-05-04

李佳佳

爱育论初探

李佳佳

现在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爱育的重要性,但却很少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和研究,多数只是一些情感上的呼吁和一些经验的总结,笔者尝试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所掌握的理论相结合,以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为基础和指导,来探讨爱育的内涵、爱育的特性、爱育的内容及爱育的价值追求等。

爱育 理论基础 价值追求

一、爱育的界定

关于爱育的概念,大部分学者通常理解为,爱的教育。而本文中的爱育指的是人类爱的教育与培养,即对自身与周遭环境的普遍关怀的思想情感和相应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爱的健康情感教育和培育、爱的思想观念教育和培育、爱的高尚行为教育和培育。[1]

(一)爱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培育

情感的教育和培养,是爱育的主要内容。情感的教育与培养的性质的内容方面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知识教育与行为引导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

(二)爱育是一种思想观念教育和培养

爱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爱育会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可完善人格、崇高精神。爱育的目的在于人们对加强爱的价值的感受。爱的价值体现为人们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爱育的过程即人们对于爱的思想观念教育的过程。

(三)爱育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教育和培养人的行动

爱的付出与感知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过程,在一定情况下爱的给予者同时也是爱的感知者。爱育即人们对爱的付出、获得、创造的教育。实际情况中,许多人们只是单方面的索取爱,而忽视了爱的感受的相对性,因此在行动中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

二、爱育的特性

(一)理论性

(1)爱育有助于我们主动掌握爱的话语权。

爱是一个感性的认知与概念。对于爱育学者来说,爱的感受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因此,爱育研究的重要任务在于,澄清爱的本源,明确爱的科学含义与价值意义。只有这样才掌握爱的话语权。

(2)开展爱育工作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体育、美育、智育、劳育是目前大学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就素质教育而言,爱育也应当成为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爱育对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知识的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3)爱育有助于构建爱的科学理论体系。就目前的学科体系而言,爱育的理论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中,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这种研究现状导致爱的理论在教育过程中地位下降,以至于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爱育的研究将会构建爱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实践性

(1)爱育有利于教育的成功进行。教育效果能否充分实现,爱是重要的因素。爱是一种传染力,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爱育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2)爱育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同时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这与爱育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塑造理念相契合。

三、爱育的价值追求

爱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充分考虑人及人所处的客观世界。爱是一种积极的能量,人们在付出爱的同时也会收获爱,人与人之间将会建立更多的精神联系。

所以爱育应该致力于:一是把爱内化于人以关注人性。二是完善教育体系。三是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3]

(一)把爱内化于人以关注人性

通过爱的教育和培育,从而激发人的情感共鸣,将爱内化于心。

首先,通过爱育,使爱成为人的一种信念。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对人的行为起着指导与支撑的作用。其次,通过爱育,使爱成为人的一种责任。社会关系是由爱交织的一层大网,人类只有将“爱人之心”作为一种责任感,才能使自身与社会的发展更加可持续。最后,通过爱育,使爱成为人的一种习惯。习惯与个人的性格与行为息息相关。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二)完善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爱育作为人类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爱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全面的,因此教育是爱的事业。因此,将爱的理念根植于教育体系之中,才能更好的推动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三)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首先指出这里的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是二者的统一。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指的是指人与人之赖以生存的世界的各个构成要素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地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等方面。

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需要以良好的人伦道德环境为前提。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人的精神与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中爱的力量是美化心灵、优化行为的动力源泉。

因此,只有通过爱育的实施,以期达到人与人的相互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人伦道德环境,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1]崔德华.爱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崔德华,张澍军.爱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5):22.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