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朱熹养生思想研究

时间:2024-05-04

梁丽萍

朱熹养生思想研究

梁丽萍

朱熹作为理学宗师,对养生也有深入的研究,其养生思想涵盖养身与养心两方面。在养身上,他以“天人合一”为指导,寄情山水,注重饮食养生;在养心方面,强调以德养生,提出“涵养须用敬”、“格物致知”、“存理灭欲”的主张。通过两方面的内容,朱熹将养生与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内外兼修的养生之道。

朱熹 养生 和谐 存理灭欲

朱熹在一生的理学研究过程中,将养身和养心(即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内外兼修的养生功夫。

一、养身

养身是个人养生的出发点,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个人生命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养身,即保养身体,就是首先要保全好自己身体甚至生命,这是养生之道的首要之义。朱熹在养生问题上,同样重视养身,以多种方式来首先保证身体的健康状态。

(1)天人合一,颐养身心。朱熹在养生问题上首先秉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因此应该将个人的养生融于天地自然环境之中。朱熹迁居崇安五夫后,在《怀潭溪故居》记其居处:“忆住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①正是这优美的幽居之地,为朱熹潜心治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还在武夷山的隐屏峰下筑造武夷精舍居住,武夷山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朱熹居于此地,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此外,朱熹还爱好山水,自称“予少好佳山水异甚”、“书史之外,酷爱山水”,借登山玩水以颐养性情、放松身心。在《记游南康庐山》中,他说:“晦翁与程正思、丁复之、黄直卿俱来,览观江山之胜,乐之忘归。”②纵情身心与自然山水融合,让朱熹能逃离世事纷扰,心态、性情在享受山水之美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调整,从而能更好地体悟生命的化育,探寻生命延续的养生之道。

(2)饮食养生。在日常生活中,朱熹刻意自约,不讲究吃喝,认为“衣食至微末事”,不大放在心上。他对孔子的“发愤忘食”解释道“志有在二不暇及”,把自己的物质生活标准降到“聊寄一瓢足”。他的饮食经验是“毋求饱,毋贪味,毋必以时,毋耻恶食。”③这也是他所主张的饮食规律和方法。另外,在饮食上,朱熹以素食为主,以瓜果蔬菜为食。《 宋史·朱熹本传》载:“故诸生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豆饭即粗糙的米饭,藜亦称“ 灰藜”、“ 灰菜”,野生植物,广布各地,是最为普通的野菜。朱熹还喜欢豆腐、蕨菜、笋、木耳等蔬菜,将这些蔬菜一一作诗予以评价。朱熹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突出了蔬菜的养生价值,是符合现代养生理论的。

同时,朱熹还重视食疗与药物养生。朱熹在博览群书以及长期实践中,结语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药效。如他的《栗熟》诗就指出了板栗的延年养生功效:“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④在疾病的防治上,朱熹提出了以防为主、啬养为先、防治结合的养生观。他说:“此身未有所损失,而又加以啬养,是谓早服而重积;若待其已损而后啬养,则养之方足以补其所损,不得谓之重积也矣。所以,贵早服。早服者,早觉未损而啬之也。”⑤“早服”即早做准备,做好预防的意思。朱熹在饮食起居之间,遵守自然规律,节制饮食,不伤不损以终天年,这为现代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养心

朱熹在养身的同时也注重以德养心,即重视道德的修养,尤其是去除贪欲以使心静随和,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1)“涵养须用敬”。在道德修养方面,朱熹所提倡的方法是“主敬涵养”。所谓敬,朱熹解释道:“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不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⑥居敬就是要向内要收敛身心而不使随心放纵,并且要常怀一种敬畏的态度而使内心总处于警觉或警醒的状态;向外就是要整齐严肃而不妄动,并且要达到一种专一的态度。由于朱熹区分了“已发”与“未发”,并且重视未发时的涵养工夫,所以特别强调“未发”时的居敬,即在无所思虑的情况下,要最大程度的平静思想和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心,从而使心达到一种特殊的宁静状态。通过“居敬”朱熹认为可以存心养性,使内在的精神意志更加坚定,从而能抵抗住外物的诱惑。这种“居敬”的养生观具有心理养生的倾向。

(2)“格物穷理”。“格物”,朱熹解释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⑦“格物”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即物”,就是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就是研究物理;三是“至极”。他认为,格物最重要就是要穷理,即通过对具体的事物的研究来达到对理的认识。朱熹所说的“格物”并不仅仅要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更重要在于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而认识到物之理,甚至是天理。所谓“致知”,朱熹解释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但是,朱熹所说的“致知”并不是用已有的知识去推广、扩充到未知的知识,而是指主体通过考究事物之理而在主观上得到的知识扩充的结果。朱熹在《补大学格物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无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对伦理道德与性命之理的认识。在这种认知的转换过程中,朱熹将自身的精神境界与天道、天理相贯通,从根本上看,是朱熹以道养生、以德养生的养生观念的表现。

(三)“存理灭欲”。面对外来物欲的诱惑,朱熹提出了“存理灭欲”的主张,以此来加强道德修养。朱熹将人欲和天理彻底对立起来,认为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⑧因此,“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但朱熹并不完全否定人欲的存在,也肯定人的基本生存欲望,如饮食起居;他所反对的欲望是指超出了基本生存欲望范围之外的过度的欲望,他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⑨这就是说朱熹肯定欲望在一定限度内的合理性。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讲,朱熹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来限制欲望的观念是符合现代养生理念的;而“存理灭欲”的主张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并无坏处,通过消除物欲之弊来使自身的内心放松,性情自然,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正是朱熹以德养生的精神所在。

三、小结

养生思想是朱熹思想体系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使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朱熹更加真实的一面。朱熹的养生思想涵盖养身和养心(即道德修养)两个方面,与其理学研究深深联系在一起,在探索理学的同时寻找自身的恶养生之道,为现代养生理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注释:

① 《朱熹集》卷9.

②《朱熹集》卷84.

③洪丕谟.中国古代养生术[J].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④《朱熹集·外集》卷1.

⑤《朱子语类》卷125.

⑥《朱子语类》卷十二.

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⑧朱子语类.卷13.

⑨朱子语类.卷13.

[1][宋]朱熹.朱熹集[M].郭齐,尹波点校.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本文系江西省文化厅艺术规划项目YG201421。

梁丽萍(1972-),女,汉族,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