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雪蕊
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以大学生就业心理困难群体为例
吴雪蕊
本文主要以存在就业心理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为例,探讨就业困难心理的表现,以及如何做好心理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
就业困难群体 心理 职业指导
就业因就业观念的滞后,就业信息和就业平台的差距,从而出现困难群体,职业指导通过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重新认识自我,准确对职业定位,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求职中的困难,从而提高就业率。因此,对就业困难群体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必然选择。第一,通过职业指导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为求职做好准备;第二,可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需求分析,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储备职业所需的必备技能;第三,紧张、焦虑是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如果不正确对待,对就业困难群体本身会产生及其恶劣的影响,造成恶性循环。心理咨询、辅导是职业指导中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解压帮扶的常用方式,并通过正确的求职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态,使困难群体在就业竞争中以积极、放松的心态迎接严峻考验。
(一)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部分毕业生因为缺少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没有过高的应聘成本,导致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因应聘的失败产生自卑心理;另外,部分因为身体缺陷,导致自身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加之应聘条件的硬性要求,这部分学生就会造成就业困难。求职本身就需要自信,而这部分学生因为本身承受能力较弱,容易自卑,在现实情况面前因为被拒,更容易产生焦虑或者负面情绪,这一类毕业生不在少数,成为待业者的主观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在面对考官的时因过度紧张、消极心理导致的恶性循环。
(二)自负心理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过高估价自己是就业困难群体的一种自负表现,他们盲目地认为,自己和已经成功就业的学长一样,认为自己不必提前自寻烦恼,肯定能找到好工作,从而在毕业时出现就业期望与实际不相符的结果。同时,因为过度的自信变成自负,想当然的追求高工资、好企业,而自己本身却没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好高骛远的自我定位,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就业门槛,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中的一员。
(三)盲从心理
部分大学生缺乏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在就业时因为依赖、从众和“临时抱佛脚”等不良心理,导致就业困难。这一类困难群体在就业时跟随大众,同学们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就找什么样的工作。例如看到同学们应聘销售,待遇也不错,自己也随之投简历应聘,但是他们通常忘记了一点,自己是否具备销售岗位的综合素质,在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差距。
(一)建立毕业生困难群体心理预警网络
加强对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行为、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就业困难的成因,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指导计划,通过激发就业困难群体参与就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以启发式的方法让困难群体讲述自己的困惑和想法,以双向、互动的方式,增强对困难群体的心理辅导,通过丰富心理辅导的内容和载体,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二)就业与心理课程相结合,完善指导服务体系
科学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是就业指导帮扶大学生心理困难群体的重点内容,不断探索《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心理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满足不同心理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就业指导》着力培养学生在求职技巧、面试礼仪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个案例实施指导,保证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利用《大学生心理与调试》课程分析学生面临就业前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成因、以及应对措施,提前为毕业生做好预防工作,实现两门课程相结合的指导服务体系,改变传统只关注就业问题而忽略心理反应的现象。
(三)运用网络媒介,建立就业心理咨询库
网络媒介的日益发达,现在的求职者大都是网络一族,微信等网络平台一直都是使用的焦点,他们擅长利用网络了解求职信息,发泄情绪。因此,要设置心理辅导网络专人、岗位优先推荐等相关网络服务,在求职者遇到困难出现恐慌等心理时,及时利用此网络媒介平台和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在确保咨询者的隐私同时,帮助其解决心理疑问,有针对性的帮助生理与心理存在问题的毕业生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对于因自身缺陷而自卑的学生,除了给予心理疏导,还要积极地加强他们在综合素质和多方面技能的培养;过于自负和“依赖”心理严重的就业困难者,受环境、方向、薪资等条件的影响,求职者因自负等心理屡屡受挫,在不停碰壁的同时因为始终不能调整心态,而成为求职路上的“剩者”。所以,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在遇到就业挫折后,及时反省自我,帮助其职业测评,规划正确的职业路线,让挫折变成前进动力,而不是一蹶不振。
[1]张接发.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2(08).
[2]杜长龙.试论应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策略[J].时代教育,2015(05).
吴雪蕊(198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