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冰心
“知”的位置——《庄子》“道”论的一种进路
李冰心
【摘 要】庄子对“道”进行探讨,论述现实的人背离“道”而导致生活中诸种苦恼的同时也对人何以“复归于道”进行了揭示。在庄子看来,对知性的错误使用固然是造成问题的根源之一,但要想能够得“道”也必须调动知性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知”在《庄子》中的不同含义,对知性在得“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剖析
【关键词】道 知 真知
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围绕“道”而展开的。在庄子这里,“道”具有本体论的色彩,如《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以及《知北游》中“东郭子问于庄子”一段,都描述了“道”的先在性与普遍性。但庄子“道”论更深切的情怀却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状态下所展现的存在论关切。
“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鬭……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齐物论》)类似诸种沉溺于是非纷扰而不自知,徒然耗损生命的生活方式是庄子所认为极不应该的。正是因为人的行为与认知和“道”发生了偏离而导致了人生中的种种困顿,那么,从这种生活状态中醒悟过来并进而得“道”就成为了庄子反复论述的主题。在庄子看来,“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应物不伤”,“外化而内不化”的自然存在状态才是人应该有的,但这种存在方式却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那人们是如何背离了“道”呢?《天地》篇中借“为圃者”之口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越是追求智巧就意味着越是丧失空明纯净的心境,也就离“道”越远。所以庄子批评惠施等人将精力过分放在对外在事物的认知上而忽视了对真正人生问题的探索。
在庄子看来,“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与把握,姑且称为“俗知”,另一种则是庄子所称道的“真知”,是个人所能达到的对人间事物真正的体悟,但问题在于,对“道”的探索也必然要通过人的认知能力来进行,那么,这种探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而对于“道”的“真知”又是如何展现和传达的呢?
《庄子》中,关于求“道”与问“道”的描述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大宗师》篇“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段、《应帝王》篇“郑有神巫曰季咸”段、《在宥》篇“云将东游”段、《秋水》篇中河伯与北海若的问答、《知北游》篇“知北游于玄水之上”段以及“孔子问于老聃”段。六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展现了对于“道”探索。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一段在描述了得“道”之境界的同时也表现了得“道”之难。南伯子葵问:“道可得学邪?”女偊之所以回答说:“恶!恶可!”,一方面在于“道”不可学,另一方面也在于南伯子葵是因见女偊“色若孺子”才对“道”感兴趣的,这种单纯为了获得个人益处的心态自然无法闻“道”。相比而言,云将见“天气不合,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而一心寻求拯救群生方法的执着探索以及孔子“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的谦敬心态才是带来真正收获的出发点。而这种良好的出发点所具有的共性就是真正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老子》:“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1]阐述的正是这层思想。
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是求“道”的前提条件之一。那么,这种认知或者达到这种认知的基本要素是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呢?不同于孟子所坚信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庄子虽然认为“道无所不在”,但对人是否都具有得“道”的潜质却并未深入探讨。在庄子看来,得“道”是个人的事业,个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所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并没有某种普适性的法则可以依照,如果要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的往往是一个能引发足够震撼的契机。季咸“知人之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列子在壶子门下学道,但尚未有所得,所以迷惑于季咸的巫术。但当壶子四次对季咸展示了不同境界而让列子彻底折服后,列子才深切的发现自己对于“道”其实还没有任何收获。于是“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最后终于得“道”。《秋水》篇中,河伯志得意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直到见识了北海的广阔无涯才自惭形秽,并进而从北海若的解答中才对“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问“道”的过程中,通常是得“道”之人通过语言对未得“道”之人加以启发。但在《知北游》中,“无为谓”是得“道”之人,而对“知”的三个问题无所回答,黄帝虽然有所回答,却也明白“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这就是说,越是调动思辨及语言其实也就越偏离了个人的真正存在。所以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在庄子看来,个人得“道”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人生有没有“真知”,而“俗知”与“真知”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个人对自身认知能力的使用方向。所以,从“俗知”到“真知”的跨越是可以实现的,需要的是个人充分认识到“俗知”有所不足并对“真知”产生惊诧,进而通过对“俗知”的消解来通达“真知”。
参考文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中华书局.1996:208~2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259.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