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建议——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时间:2024-05-04

蒋 菁纪晓明蒋 莹



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建议
——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蒋 菁1纪晓明1蒋 莹2

【摘 要】通过对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组织方式,活动形式,管理模式等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分析优秀社团所应具备的特质并提出可行化建议,促进社团向特色鲜明,架构完善,类型多样,活动丰富的方向发展,使社团活动趋于多元化和开放化。

【关键词】社团 活动 发展现状 可行化建议

针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笔者在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内通过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及网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1.9%。

一、调查对象

主要是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其中大一占44.74%,大二占53.26%,大三占3%。其中男生110人,女生83人。

二、问卷情况

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共20题,其中1-4题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5-9为当前社团的活动现状,10-15为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16-20为被调查者对社团发展现状的满意度及评价。

三、数据呈现: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现状: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基于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社团类型呈现多样化,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备受青睐。

(二)社团活动组织管理形式:

四、结果分析:

(一)社团发展的利好现状

(1)总体情况:社团数量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主要受众面的范围广。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社团由无及有,由小及大,目前全校共有100多个社团,较大的社团社员数达数百人,社团规模趋于完整。同时,高校有相对独立的社团联合会和社团部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各院级社团活动,并依据一定的规章条例对社团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节,帮助社团良性发展。

(2)社团类型的多样化。从表1可以发现社团类型由单一的娱乐健身型社团逐渐向理论学习型、文化艺术型、专业研究型、实践参与型社团和管理服务型社团等新兴、多样化学生社团转变;由简单的兴趣型到务实型的转变,更加注重社团的实用性及在未来社会生活及工作中的有效能力的培养。

(3)网络等公共媒体在社团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表中可以发现,在对社团负责人应具备的能力,活动经费的获取,社团活动组织的新颖性等的需求下,社团发展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将打造出来的社团文化逐步推广,增加了社团及社员的活动舞台。

(二)当代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而言社团发展不平衡,差异大:成员素质差异大,社团泛滥,重复低效。由表3以及社团活动的大致频率等可以看出: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学校共有100多个社团。其中如读者协会,轮滑社等社团规模大,社团活动定期等,仍存在某些社团只有招新时的热闹,后续活动缺乏。同样,还有很多社团冲突,如篮球社,全校除去校队院队之外,仍有几个篮球社,导致有些社团常年无活动,或是疲于应付相关分管部门的检查而举办活动,社团存在

感很低。而某些科技类社团依托大赛而存在,主要是学科竞赛等,群众基础也不强。

(2)管理机制和后备人员培养机制的欠缺。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社团主要遵循“大一社员,大二干部,大三退部”的模式,干部转化周期短,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一般采用流水式作业,引导人员的变化承接,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同时社团内部机构冗杂,重复低效,社团负责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社团没有配备指导老师或是指导老师并没有参与到社团的日常管理中,社团活动缺乏技术指导和专业性。导致在社团内部的管理中,社团通常具有约束力不强,人员流失,社员流动性大,社团目标定位不准确等特点,导致社团存活周期短,活力不足等问题。

(3)由表3可以看出,目前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调且相对统一。社团活动老套,而社团活动往往是社团的核心,社团用活动去吸引人,去凝聚集体,去提高社团知名度。缺乏新意的活动往往会使社团仅仅面对短暂而虚假的繁荣。

(4)社团经费问题。活动是社团的灵魂,而活动的前提就是足够的经费去支撑。由表4可以看出,目前很多社团由于经费及场地问题无法举办高质量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也趋于单一化,因此,解决好社团经费问题是目前社团发展中所需要注意的。

五、可行化建议

(1)精简社团数量和社团内部机构,社团管理者要注意社团的质量而非数量,在一个学校内要减少相似社团的数量,提升社团活动质量。同时,对于社团自身而言,要精简内部的组织架构,避免机构的臃肿以及过多社团干部的设立,毕竟人多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好做事。

(2)提升社团文化,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是社团得以生存的重要举措。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灵魂所在。构思精巧,可行性高,具有活动独特性及特定活动意义等是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社团不能沉溺于之前的,老套的,泛滥的活动中,那样会造成社员的流失,当新社员对社团的兴趣度降低而对社团还没能形成归属感或存在感的时候,退社往往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3)依靠学院或是相关专业场所给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或人员。如文艺类社团可以在校外邀请相关人士,科技类社团可以找有关联院系或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志愿服务类社团可以与社会福利机构及服务机构进行对点沟通。依据目前大部分社团存在指导老师并未融入社团的因素,可以考虑将社团发展责任制化,作为社团的负责人,需定期与指导老师协商,探讨社团发展的走向及定期活动的举办。

(4)强化社团内部制度。如进出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等。社团虽说依赖于兴趣,但是整体而言,作为一个学生组织,需要相关的制度去约束每一个成员,由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5)强化社团干部培养机制。在社团干部的培养中,要注重社团未来接任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专业技术能力,对外沟通能力,亲和力等等。只有拥有一个完备的社团干部培养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为社团培养新鲜血液。

(6)构建社团文化。可以选择向其他社团学习,打造好网络媒体平台,提升社团知名度,构建品牌文化,组织特色活动,加强与社其他社团乃至社会团队的合作。

(7)拓宽社团的经费来源,为社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社团可以向相关直管组织申请活动经费,向社员收取会费,除此之外要注意社团自身赞助的拉取,依据社团自身特色,寻求相关企业机构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余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03).

[2]宋光海.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剖析及应对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06).

[3]毛立刚,蓝廖国.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09.

(作者单位:1.金陵科技学院;2.南京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