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邱有华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8100)
学业导师制视野下地方本科高校学风建设探析
邱有华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8100)
学业导师制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本文从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述了学业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学业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学生 学风建设 学业导师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本科高校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资源有限,在当前学生主体更加多元、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评价更加开放的背景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学业导师制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制度,积极推动学业导师制在地方高校的落地生根,加强学业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辅导,构筑学业导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是地方本科高校探索办学规律、提高办学实力的必然选择。
(1)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许多大学生仅仅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没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在高中阶段,家长和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全力以赴高考,甚至常对学生说“考上大学就不累了、好玩了”,于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没有了“高考”这一明确的目标,开始怠慢学习,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热衷于谈恋爱,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
(2)缺乏学习规划,学习效果较差。有的学生有目标但没有规划,时而奋进、时而懈怠,因此学习效果差;有的学生既没目标更无规划,空虚度日、无所事事;有的学生虽有规划,但主次不分,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参加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校外兼职等工作,甚至不惜为此逃课。
(3)缺乏专业兴趣,学习深度不够。在大学里,不乏有学生是属于专业调配的,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冷门学科”或边缘学科,因此对专业不感兴趣。一般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学校都会安排专业思想教育,但由于时间短、面积大,专业思想教育效果不太理想,造成学生对“知专业”不够深入,对专业特点、学习要求、就业前景等认知不够,无法形成学专业的激情,对专业知识限于浅尝辄止。
(4)缺乏竞争意识,学习主动性不强。90后学生成长在物质条件较好的时代,备受长辈的宠爱、保护,危机感小、竞争意识差;加之有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造成学习主动性不强,如旷课、抄袭作业等。
从学业导师制的职能来看,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知识积累的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美国高等教育学权威弗莱克斯纳在比较了美国、英国和德国的高等教育后指出:“牛津、剑桥大学在本科生和导师之间建立的那种个人关系,尽管存在种种个人的局限,却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关系。”从笔者在本单位推行学业导师制的实践来看,学业导师制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利于指导学习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由于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所指导的学生相对较少,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景和学生就业前景,结合学生本人职业兴趣倾向,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生涯规划;同时,加强过程监管,督促学生落实生涯规划。
二是有利于培养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由于专业教师熟悉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规定,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专业的教育,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课、修课,开展相关专业的服务领域、发展动态及前景的专题报告及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学业导师作为专业教师,能够经常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松懈、成绩下滑的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做好督促;对于学习困难或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能结合自身经验、课程特点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四是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专业教师有丰富的学习经验,能根据课程及学生的特点推荐专业书籍阅读;还可以以能力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创新创业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业导师制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在于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操作。制度不科学或执行不好,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班风学风。通过笔者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事项。
(1)选拔一支优秀的学业导师队伍。学业导师是一支重要的队伍,由于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影响大,因此只有首先选拔出一支优秀的队伍,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学业导师应从思想素质优良、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爱戴的专业教师中选拔,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为人师表,作风正派,热爱生活,身心健康。
(2)建立健全学业导师工作制度。首先要明确辅导员与导师的分工协作关系。辅导员负责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和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学生生涯规划、学习管理和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年级辅导员要定期召集学业导师听取学生近况,进行信息交流。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和科学的考核办法。学业导师的岗位职责主要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制定,如指导大学学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学生专业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学业管理、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等。学业导师的考核应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学生评价与学院评价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续聘和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
(3)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业导师工作方法。第一,导学要分层指导,各有侧重。对于大一新生,着重解决专业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分析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由于专业课程的大量开设,可侧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推荐专业阅读书籍,狠抓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生涯规划;对于大三的学生,应多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指导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素材,同时明确考研或就业的选择倾向;对于大四的学生,着重进行应聘与就业能力的指导,因为不管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最终都要接受社会的挑选,都要学会推销自己。第二,交流要善于多渠道、运用新媒体。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学术沙龙、学习汇报、个别指导、单独谈心等都是学业导师和学生交流渠道,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业导师也应随主流,主动借助QQ、微信、微博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信息,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1]樊建新,王勇.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2]严宏志.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关键职能分析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张兆印.学业导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
邱有华(1966-),男,四川自贡人,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