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田大金
在湖南桃源县郊外的沅江河畔,有一个象征“世外桃源”的地方——桃花源。
今年3月的一天,我来到这个千古名胜桃花源。举目仰望:石牌坊门上的“桃花源”3个大字闪烁生辉,映入眼帘。牌坊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门联。其联曰:
江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这里真有“世外桃源”呀!
走进牌访门,草青竹绿,桃林繁茂,桃花盛开,就像跳进了花的海洋,前后左右全是鲜艳夺目的桃花。有的嫣红、有的粉红、有的淡红、也有红里透墨绿色的等,在阳光照射下,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整个山谷披着鲜艳飘香的红绸。当春风轻轻吹来,千万朵桃花随风舞动,像千万张美女的笑脸,招引游客观赏。正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那样绚丽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很多游人与桃花合影,把桃林美景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走出桃花林,跨过一座穷林桥,只见一座八角形小亭立在树林中,亭后翠竹缭绕,亭前流水叮咚,不知谁惊呼一声“这竹枝怎么是方的?”我闻声走过去摸了两根竹,果真是四边棱棱角角的青竹。这八角形的小亭因方竹而得名,叫“方竹亭”。此处显得格外幽静。
我们沿溪边小路而上,迎面便是一座横跨小溪的石拱桥,名曰“遇仙桥”。相传古时,这里有位名叫桃花的美女,长得如花似玉。村里有一恶霸要强娶她为妾,桃花女誓死不从,偕母偷跑出村,逃到桃花山下,被溪水挡住去路,恶霸随后追赶,正在这时,对面突然来了一位白发老道人,拾起一根稻草一掷,化为一座石拱桥,母女奔跑过去,老道人又用手一指,石壁的洞门訇然而开,母女携手奔入洞内,从此与外界隔绝。当恶霸追赶到桥头时,石拱桥突然变成一条大蟒,将恶霸吞吃了。因桃花女在此遇仙得救,后来人们在这里修了这座石拱桥,取名“遇仙桥”。它寄托了人们多么美好的愿望。
据传桃花女隐避的古洞,就是今存的“秦人古洞”。洞前有一潭碧水,名曰“桃花潭”。《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所指的就是秦人古洞。进洞走数十步,穿过狭窄的洞口,果然“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那山间的层层梯田,翠绿的桑竹,纵横的阡陌,恰如陶文所记,使人以为《桃花源记》所写的地方就是这儿。
从“秦人古洞”向上前行,就是翠竹掩映的桃花观。它背靠林木繁茂的山顶,面对桃花娇艳的山谷。大门两边刻有一副门联:
秦时明月;
洞口桃花。
显得古朴别致。跨进大门,两棵古松傲然挺立,像是在迎接客人。桃花观屋的木柱上,全挂着木刻的楹联:
流水当年怀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秦汉兴亡付流水;
神仙消息问桃花。
古朴典雅的情调,令人遐思。
我们从桃花观侧竹林中走出,再登上山顶,来到望江亭极目远望:广阔平坦的原野上,蜿蜒曲折的沅江像一条欢腾的巨龙,从远处奔来,与田野金黄的油菜花,绿树掩映的一座座新房,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卷。
今天我们神州大地的美景,比陶渊明想象的桃花源,还要美好得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