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曾洪根
有痊老石匠,每当修完一座桥时,都写出一条上联,请过桥人对下联。有一次,他又修完一座桥,又要出上联向过桥人求对。这时一个秀才走过来对石匠说:“你一个石匠也敢舞文弄墨?”石匠笑答:“岂敢,岂敢!老汉不过是忙中取乐。”秀才说:“既然如此,你就出上联吧!”石匠脱口而出上联: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这上联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对反义词,秀才听后,抓耳挠腮,苦思苦索半天也想不出下联。突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扛竹子的篾匠对秀才说:“你对不上,我来试试。”说罢,开口念出下联:
破长竹,划短篾,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围观的人听了,赞不绝口。石匠和篾匠各自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的对联,朴实、贴切。
有一天,一个纨绔书生赶集,见一渔翁正在叫卖鲜鱼。他想买几条佐餐,可是匆忙中忘记带钱。他暗想卖鱼的一定无识无文,便心生一计,对渔翁说:“老翁,这鱼真好,你要有兴趣的话,咱俩对副对联。我说上联,你对下联。对上了,我把你的鱼全买了,对不上,这篓鲜鱼我拿走。”渔翁上下打量着书生,点了点头。书生于是念道:
磨大口小,齿轮轮,吞粗吐细;
书生念罢,轻佻地看了渔翁一看,得意地倒背着手转圈儿。渔翁思索片刻拿起秤,不紧不慢地吟出下联:
秤直钩弯,星朗朗,知重识轻。
书生一听,茫然失措,在众人哄笑中溜了。
有一年,苏州阊门城墙下有一位樵夫放着一捆柴,并在墙上贴了一上联征对。写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愿以此柴为赠。这个上联是:
枣棘为薪,斩断劈开成四束;
当时围观的人很多,其中还有不少是文人,可就是无一人能对上。
这时候,来了一位泥工打扮的人,他分开众人,用手指指城门上“阊门”两个字说:“我就用这两个字开头来对你的下联如何?”说罢他就说出了下联: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对联珠联璧合,文义两工。从此两人结为要好的联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