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八省名家话联墨

时间:2024-05-04

(本刊记者傅海青记录整理)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艺术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联合东西南北八省,以“礼赞美丽中国”为主题举办联墨展,倡议一出,域内联墨名家跃然响应。各省联界领军人物为把好事办好,积极组织,严格把关,使本次联墨展整体水平大见提高,令人满意度远高于预想。

中国楹联学会创建已近30年。近十年间,我们特别强调联墨双修。其实,在楹联形成与传承史上,从字词的对偶现象、文章中的交枝连理句法,到偶俪成章,再到文章语句讲求平仄音律,约计有三千年。其间,凡有识文断字条件之人,从习字初始,必与对偶词语同时修进,至少也有1500年之史。比如梁武帝课其子弟,请臣工编写《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即其确证。故古人联墨二事艺术水平普遍差距不是很大。自“科学、民主”东渐的大变化,疏略了偶俪之文与毛笔写字。今日赓扬民族传统,联墨重辉历史舞台,又总觉得在形式上未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究其原因,常在联墨脱节,书者重书,联者重联,且相轻者不乏有人。倘分别提问“联”的讲究,与“书”的法式,多是各说各道,能统而完满解说的,为数并不理想。“联墨”之称是综合艺术,应该继承并传承发展,我辈联人,有条件完成这一任务。此次展览,水平的显著提高,即其一证。我们应有底气,同时也有志气。艺术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高”,“艺无止境”,是我们永远向好的进步哲学。我们争取有更多佳联以赏心,妙墨以悦目的作品,为鼓荡时潮,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服务。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谷向阳:建立联墨市场,服务社会生活

联墨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要让联墨更好地服务社会,应该逐步建立起联墨市场。这就存在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即,求人写字需要支付润笔费,而给人撰写对联往往是免费的,写对联同样是精神劳动,理应得到劳动报酬。联墨作品又编又写,具有双重价值,是更高级的艺术品,社会上婚庆、祝寿、乔迁等都需要联墨的装点,因此建立联墨市场是一项很必要的工作。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蒋有泉:联妙墨精才可以称其为联墨家

楹联,按其本义,乃贴挂于楹柱上之对联,必藉以书法,故联墨密不可分。联墨结合,固然可以张联李墨、古联今墨,然结合最紧密者,莫过于一人为之。若此人联妙墨精,则可称其为联墨家。联墨家既高于对联家,亦高于书法家。目前,已有一批此类艺术家,活跃于联墨界,时时得人称道。

联墨作品之优劣,在于联、墨及二者配合之优劣上。联与墨,皆应以真心为本、自然为法、空灵为师。墨,尚需有根、有神、有我,有情,且符合联墨“左右对称”之要求。至于配合,系指墨之书体、笔风、浓淡、轻重,需与联之主题、风格、内容、情感相应,使内容与形式浑然成为一体。

当世景明,联兴墨盛,作为联墨相结合之联墨艺术,必将大行于世,服务于社会大众。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顺应时代潮流,推进联墨交融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划时代的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指明了伟大祖国开创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梦”具有“实力”、“幸福”、“文明”的时代特征,其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最终的愿景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既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更是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山东、山西、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八省(区)楹联组织,以“礼赞,美丽中国”为主题举办联墨展,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联展紧紧围绕歌颂祖国、传承美德、倡导文明,给美丽中国增添色彩,为伟大复兴高唱赞歌的主线,所呈现的近百副精品力作,分别取材于各省(区)的人文史实、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其内容亦诗亦画,亦声亦色,亦长亦短,情景交融,气势恢宏;其形式或隶或篆,或楷或草,或枯或润,虚实相生,笔力雄健,令人赞赏不已。让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联展发出的倡议,肩负起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使命,进一步推动联墨艺术的发展、繁荣,为“联墨展示年”增添新的光彩!

原山西省政协主席、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郑社奎题词。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方留聚:抓赛事典型以激励后进办展览培训以提升水平

中国楹联学会把2013年确定为联墨展示年,旨在鼓励楹联人联墨双修,使楹联书法这一传统姊妹艺术发扬光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多办展览。联墨展示,可以围绕国家大事组织全国性的楹联书法展览,也可以配合地方中心工作组织区域性展览。通过展览,展示楹联书法的魅力,扩大楹联书法的影响,展现楹联书法的水平,提高楹联书法的地位。

二是抓好培训。中国楹联学会与清华美院合办楹联书法高级研修班,已经带了个好头。各级楹联学会也应尽快做出安排部署,要像抓《联律通则》普及一样抓楹联书法的普及。举办培训班,可请当地书协的行家里手给予支持指导,各级楹联组织的领导要带头学习书法,以带动当地楹联组织会员积极主动学好书法。

三是举办赛事。组织楹联书法大赛,可以激励联家和书家联墨双修,促进楹联书法水平提高。举办楹联书法大赛,应把楹联和书法捆在一起设立奖项,即投稿者须自撰楹联、自己书写,楹联书法双优才能够获奖。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楹联人学习书法,也可以促进书家学习楹联,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联墨双馨。

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武正国题词。

四是宣传典型。在联墨展示年活动中,联界主流媒体不仅要报道楹联书法活动,刊登楹联书法作品,更要宣传工作得力、成效显著的楹联组织,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适当时间可以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促进活动开展。对刻苦学习楹联书法的联家,也要给予关注和宣传。年终对表现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从而使联墨展示年活动有声有色,善始善终。

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胡春奎:社会需求是联墨合璧的原动力

看了“礼赞,美丽中国”八省(区)楹联书法联展,心情格外激动。这是一次艺术的荟萃、经验的交流,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精神的享受。本次联展,为联墨展示年开了个好头。

一、联墨合璧是社会历史的需求

讨论联墨合璧,必须站在社会的历史高度来认识。这是楹联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楹联艺术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审美情趣而产生,而是由社会的需求所促成。比如春节、婚事、寿庆、行业庆典、祝贺、景区、古迹等,都离不开联墨。因此,联墨的合璧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所决定的。

二、联墨发展是社会教育的需要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端。诗联、歌赋的诞生,开始或许是由统治阶级和文人所创造,是他们在茶余饭后,吟诗作对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社会教育管理的需要,诗联、书法也逐渐被更多的人学习和掌握,并深入到文化教育之中。从古至今的各类学校教育,都有诗联、书法课程,不可或缺。

三、联墨发展是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管理需求可以牵引联墨的普及和发展,但最终使联墨艺术地位不断提升的因素,则是联墨艺术本身的魅力。联墨作为艺术,是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享有的社会精神财富。当然,最早享受这一艺术的,依然是统治阶级。早在殷商奴隶社会,诗歌被刻在甲骨、竹简上,奴隶主用以记录、赞美他们的“功德”。随后,经过历代的精练、总结,形成诗联、歌赋,并用书法记录下来。特别是将其应用于宗祠、寺庙、宫殿、戏台、民居、店铺等,才使联墨艺术逐步融入百姓生活,形成一门大众化的独立艺术。

因此,作为当代联家,不仅要掌握楹联艺术,更要掌握书法艺术,做到联墨合璧,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使联墨艺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宋凤洲:推动联墨艺术发展提高团队艺术品位

中华联墨艺术源远流长,联墨俱佳的艺术大师曾灿若星河。为传承和光大联墨艺术,我们河北省楹联协会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联墨学习,提高创作水平。毋庸讳言,与前人的经典联墨作品相比,我们今人或在楹联艺术上,或在书法水平上,或在联墨整体水准上,皆存在着不少差距。对此,我们河北省楹联学会自2005年起,就成立了楹联书法委员会,经常组织会员学习国学知识,强化诗联修养,并不断研习古代联墨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虽然,要求得书法艺术的精进,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但这样做,却明显提高了会员们对书法的鉴赏水平,激发起大家苦练书法的热情,也促进了对联创作和书写水平的提高。

二、鼓励自撰自书,培养联墨人才。为了通过实战,提高会员的联墨水平,2001年,河北省楹联学会举办了首届楹联书法大展。赛事倡导自撰自书,评判标准要求书法和联文都好。随后,又有意识地多办联墨展,学会分别与省政协和铁道、建设、报业、家具销售等行业举办了八次主题楹联书法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培养了联墨双修的人才,也为社会留下一批较之以往艺术性更高,群众性更广泛,雅俗共赏的联墨作品。

三、加强宣传推介,营造学术氛围。要让联界的书法家走向社会,并以诗联艺术的修养,使联界的书法家更具影响力,就得有组织地广开渠道,加强宣传和推介。从2010年到2013年,河北省楹联学会和《河北日报》合作,先后为河北省十大年度新闻人物、十大感动河北人物撰写嵌名联,并将嵌名联全部书写出来,在报纸上发表,在展厅展出,最后赠送给了这些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不仅如此,学会还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宣传、联墨展览、书籍印刷等多种形式,把联墨艺术家推向社会。使河北省的楹联艺术家队伍,同时也成为书法界的一支劲旅!

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大众书画院院长杜五安题词。

河南省楹联学会会长徐志刚:楹联家与书法家相互学习非常重要

安题词。

河南省楹联学会有意识地促进联墨融合,始于2010年6月召开的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当时,根据中国楹联学会总体部署,我们在《河南楹联》和学会网站上专门开辟了《联墨合璧》专栏,有计划地刊发古今名家的联墨精品和会员书写的联墨佳作。此后,又经过酝酿,成立了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几年来,我们先后与中国职工书协和省地矿厅等单位合作,举办了“地矿杯”纪念中共成立九十周年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楹联书法大赛及大赛优秀作品展;围绕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组织了专题楹联书法笔会和楹联书法展;还以省楹联书法艺委会成员为骨干,组织了每年一度的送春联下乡、下基层活动,使学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楹联书法融合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楹联家不擅书法、书法家不懂楹联的情况还相当普遍,不少人对于联墨双修和以墨兴联、以联兴墨的意义及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还有相当的差距;二是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书法展,书法家书写的各种病联比比皆是,而楹联界组织的联墨展又书法水平欠佳;三是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新修或重修的风景名胜区中,由于盲目崇拜领导、名家,而许多领导人,甚至是著名作家、艺术家、书法家根本不懂楹联为何物,又对楹联这一独特文化瑰宝毫无敬畏之心,于是在许多地方随兴之所至,信笔涂鸦,留下大量令人作呕却又一时难以清除的文化垃圾。

所以,推进楹联家与书法家相互学习,在重大文化活动中携手合作、各扬所长,实现楹联和书法的珠联璧合非常重要,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我们楹联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任重而道远!

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吴修志:双翼齐飞,建立一支联墨双修的队伍

进入新世纪,湖北省楹联学会召开了一次战略研讨会。会议提出由楹联大省迈向楹联强省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求建立一支联墨双修的艺术家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提出口号:号召广大楹联工作者,不仅要作对联的行家里手,而且要修习书法,首先达到“联墨双修”的要求,进而达到“联墨双馨”的境界。

组织落实:建立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由著名楹联家、书法家、副会长涂光雍教授兼任,副主任由知名的联墨艺术家组成,委员从省楹联学会会员中的县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选拔。

跟踪培养:每年举行一次书法培训班或讲座,请“联墨双馨”的楹联家、书法家讲课,指导示范,并对作品进行评点。

典型引路:陈东成先生原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书法委员会主任。为传承先生的联墨艺术,我省专门举行了“陈东成联墨艺术研讨会”,形成40多篇论文并结集成册。另外,专刊《荆楚对联》,每期封二、封三为“联墨”专版,刊载精品力作。

举办专展:我们与《书法报》联合,举办了一次联墨作品有奖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今年,为配合“楹联书法交流年”行动,我省又一次举行联墨作品有奖大赛。

开展活动:多年来,学会常规的联墨活动是春节送春联活动。另外,每逢重大或特殊的纪念日,像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皆与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同举办联墨展。我们还以著名景点为阵地,以联墨服务为抓手,先后给武汉中山公园、堤角公园、恩施州土司城、龙泉山佛教胜地、咸宁潜山公园、仙桃市仙女山公园、潜江曹禺纪念园、大别山薄刀峰等名胜景区,征集、撰写了永久性悬挂的联墨精品,在为景区服务中,充分彰显出楹联书法艺术的魅力。

总之,楹联文学和楹联书法是整个楹联艺术的双翼。凭借这一双翼,湖北省楹联学会已开始了新的征程。

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学会主席余德泉:发挥湖南优势,振兴联墨湘军

对联和书法都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两者结合,必然相得益彰。湖南在推进联墨文化发展中,有以下一些经验。

一是继承传统,树立高标。自清代以来,湖南涌现了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谭延闿等一大批划时代的联墨大家。多年来,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不断搜集、整理这些大家的作品,出版了多部精品集,给广大联墨爱好者提供了极佳范本。

二是组织活动,促进创作。多年来,我们组织了一系列联墨展览和联墨高峰论坛。如2010年,承办了“2010中国楹联书法雁峰论坛”,展出了大量联墨精品,成为当年联界十大新闻事件之一。2011年,湖南展出了100多名知名书家书写的“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受到沈鹏等大家的高度肯定。

三是培养中青年,形成人才梯队。湖南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中青年联墨爱好者,促进其提升创作水平。先后形成了“湖湘楹联七子”、“湖湘联墨八俊”等团队,在全国楹联、书法界崭露头角。

四是集中研讨,理论提升。湖南集中了一批联墨专家在《书法报》开辟联墨赏析专栏,引起了广泛关注。

五是树立精品意识,严把联墨质量关。近年来,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先后承接了“湖南二十位文化名人故居行联墨创作展”、“贵州松桃苗王城联墨创作”、“四川叙永春秋祠联墨创作”等一系列活动,对入选作品进行了严格把关,对楹联内容和书写水平都经过多轮评审,以保证最后展示出来的皆为联墨精品。

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以墨载联,联墨双辉

广东楹联学会在对联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上,应用的范围较广,探索的时间也较长。仅从长期坚持的联墨交流活动看,就有好几项:

先说“上巳雅集”,这是广东楹联学会已经坚持了27年的一个品牌。每年的“上巳雅集”聚会日,学会必备笔、墨、纸、砚,让会员们随意“舞文弄墨”,到处张贴悬挂,场面非常壮观。联墨展示,艺术切磋,增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会员对学会的热爱,也把“上巳雅集”的传统推向各地,成为会员联墨交流的雅集。

再是一年一度的“两岸三地楹联书法迎春大赛”活动,也已坚持了十多年。每年春节临近,深圳市楹联学会都要邀请港、澳、台及全国其他省区的楹联家、书法家,进行书春交流。活动一般采用楹联家和书法家配对组合,通过现场出句,由联家应对、书法家书写的形式,进行竞赛交流。目前,这一活动吸引的艺术家已逐年增多。

另外,广东楹联学会还连续七年,与省文明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面向社会征集新春联。春节临近,又组织书法家到基层单位书写、赠送新春联。学会还发挥茂名市春联印刷企业的技术能力,把企业命名为广东省楹联明星企业,连续两年印制新春联,发放到全省21个城市,让群众张贴艺术规范、内容鲜活的新春联。

多年来,学会每逢换届、举办讲座、开展楹联文化学术交流,都要进行联墨题赠或艺术竞赛。而随着学校楹联文化教育的发展,楹联文化教育基地的建立,学会还经常派出楹联书法家到学校讲课,讲授楹联,教授书法,面向师生进行普及。学会会刊《楹联家》开辟的《对联书法》栏目,刊登会员的对联书法作品,开展联墨展示,也有效地宣传了联墨活动,推动了我省各级学会联墨事业的发展。

目前,广东楹联学会与江门市新会区委宣传部、新会区文联、新会楹联学会正在筹划下半年在新会区举办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全球征联书艺邀请展。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2013年广东联墨活动、联墨展示一定会高潮迭起。

广西壮族自治区楹联学会会长廖铁星:以景区为舞台,推进联墨事业良性发展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美丽的广西,有许多令天下游客流连忘返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广西楹联学会成立十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当地园林景区的传统文化建设,努力探索以最适合于园林景区的楹联书法艺术,来推进联墨事业的良性发展。取得以下成就和经验:

首先,是组织优秀的楹联家,以极高的要求和标准,令其努力创作符合联律规则、艺术质量优异、最能体现各园林景区文化内涵的楹联。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则坚决淘汰,不照顾关系,不留情面。

其次,是通过实践与磨合,针对性地选择其书法艺术特色最适合于园林景区楹联书写的书法家,逐步建立起一支园林景区传统文化建设的书法艺术家队伍。选择不崇尚名家、资格、地位,摒弃流派与门户之见,主要选用最适合园林景区楹联、匾额使用的诸如行书、楷书、行楷、隶书等书法艺术形式,以大气、厚重、清晰为评选主旨。

再次,是努力培训、规范园林景区书法家队伍书写楹联、匾额、铭赋等的例行模式,特别注意提高其阅读和理解诗词、楹联、铭赋等传统文化作品的认知水平。对于可能出现的常见笔误(如简体字用电脑转为繁体字时较易出现的别字),也给予经常性的提醒和指点。

在实践中,我们深感:所谓“提高书法家楹联创作水平的同时,也提高楹联艺术家的书法写作水平”这一提法,起码从目前来说不切实际。因为,就像书法造诣需数十年苦练方能精到一样,要让书法家具备楹联家的学养,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苦读。所以,要在现阶段实现景区楹联文化的联墨双精,最现实的出路还是加强楹联组织与书法协会的合作,以携手联动之势,共同为社会服务。

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高宝庆:只有提高自身水平,才能被社会所认可

联家要以墨而名,联事要因墨而兴,“只有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才能被社会认可”。这,是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作为孔子故乡的楹联组织,山东省楹联学会一直具有浓郁的联墨艺术氛围。其中,我作为会长,不仅自小酷爱书法、痴迷对联,曾于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山东各地市楹联学会的主席中,有80%也都是书法家。像山东省楹联学会副主席冯广鉴,祖孙三代都热爱对联、书法艺术,其个人联墨、祖孙三代联墨展在济宁市博物馆举办,曾引起巨大轰动,反响强烈。在学会领导带动下,各地市的联墨家展示艺术成果、服务社会需求也蔚然成风。

多年来,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将联墨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使联墨艺术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山东省13个全国楹联文化城市,每个城市都有楹联文化的硬件景点;2011年,山东省楹联学会在寿光举办了全国第三届联墨展,赢得普遍赞誉。山东古贝春集团三次海内外大征联,每次都请书法名家书写,已经出版三集。今年9月,还将举办“联墨名家赞山东”活动。

总之,只有拿出精湛的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各界的需求,我们才能体现学会的群体价值,赢得社会的广泛敬重。

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赵望进:楹联只有与书法、雕刻相统一,方能成为艺术品

楹联,实际上应由三要素组成:一是联文,二是书法,三是雕刻(没有雕刻,只能称为对联书法作品)。它具有优雅的文学性、精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联文和书法,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不离不分,相伴始终,互为载体。联文因书法艺术展现更加完美,书法因联文文采丰富而更显厚重,而两者又因雕刻的亮丽而锦上添花,真正成为一件件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楹联所表现出来的“三性”,便也具有了三种境界。文学性是第一境界——概括而讲究的两行字,所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内容,往往超过了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歌;艺术性是第二境界——以优美而遒劲的书法写出来,使联文得以充分表现,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人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更好地欣赏了联文;在欣赏联文的同时又受到书法的感染。而实用性则是其第三境界,也可以说是最高境界。相得益彰的联文和书法,经过精心的雕刻、装饰、染色或贴金,悬挂于庭院、大门、庙堂、商铺、公园、名胜的楹柱上,富丽堂皇,熠熠生辉,犹如一双光芒四射的眼睛,表达着一种思想和感情,给人以知识和启迪,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和力量。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从成立之初,就注重了积极吸纳书法家参加楹联组织。目前,我们学会有十多人是中国书协理事、会员;三人曾先后担任过省书协主席;数十人是山西省书协的副会长、理事、会员。有这样一支联墨双馨的艺术家队伍作支撑,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虽然成立较晚,但很快便使联墨艺术走向企业、机关、学校、商铺和各类重点建筑、风景名胜。具体而言,一是组织采风,特别是风景名胜点采风,对采风的成果即编即写,置于名胜处。二是举办专题活动,对一些单位或企业通过主题征联,专人书写、专项制作,因地制宜而挂。三是在提倡会员联墨双修的同时,还注重组建策划、编撰、书写、雕刻一条龙队伍,使学会每遇重大社会需求,在联墨艺术人才方面皆能召之即来,来了能编,编了就写,写了就刻,联墨双馨,刻工精细,艺术又实用。四是从娃娃开始抓而不懈,楹联课、书法课相结合,从小就学成多面手。

当今楹联艺术已深入人心,今年中国楹联学会适时提出“联墨展示年”,使楹联艺术的腾飞又多了一个坚实的翅膀。我们深信:靠此双翼,楹联在为“中国梦”增添正能量上一定会做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