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楹联书法的民族性

时间:2024-05-04

□山西 马长泰

一个民族能跻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也必须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先进的长盛不衰的文化。我们的楹联书法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的代表。

一、特有的民族文化

中国书法艺术是从一种汉字书写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楹联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一门独有词性对仗、声律协调的中华传统文学体裁。楹联、书法是从汉字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两棵参天大树。

汉字起源于绘形实物、形象思维的图画。在汉字产生之前,我们的先人是刻契符号和图形来记录生活,逐渐衍变成一种统一使用的符号,便产生文字。到了汉唐时期,中国书法走向成熟,汉隶同今天流行的隶书类同,隶书的快写又衍生楷、行、草几种书体,汉代又出现的“急就章”为代表的书体章草与张芝的今草。到了晋代更臻成熟,王羲之是今草及行书的代表者,到唐代又出现了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体。唐楷代表书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唐之后是中国书法的发展时期,宋元明清各朝代又出现了如蔡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徐渭、董其昌、文征明、邓石如、郑板桥、何绍基、赵之谦、包世臣以及近代的吴昌硕等,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推向一个个高峰。

楹联与书法相似,同样是从图像衍变成文字。桃符画虎避邪到直接写上“神荼、郁垒”以图平安吉利。尧典“诗言志,歌咏言”,上古时期的对偶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均为对联胚胎。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自然的阴阳、人性之刚柔、宇宙之昼夜、天地之上下、人世之正邪、事物之美丑、论语之是非,自然与世事之对偶产生文学。又由于声律学的产生,对偶文学又发展成对仗工整,声律协调,以书法及篆刻去表现的楹联;楹联的广泛使用便称之为对联。但是,惟有以汉字为基础才能形成书法与楹联两门我们民族的独特艺术。

二、大众的民族文化

在文学艺术的门类中,没有比楹联与书法尤为大众化的文化形式了。文字的、口头的楹联处处存在。百姓侃谈,官员讲话,常常喜欢用楹联明快高雅的特性来表情达意。舞文弄墨撰书楹联常能派上用场。其他文字体裁的小说、散文、戏剧、政论,常有楹联的身影。风景名胜需楹联妆点。逢年过节更不用说,铺天盖地,万里江山一片红。红纸黑字,象征吉祥、表达情意、抒发志向的楹联,随处可见。

这种大众化的文字艺术,不分男女老幼,文人草根,达官平民,人人爱之,没有哪种文学形式普及到这样的程度。《人民日报》不会家家都订,春联却是家家都贴。婚丧嫁娶、开业乔迁楹联处处都能派上用场。

楹联登上春晚舞台,更成了一个民族大众口味的年夜饭。现在,楹联婚礼、寿礼筹操,在城市农村逐渐兴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三、先进的民族文化

能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必然是先进的民族文化,它担负着道德传承的使命,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故宫乾清宫对联:

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环紫极;

皇图千祀永,尧天舜日启青阳。

告诫执政者一定要以尧舜禹为榜样,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高校3000学生集体打出标语: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充分表明人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意愿。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革命领袖、军事家,而且是诗人、楹联家、书法家,是联墨双馨的天才人物。1921年,他为以死报国的长沙义士易白沙痛挽一联:

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

前途哭;

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

后进何?

毛泽东此联是用当句对手法撰写的,名为挽易公,实为唤起人民大众来推翻黑暗反动统治。

一副真正好的楹联作品,作者必须是一位通晓事理、道德高尚、心怀坦荡、博学多才的人,龌龊的人写不出豁达的联句。同样,书法也是人格的象征。清代刘熙说:“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书法的刚劲与柔媚、朴拙与妍美、丰腴与瘦劲、端庄与放诞、沉稳与飘逸、威猛与平和、老辣与俊爽等都与书法家的人格形象构成对应关系。如大书法家颜真卿作人作官是赫赫忠臣义士,其书法体态端庄,不藏不丑,规矩严谨。祖籍太原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题写在河南新安县千唐志斋有副传世不多的楹联碑刻:

瘦影在窗梅得月;凉云满地竹笼烟。

书写朴实、苍劲、端庄、典雅,完全可以看得出米芾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光明磊落的品质。

四、恒久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能跻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有其独有的先进的恒久的民族文化。楹联书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一定是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

文字产生书法,应该说是与民族共生、与民族共兴共昌的,楹联的产生同样是从天地万物阴阳平衡形态开始,从图到字,从字到意、到声、到韵、到用,也同样与民族同生、同兴、同盛、同荣。楹联与书法的结合更使这一民族文化臻于完美,伴随中华民族恒久地发展下去,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曾出现过众多的联墨双馨的大家,如苏东坡、解缙、纪晓岚、梁章钜等、及当代沈鹏、孟繁锦、余德泉、谷向阳、王庆新、钱来忠、高寿荃、高宝庆、赵望进、肖良平、倪进祥、李俊和等。

先有人的不朽,才留下与民族共兴、共盛的不朽的联墨作品。如:于谦题庐山香炉峰山阴石屋:

花雨欲随岩翠落;

松风遥傍洞云寒。

傅山题晋祠同乐亭:

万竿逸气争栖凤;

一夜凌云看箨龙。

董其昌题杭州于谦祠: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清白在人间。

我们这一代楹联家、书法家要以历代联墨大家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勿以己长,而轻人短;不因我拙,乃忌他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下自己的架子,放开自己的胸怀,放宽自己的眼界,放快自己的步伐,文人要相亲,勿相轻。楹联家要向书法家虚心学书法,书法家同样要虚心向楹联家学楹联。只有端正心态,刻苦努力,使自己达到真正联墨双馨的境界,才能为我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之继承与发展献一臂之力。唯愿共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