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展翅飞翔的金凤凰

时间:2024-05-04

王娟瑢

2011年的盛夏,笔者的第六本专著快要截稿了。

当时,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委的主要领导对笔者说,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落户京口,是京口区的四大产业板块之一的支柱产业,利税大户,很值得一写。在区委办公室主任何广林的直接安排下,笔者参观了该公司,并先后采访了王嗣强、张中、俞金波三位老总,撰写了1万字的报告文学《浴火重生的金凤凰——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收购“中盛”前后》。该文后来入编笔者的报告文学散文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书中。

2015年岁末,笔者翻阅镇江市人大主办的《民主法治建设》杂志第12期,在“要闻动态”栏目中,一则消息引起笔者的兴趣:20位功臣被授予“镇江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一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笔者的眼球:张中,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对照杂志上张中的标准像,笔者回忆起张中:一点不错,就是他,依旧是自信的笑容,深邃的目光……

由此,笔者萌发了再次采访他的念头。

为了使读者们对他有一个初步了解,现把该报告文学中写张中的内容转抄如下:

张中的五湖四海情

张中,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主任,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是2007年总公司派出的十名接收大员之一,有一张国字型脸庞,一副眼镜的镜片后面,闪烁着深邃智慧的目光。张中是南通人,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是几位老总当中,唯一专业对口之人。

张总并非是一个快人快语、滔滔不绝的人。为了节约时间,笔者突发奇想,问起他有没有喜欢的名人名言,语匣子由此打开。

张总有四句成语、十六字的座右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心平气和,随遇而安”。

他一句一句对笔者解释,当然,毫无疑问,完全是围绕公司的工作,围绕他对待组织安排的态度来谈的。

“有容乃大”,张总说,我们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能够聚到一起就是缘分,尽管各自的经历、学历、家庭背景有别,工作职务有高低,分工各有不同,然而人无贵贱之分,我对待每位员工都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由此,我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这就是张中的五湖四海情。

“无欲则刚”,张中认为,人无私欲,就能刚正不阿堂堂正正地做人。刚来接收原企业时,由于工作太紧张,白天工作,晚上开会,每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好几个人都病倒了。张中也住进了医院。有一个包工头打听到地址摸进了病房,送给张总2000元,说是“慰问”张总。张总毫不犹豫地立即拒收:“我们是工作关系,能否成功合作,请按程序走……”

至于“心平气和,随遇而安”,绝非是消极地对待人生。

张中解释,这两句话主要针对工作调动问题。他认为自己虽然不是军人,也应该以服从为天职,对于组织的安排决不讲价钱。他调动前已经是中储粮连云港直属库副主任,调到镇江时,没有一纸任命,只是接管原企业中的十大员之一,一切从零开始。在这个功利盛行的年代里,张中确实难能可贵。张中的夫人也是某企业负责人,调镇江并不合适。孩子面临高考,他也无法过问,一切都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天道酬勤,2010年,张总被镇江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女儿也于2011年顺利考上了大学。

繁忙的工作之余,张中利用书本知识和工作实践,撰写相关论文,为我国的储粮物流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金凤凰展翅飞翔

2016年11月26日,连续多日的秋雨终于暂时停止了烦人的脚步,久违的太阳露出了慈祥的笑脸。笔者应邀再访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

距离笔者2011年首次采访,5年过去了,这个央企,这个浴火重生的金凤凰,如今是否风采依旧?或者是令人耳目一新?

人常说,在这飞速发展的变革年代里,企业没有永久的常青树,5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很短暂的,然而对企业来说,5年时间并不算短,应该有不寻常的改变。有的企业能从小到大,而有的企业却会从大到小。踏进基地的土地,笔者欣喜地看到、听到该企业做大做强的变化。

在党委办公室文秘吕光的陪同下,笔者参观了码头、车间、浏览了荣誉室,观看了该企业的宣传片。

参观途中,小吕不时地指指点点,如数家珍,介绍基地的概况和发展情况。

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由三个独立法人单位组成,分别为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中储粮镇江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镇江基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利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直属库主要任务是管理中央储备油脂油料,确保中央储备油脂油料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数字的变化和比较,尽管枯燥却很能说明问题:

收购之初为单一的油脂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72万吨,配套11万吨油脂罐容和5万吨级在建码头泊位。其占地面积为90亩,员工108人。如今占地900多亩,员工500多人。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基地已发展成为集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质检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油脂油料产业基地,是油脂公司产业布局中长三角产业圈的核心企业,也是进口油脂油料板块东莞、镇江、津唐、新郑、成都五大基地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产业基地。拥有长江深水岸线720米,7万吨级粮油码头泊位2个,年吞吐能力800万吨。四年前窄小的趸船码头如今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同时接卸两条外轮的720米长的现代化粮油专用码头。在镇江基地的内港池板桩码头上,十几个吊机同时进行着豆粕装船作业,两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的袋装豆粕装船机在行业内也是绝对的稀罕物,单台豆粕装船能力500吨/每小时,节省人力20余人。

笔者来到包装食用油生产车间,这里是一条高科技、全封闭、自动化的生产线,从注塑、吹瓶、灌装、贴标到打包,全在流水线上完成。令人震撼的是,车间里几乎看不到一名工人。该车间的陈主管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安全帽的下面是一张自豪的笑脸。他向笔者介绍说,2011年,第一瓶“金鼎”小包装食用油从这里正式下线,2013年4月21日,中储粮紧急捐赠雅安地震灾区的2000箱金鼎食用油也是从这里启程,镇江中储人用实际行动确保了国家在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写到这里,笔者甚感欣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金凤凰的羽毛更丰满,声音更清亮,如今的金凤凰真的展翅飞翔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

约定的采访时间,张中董事长却没有准时返回单位,他打来电话表示歉意,因为在外开会拖延了。

见到张中时,已经是下午1点30分左右,五年不见,笔者第一眼就看出,他瘦了,脸上略带着疲倦的微笑。

然而,当笔者问起张中,作为镇江基地的“一把手”,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端正帅气的面庞上倦意顿时消失了,他神情凝重地说:“作为镇江基地的党委书记,公司的董事长,和以往做直属库主任、做公司副总经理相比,工作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时候,要把精力放在大方向上,驾驭全局,凡事不再需要事必躬亲,要知人和善用,要授权和控制。需要主动作为,需要不断创新。我觉得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在工作中,我也一直在履职尽责,促进企业发展,服务国家调控,改善员工收益等方面做出努力,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辜负员工的期待。”

问起张董的业余爱好,他神采飞扬地说,最大的业余爱好是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他主动介绍自己特别喜欢看企业管理类、储粮科技类的专业知识书籍,他坦言,大学毕业后,他不断学习,先后拿到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江苏省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凭。在控温气调储粮技术推广、浅圆仓进出仓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浅圆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发表过《大豆原油储存品质变化规律及充氮保鲜效果研究》、《进口大豆充氮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等论文。

五年前,笔者采访时,记得张中和夫人分居两地,过着新时期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如今怎样了?笔者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张董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涛声依旧,女儿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一家人分居三地!”

笔者十分诧异:这是怎样的思想境界?一个在外打拼的男人,下班后,谁不希望有爱妻嘘寒问暖、笑脸相迎,谁不希望子女的亲热呼唤、坦诚交谈?张中对幸福的理念是什么?

张董认为,专业对口,干自己心爱的事业,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就是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幸福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中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写到这里,笔者脑海里跳出这样的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不是吗?这世界上最深的情,最真的爱,不一定是朝夕相守,而是相隔山山水水,彼此守望惦记!笔者衷心祝福张中夫妇继续比翼双飞,地久天长!

张中自加入中储粮镇江基地以来,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勤勉创业、率先垂范。在他的带领下,镇江基地如期顺利完成两期项目建设,企业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均处于行业前列,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人民给予张中很高的荣誉,2013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被评为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

亲爱的读者,不妨听听职工们对张董的评价——

驾驶员小李说:“董事长春节有几年没回家了,要慰问节日加班的职工。”

文秘吕光说:“我们董事长节假日从来都是不休息的,要安排经营计划,要检查安全生产。”

党办主管张志奎也是基地“元老”级人物,他这样评价张中:“张董事长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把工作当事业来干,是一个无私的人,心中想的永远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

再看看员工们在文章中是怎样描写基地的:

秋末临冬,夜里桂花香气早已隐去,取而代之的是豆粕的香气弥漫在厂区,远望压榨车间蒸汽徐徐升腾,码头上灯火通明一派繁忙,基地二号门前数十辆大货车一字排开等待进场装货,那片停车场在四年前还是一个水塘……基地为上夜班的员工建起了新宿舍,24小时热水空调,很多外地员工在当地购了房,买了车,娶了妻,生了娃,落了户,安了家。镇江基地支撑起了一片天,给了員工信心,让他们深信团队的智慧和汗水,必定能够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和谐企业。

放眼未来,张中和他的全体员工们,将紧紧围绕打造中储粮“铁军队伍”,打造中储粮“金字招牌”这一宏伟愿景,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道路上,统筹推进,创新拼搏,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标杆企业,努力构建员工工作与生活的理想乐园。

2013年1月,张中被选为江苏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晓民情、集中民智、传达民声”。三年来,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关心企业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为民办实事。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下不朽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不同凡响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正是张中和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全体员工的真实写照吗?

不懈地努力吧!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彭中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