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白文科
日前,由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倾鼎制作的孙中山、宋庆龄雕像完工亮相。
“十年磨一砚,镌石成宝典”的“国父”、“国母”雕像,原石重达32吨,用料全部来自洮河岷县段最珍贵的洮砚紫石。从擘划设计到后期雕制,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数易其稿,焚膏继晷,终于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纪念孙中山、宋庆龄婚庆125周年之际,做成了重达6吨的“国父”“国母”雕像。两尊塑像凝结了1300多年的洮砚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传承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发展史,浓缩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和伟大建设成就,展现了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盛世辉煌的拳拳爱国深情,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扛鼎之作和国宝经典。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民主革命的领路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杰出的爱国者,是近代中国国家的奠基人。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孙中山14岁那年,经澳门赴檀香山求学,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民主和科学的进步思想。
孙中山18岁回国,他的反满革命思想已崭露头角。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他开始联络同志,鼓吹推翻满清的革命。事实上,孙中山的伟大胸襟,决不满足医治几个病人,更重要的是挽救整个中国的生命。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孙中山正式将自己全副身心投入到拯救中国命运的革命活动中。他首先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清团体-兴中会,紧接着毅然在广州发动了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后,他成为清政府的通缉人物。从此十数年间,孙中山一直流亡海外继续领导、鼓吹和援助国内的反清革命活动。与此同时,他成就了两件意义重大的事迹,即不但创立了“三民主义”的伟大学说,而且建立了更广泛的革命组织“同盟会”。随后,同盟会在中国国内策动了十次反清起义。虽均未成功,但其英勇壮烈之精神,极大唤醒了中国人民。
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领导的湖北革命军士趁武汉空虚,再次起义,终于成功,即是震动世界的“辛亥革命”,宣告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回到阔别的祖国。1912年元旦,众望所归,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2016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一百多年来,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这场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没有被淡化和忘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严峻形势下,不同的力量围绕近代中国急待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重大课题进行了不同的探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农民阶级提出了朴素的斗争纲领,进行了多次反抗乃至战争;戊戌维新派提出了社会变革的方案,并作出了付诸实践的尝试。他们的活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他们对自身历史使命缺乏自觉的认识,因而无法提出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难以胜任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无疑是比较先进、科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方案,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所面临的中心课题,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较之单纯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纲领要优越得多。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获得了三民主义的指导之后,才具有了比较完全的意义,从而跨越了鸦片战争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准备阶段”,步入更高的正规时期。
孙中山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从事的“战争事业”的坚决倡导者。从组建兴中会开始,孙中山就把反清武装斗争作为民主革命的主要手段,始终重视革命暴力的作用,既摒弃了维新派的上书请愿方式,又超越了一般的农民战争。孙中山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及实践有着重大意义,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全国范围的武装斗争。
但是,直到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所策划的多次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历史进程往往会出现暂时逆转,但决不会停滞不前。辛亥革命后的惨淡岁月持续没有多久,就出现了新时代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人类带来了理想和希望,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开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取代。迭遭挫折而“愈挫愈奋”的孙中山积极迎接历史的跨越,决心“另为彻底之革命运动”。他带着长期革命斗争特别是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投身新的战斗: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以革命精神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晚年的理论和实践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遗憾的是,孙中山由于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逝世。其时,“革命尚未成功”,但大革命的风暴即将席卷神州大地。在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终于得以圆满完成。
凝聚四海仁人志
同心实现“中国梦”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期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对媒体表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与海外华侨华人密不可分,他曾称‘华侨为革命之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特别重视这个纪念日。”
裘援平说,“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一生,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个重要起点。”裘援平表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对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意志,同圆共享民族复兴梦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2016年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实现“中国梦”。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他的思想和实践中,爱国主义像一根耀眼的红线,贯穿了他一生斗争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孙中山的革命是为了爱国。1894年,山兴中会在孙中山的奔走组织下成立了。他沉痛地指出,“方今列强环伺,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日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争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各自扶持军阀充当代理人,割据一方,彼此厮杀,战乱频繁,中国依然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成了孙中山一项首要和迫切的任务。他萦思探索、梦寐以求和奋斗不止的追求,就是国家的完整统一。孙中山着重把是否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衡量人们爱国与否的重要标准,强调“国家统一,实关国家之危亡”,反复论证“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道理,把统一作为国家强大的前提,特别指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他在1917年和1921年进行的两次护法运动,都是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为打倒军阀,削平叛乱,统一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他一再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除障碍,促成统一,巩固共和基础。”“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当前,实现祖国统一,乃是海峡两岸人民的企盼,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凡华夏子孙、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应当深思孙中山所揭示的真理,追慕孙中山为爱国而致力于统一的榜样,为祖国和平统一和振兴中华做出积极的贡献。
爱国必须全心全意致力于建设国家。孙中山的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革命与维护国家统一之上,还体现于建设国家,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国民素质的现代化。“为众生谋幸福”,使中国走上富民强国之路。他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孙中山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一则是为了能和平统一祖国,免于国家形成南北分裂之局,另则是为了能够专心从事实业救国。他提出了用10年时间修筑20万里铁路以奠定中国富强之基础的宏伟目标。为“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他经过多方考察、总结经验,又于1919年提出了《实业计划》这一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的、使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虽然先生的诸多计划和主张因时局的限制而没有得到实现,但其盼望祖国强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却凝聚着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多少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奋斗不止,孙中山先生则是他们的集中代表。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多次起义失败、他乡被难、奸人篡权、小人背叛、他人质疑……所有这一切打击和磨难都未能使他失去为实现救国图强而奋斗一生的坚强意志。反过来他还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更有益于救国的道路与革命主张。就如孙中山自己所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及至生命终结之时,仍不忘告诫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但是,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综合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还有待于更大的飞跃,国际地位还有待于提高,等等,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多、很重,我们仍然需要艰苦努力,奋斗不息。孙中山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今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坚持和发扬的。
与时俱进、紧跟历史潮流不断进步的精神,是孙中山的又一突出品格。他一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历史潮流而前进。孙中山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爱国思想驱使下,他表现出了服从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精神。最初他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助中国走向共和,为此奔走他国,多方呼吁;在南北割据时期,他又幻想依靠军阀来维护共和,然而,陈炯明的叛变使他深刻认识到,谋求国家统一进步,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决心“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决定同代表中国新兴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携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一手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其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成为其继辛亥革命之后又一伟大的历史贡献。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日千里,故步自封就等于落后,而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只有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潮流,把握世界脉搏,方能时刻以新的面孔、新的姿态展现于世界面前,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精诚无间同忧乐
笃爱有缘共死生
刚刚过去的2015年10月25日是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结婚100周年纪念日。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在婚礼上,孙中山送给新娘的礼物不是钻戒,不是耳环,也不是什么其他的世俗首饰珠宝,它是一支手枪。孙中山说:“这枪配了二十颗子弹,十九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
当时,孙中山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
作为最重要的纪念品,宋庆龄终其一生都精心地收藏着这支手枪。一切一切,都体现出两位革命家不流凡俗,献身理想的个性品格。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秀榕谈到孙宋二人的婚姻时说道:“孙中山、宋庆龄两位伟人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结成革命伴侣,将婚姻爱情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留下一段‘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千古佳话。当今社会各界应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将个人的家庭建设与振兴中华的理想紧密结合,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婚姻观家庭观。”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宋庆龄在会上联合何香凝、冯玉祥、孙科、李烈钧等13人,提出了《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力促国民党改变立场,团结抗日,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实行孙中山的遗嘱》的演说。她大声疾呼:“内战必须不再发生,和平统一必须实现。”“七七事变”爆发后,宋庆龄为力促国共再次合作,曾接连发表《儒教与现代中国》等文章,希望两党的再次合作能够尽快正式建立。经过宋庆龄和各方面爱国民主人士的大力推动和督促,国共两党终于再次携手,联合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宋庆龄多次向英、美等国政府和人民写信或发表广播演说,呼吁国际上援助中国抗战。1938年6月,她发起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亲自担任主席。由于宋庆龄和“保盟”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宣传,国际友人加深了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广泛地同情和支援中国抗战。美、英、法、加、新(西兰)、印(度)等国纷纷成立各种援华团体,到1940年2月,这样的团体达到100多个。它们将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至“保盟”。
宋庆龄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日救亡中。她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作抗日演讲,撰写救亡文章。她与何香凝倡议建立上海妇女界抗战团体,最大限度地团结妇女界一切抗日力量。创建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发动妇女共赴国难。她们积极创建多处战地后方医院,抢救抗战伤员;开办妇女训练班,培训护理人员;以及开展募捐、慰问等工作,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她还与宋蔼龄、宋美龄摒弃前嫌,携手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相互配合,彼此支持,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5年9月2日,日军签字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为庆祝中国抗战全面胜利,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首次颁发抗战胜利勋章,表彰在抗战中建立功勋的有关人士,宋庆龄荣获该勋章。
著名诗人马新朝有诗云:
致力天青白日隆,举旗革命唤农工。
疾呼志士驱鞑虏,广结同盟捣凯熊。
倡导三民摧旧制,废除封建树新风。
流芳百世英名震,浩浩中华唱大同。
岷山洮水蕴灵秀
开拓创新谱华章
在绚烂多彩、云锦霓裳的中华文化百花园里,洮砚艺术是一枝千姿百态、魅力卓荦的奇葩。富于1300多年文化蒙养积淀的洮砚艺术,在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中,在它的原产地,伴随着小作坊、老匠工那叮当作响的凿石声,年复一年,缓慢发展。犹如双楫漫举的一叶扁舟,循着细长的小溪,时疾时徐,逶迤而行,但建造不了坚固宏伟的大船,没有形成顶风搏浪的气势;又似竹笛一曲,飘送来悦耳悠扬的清音,却演奏不出雄浑高亢的乐章。
从沿袭多年的传统观念看,洮砚的定位仅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实用工具,以实用为主、工艺为辅。而在当今工艺美术面临蜕变和再生的新时期,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一班人敏锐地认识到,洮砚已成为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内涵和外延已从文人雅士研墨濡笔的文具功能中拓展出来,更多地转向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在洮砚制作中,他们既展现悠久深邃文化传统,焕发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尚,又注重确立创意和时代理念,以超凡的想象力和精美的艺术性,提升了洮砚文化的审美价值。使古老的洮砚拂去历史的尘封,摆脱“温室的花朵”或“复制的古董”的困境,经久不衰、华彩愈盛,赢得国内市场,吸引世界的目光。“神笔马良”等8方砚台,富有创意,想象奇妙,闪现出物性之美和审美愉悦,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魅力四射,荣膺金银奖和“国之宝”证书。
近年来,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广纳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制砚工艺大师,加大洮砚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从洮砚的继承创新到创意设计、洮砚制作技艺和包装、洮砚砚材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开发等方面都施出大手笔。2015年国庆节前夕,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制的洮砚“人民必胜砚”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桥头公开亮相。这是岷县洮砚继“九九归一砚”、“中华民族大团结砚”、“东方醒狮砚”、“神舟飞船砚”、“北京奥运砚”、“祖国统一砚”、“人民英雄纪念碑砚”、“十大元帅砚”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力作。
含泪播种,必含笑收获。洮砚雕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洮珠”牌商标于2008年被甘肃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岷县已对洮砚加工技艺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2007年由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申报的洮砚雕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经理赵成德被命名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6月,岷县洮砚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特聘洮砚雕刻艺人李茂棣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洮砚代表性传承人,徐哲、赵成德、马文科3人被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授予甘肃省非遗保护项目洮砚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春,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的洮砚产品还入选国务院《中国国礼推荐与采购》一书。2012年夏,时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视察洮砚开发公司时曾题词:“砚无只语,洮代其言”。
其中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总经理赵成德在洮砚事业刚有了一些发展时,他便投入500多万元,在家乡建成了“岷县成德中学”,解决了众多贫困山区孩子无学可上的难题。设立“成德奖学金”,把数千幅名人字画无偿馈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各界人士。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更是慷慨解囊,回报社会,支出达1亿多元于捐资修路助学、扶贫助困、公益事业。在岷县2012年“5·10”特大暴洪,2013年“7·22”大地震发生后,赵成德和公司组织捐款捐物累计近百万元。同时,公司还给全国政协、中央党校、中央统战部、团中央、中央电视台、中国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佛教圣地等社会各界捐赠洮砚达8000余方。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甘肃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世纪壮举,为洮砚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千载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赵成德和他的团队将努力续写实现洮砚梦,助力中国梦的新华章,让生命的绚丽在展翅飞翔中尽情地绽放。
责任编辑/魏建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