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201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由于超强厄尔尼诺现象,自6月下旬起,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不断,鱼米之乡南陵更是首当其冲。暴雨预警直接从黄色升级到红色,连续30多小时降雨量达到特大暴雨级280毫米以上。河水暴涨,暴雨加之山洪使青弋江、漳河、资福河、孤峰河、后港河等水位急剧上涨,全县大小圩口都在告急,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炎炎7月,冒着高温,顶着烈日,我奉命奔赴南陵抗洪一线采访。洪水依然在肆虐,弋江镇红塘埂上那一溜排垒得严严实实的土袋,家发乡那几位刚与洪水搏斗过的老农,以及西七圩那依然浸泡在洪水中的村庄,似乎都在默默地向我讲述着,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里,勇敢的南陵人与无情的洪水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战斗……
一、红塘埂保卫战
弋江镇是座千年古镇,坐落在南陵县城东部风景优美的青弋江畔,交通便捷,物产丰富,是皖南地区商埠重镇,也是全国有名的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然而,美丽的弋江镇也同所有江南水乡的城镇一样,每年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防汛。弋江镇的防汛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压力。全镇防汛的圩埂、堤坝长达103公里,约占南陵县防汛圩堤的三分之一。境内水网密布,沟渠纵横,不仅有青弋江较大的河流,还有孤峰河、后港河等中小河流。只是近十几年来汛情不怎么严重,靠老天帮忙,全镇防汛一直是平稳度过,相安无事。
今年入梅后就大雨不断,弋江镇大小圩口很快就超过了警戒线。镇党委书记刘敏立刻感到今年的防汛形势将会十分严峻。他上任虽才短短3个月,但以往却在弋江镇工作多年,对全镇大小圩口都很熟悉。经过多年的水利兴修,镇内万亩圩口均已达标,唯有闸口与红塘两个村的圩堤比较单薄,防汛等级较低。尽管汛前他们已对红塘埂进行了加固,并做了防大汛的预案与准备,甚至在最薄弱的一段圩堤旁还铺了层钢板,以防抢险时好上机械设备,但红塘埂的防汛仍是刘敏的一块心病。
红塘河是岔河,位于东七联圩最南部,下联孤峰河汇入资福河流入青弋江,关乎到闸口、红塘、浦东等12个村庄4万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和5万多亩农田的安全。
7月2日,大雨又下了整整一天。浑浊的红塘河水汹涌澎湃,无情地冲刷着窄窄的红塘埂。水位看着看着就从警戒线涨到保证线14米。负责红塘埂防汛的是东河片防汛指挥分部指挥长戴旱萍和副指挥长张鹤,他俩心情格外沉重。连日高水位的浸泡,红塘埂已不堪重负,就像身负重担的挑夫浑身汗淋淋一样,红塘埂也是不断出现渗水、管涌等现象。
戴旱萍是位年轻的女指挥长,汛情稍一紧张,她就从附近的12个村抽调120名防汛骨干,逐一落实人员到岗,分组配班,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巡堤。他们巡堤的方法是3人一组,堤上、堤中、堤下各站一人,同时前进巡查,发现渗水、管涌、塌方等险情,及时汇报,立即组织人员抢险,消除隐患。
水位抬高,红塘埂险情最多的是渗水。渗水如是渗清水问题不大,若是浑水必须要立即导渗,否则形成管涌更难处置。
红塘埂的防汛技术专家是柏山渠弋江所党支部书记杨泽新,还有县里派来的技术员余浪声。杨泽新长期从事水利工作,有丰富的防汛经验。尽管他即将退休,但为抗洪他一心扑在大堤上,主动积极,任劳任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防汛经验,创造出的导渗法简单实用,效果十分有效,被称之为“杨氏导渗法”。说来方法也的确简单,将大空油桶上下盖拆掉,只留空圆桶身。发现渗水,将圆桶罩住渗水处,再往桶内填石子,捣实后再填一层细一点的小石片,然后再填一层黄土,反复几次夯实即可有效堵住渗水。在高水位浸泡下的红塘埂几乎每天都发生渗水现象,但只要一发现即被这“杨氏导渗法”化险为夷。
与渗水同时发生的还有塌方、滑坡、管涌等一系列险情。红塘河水位急剧上涨,眨眼工夫就超过保证水位。洪水无情地冲刷着红塘埂,似乎有意要把这段2公里多的红塘埂冲垮。戴旱萍和张鹤见情况危急,领头冒雨冲向红塘埂,组织人员抢筑子埂。大雨滂沱,堤埂泥泞,河水汹涌,弋江人奋不顾身地冒雨抢险。扛土包,筑子堤,一心要在窄窄的红塘埂上筑子堤,挡住不断上涨的洪水。然而,雨大水急,红塘埂又窄,小小的土包一堆上就被洪水冲走。情急中人们只好用腿跪在土包上,有的索性一屁股坐在上面,直至垒上第二层土包,人才转身又去扛土包。为了保证子堤筑得结实牢固,戴旱萍还特地请来闸口村已退休的老书记,让他负责指挥子堤的具体垒筑。经老书记的指挥,红塘埂的子堤垒筑得是严严实实,一层压一层,牢固地阻挡住肆虐的洪水。
7月3日,特大暴雨又袭击南陵,红塘河的水位眼看着疯涨,甚至1小时能涨15公分,形势十分可怕。水位从保证水位14米涨到14.5米、14.8米、15米,直冲到15.2米,足足超过保证水位1米多。这就意味着红塘埂的子堤也要跟着水位上涨,要不停地往上垒筑。
红塘埂一时险情频出,危在旦夕。刘敏急忙向县防指做了紧急汇报,请求支援。县领导却对他说:“城关汛情也危急,你们要自力更生抗洪!”话虽这么说,但县领导的心却牵挂着红塘埂保卫战。几个小时后,县里安排驻芜空军110人赶来紧急支援。随后程刚书记也亲自赶到红塘埂详细了解汛情,制定抢险方案。部队的增援和县委书记的关怀,给了弋江人莫大的鼓舞,他们一致表示,人在堤在,坚决打赢红塘埂保卫战。
为增加抢险人员力量,弋江镇又紧急动员70名教师、50名镇直属单位人员,以及80名民工紧急奔赴红塘埂抢险一线。同时防汛器材、机械设备等也都给予支持与保证。一时间,红塘埂2公里多长的堤埂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聚集了包括驻芜空军在内足足有400多人的抢险队伍。镇长洪俐也投入到抢险中,大家冒雨挖土、装包、扛运,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将子堤垒筑了一层又一层,足足筑到7层高才把红塘河滚滚上涨的洪水控制住。
这又是一个高度紧张的不眠之夜,已伤痕累累的红塘埂,随时有可能被暴涨的洪水冲垮。抢险人员只能不间断地反复巡查,争取做到险情早发生早处置,丝毫不敢懈怠。夜里12时半左右,巡查人员突然发现靠闸口村那段尚未完成“二台”加固的堤埂,同时出现塌方与渗漏两个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年轻的女指挥长戴旱萍不顾劳累,立即组织抢险。她一边发动人员肩扛手提将先前准备好的4车砂土运到出险处,一边按杨泽新的技术指导,组织人员抢险。导渗的导渗,削坡的削坡。见砂土不够,戴旱萍又让汽车运来4车砂土,用了整整8车砂土才把近百米的塌方加固成功,然后盖上彩条布防止雨水冲刷。
7月4日,洪水依然在高水位翻滚,红塘埂依然是险情不断。当天晚上,杨泽新和民工巡堤时,在红塘村与闸口村交界处,发现一窝白蚁。这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危险信号,谁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戴旱萍立即向镇防汛指挥部作了详细汇报。镇防汛指挥部长洪俐和政委刘敏果断决定:一定要保住红塘埂,清除蚁穴,安全度汛!并派水利专家余浪声赶来协助清理。
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清理蚁穴的工作开始在余浪声和杨泽新的指挥下逐步进行。他们先是用人工清理,见蚁穴越挖越大,又调来一台小挖机小心翼翼地往深处挖。直至挖了有1.5米深2米宽的大坑,才把蚁巢彻底清除。大雨天取不到干土,恰巧离蚁穴不远处有一间无人居住的土坯基房,他们索性把土坯基房拆掉,将干土坯基运来填堵蚁穴。填一层夯实一层,直至严严实实将蚁穴填满,盖上彩条布,大家才放心地松了一口气。
整整三天三夜,他们到底抢了多少次险,导了多少次渗水,堵了多少次管涌?戴旱萍已经记不清了。
记得清的是3日晚上,红塘埂闸口段出现漫水、渗水和塌方多处险情,四连完小校长肖红兵和教育抢险突击队连夜奋战到凌晨2点,在1500米泥泞小路上往返扛土包,双脚都磨成了泡。
印象深的是3日中午,红塘埂蒲东段发生塌方,68岁老党员黄学明见情况危急,带头跳进水中,抱起木桩大喊一声“打”!
三天三夜的抢险中,共投入劳力400多人,用去砂土300多吨、编织袋1500只、彩条布34卷……
二、西七圩抢险
南陵县防汛指挥部顾问吴本荣看上去十分精悍,61岁的他长期在水利部门工作,是水利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在防汛抗洪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1991年,他因在抗洪抢险中的特殊贡献,曾受到芜湖市委市政府的嘉奖。至今,他都记得当年与他同时受嘉奖的几个人的名字。
今年6月13日汛期刚开始,他就被聘为南陵县防汛指挥部的技术顾问。这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防汛抗洪经验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吴本荣笑着说,顾问聘书拿到手时间不长,任务就先来了。6月28日傍晚,他正在洗澡,还没洗好,县建委防汛人员就打来电话。说城关思古桥排涝站出现险情,已停止排涝,请他速来处理。
连续几天暴雨,南陵全县大小圩口水位暴涨,相继超过警戒水位。城关籍山镇城区已出现严重内涝,思古桥排涝站正开足马力进行排涝。但由于堤外水位高,压力大,洪水将排涝站内的一个外排涵道盖板冲开,洪水从涵道口直往外喷涌。相距不到3米远就是10千伏高压分节箱,直接威胁到高压电的安全。因涉及到高压电,谁也不敢擅自处理。
吴本荣匆匆赶去,见水已淹到高压电缆,喷涌的洪水也溅到高压开关裸露的桩头,如不立即把涵道口盖住,堵住喷涌的洪水,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学过电力方面知识,掌握电工技术,毫不犹豫地跳到水中,指挥防汛人员先用物体保护高压分节箱,防止溅水。然后再让人抬来几块大预制板,并压上重物,慢慢盖住喷水的涵道口,堵住洪水的喷涌。思古桥排涝站这才又开始运转起来,前后处置也不过1个小时。
“其实处置方法并不复杂,但谁都怕高压电,又是洪水,所以没人敢处理。如果不是对水利和电力技术都熟悉,我也不敢做决定。”吴本荣微笑着说。
7月3日,特大暴雨又袭击南陵,籍山镇瞬间出现了严重内涝,漳河水位更是快速上涨,西七圩三叉河水位就超过14米保证水位,并仍在上涨,汛情十分严峻。
吴本荣冒着大雨,对籍山镇附近几个圩堤的几处险工要段进行了巡查。他要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在关键时刻要有个应急预案,一圈巡视下来,他对西七圩不免有点暗暗担心。尤其靠仓溪那段圩堤,防洪等级不高,加之附近农户都拆迁搬走,防汛力量不足,存在严重问题。他将自己的看法及时向领导作了汇报。
7月4日凌晨二时许,吴本荣突然接到县防指紧急电话,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都说着同一个问题,漳河三叉河水位已超保证水位一米多,而且还在涨,西七圩防汛出现重大险情!
吴本荣立即乘越野车冒雨往西七圩出险点赶去,他想尽快赶到危险堤段。半路上遇到一个老农迎面走来,吴本荣忙停车询问。老农是抢险队员,浑身是水,一看竟然认识。
“你老从哪里来?”“从沿河刘。”“情况怎么样?”“你们不要去了。”老农压低了声音说,“大堤已撕开了五丈多宽的口子!”吴本荣急切地问,“你还听到什么声音?”老农答道,“水哗哗地响,直往堤内灌!”
吴本荣一听,知道情况不妙,忙让驾驶员改变方向,直接往205国道驰去。并立即在车上就用电话请示县防指紧急调度起来,他要抢险人员、抢险物资,以及机械设备火速赶到205国道高坝刘下穿通道处。他要跟洪水来一场赛跑,争时间抢速度,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堵住205国道那个最大的下穿通道,力争不让洪水淹到205国道西边的几万亩农田。
经过多年的水利兴修和并圩,西七圩实际已是万亩大圩口,有5万多人,但却被205国道一分为二。205国道西侧仅有五分之一面积,不到一万亩,205国道东侧有五分之四绝大部分面积。如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堵住205国道下穿通道,则可把洪水挡在路西,那受灾损失将会大幅度减少到最低。
西七圩的溃口处是在资福河的仓溪段,也就是205国道的西边。由于水位过高,水流湍急,十多米宽的溃破口很快就被撕裂到近百米长。汹涌的洪水从溃破口咆哮着奔向西七圩,直扑正在扬花抽穗的农田与熟睡的村庄。好在镇村领导事先就已做好了准备,组织了人员转移,只有少量留守人员正在进行紧急撤退。
夜色朦胧,大雨如注。吴本荣乘坐的越野车在宽阔的205国道上飞快地奔驰着,赶到高坝刘下穿通道处,未等车停稳,吴本荣就跳下车。这时洪水前锋已扑了过来,下穿通道已开始进水,哗哗地越淌越深,情况十分危急。
下穿通道足有7来米宽,3.5米多高,平时是205国道两侧辅道东西方向往来的交通要道。吴本荣立即指挥赶来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和民工在通道内先筑低堤堵水,他则冲到205国道上,组织人员将两块大油布展开放下,完整地盖住整个下穿通道口,他要利用油布阻水性能来挡住洪水。然而谈何容易?油布一放下立即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吴本荣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其实,早几天他就开始酝酿好了下穿通道的封堵预案,否则此时根本不会想到要用油布,即便想到紧急时刻也难以找到油布。他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利用县防指调来的一辆大铲车,让铲车铲满石子从205国道上贴着油布倒下,形成油布外侧是石子,油布内侧是土袋包,尽可能让油布两侧土包堤与石子垛同步升高,夹在中间的油布始终能保持着垂直状,这样可以有效地封堵住洪水。
经过7个多小时奋战,205国道下穿通道终于胜利堵住。汹涌的洪水只能在路西的西七圩里翻滚,在下穿通道口那两块大油布前回漩,慢慢淹没2米多高的限速路标,却始终无法进犯到205国道路东大片的西七圩的绿地和村庄。
宽阔的205国道像道分水岭,将西七圩分隔成两重天,一边是无情的洪水,一边是生机勃勃的农田。可是“西七圩溃堤”的信息却在网上迅速传开,而吴本荣带领大家“保住五分之四西七圩”的信息似乎鲜有人发布,唯有几万西七联圩人心中有数。
天渐渐发白,雨似乎也小了点。一位老农从路东匆匆赶来,他有点将信将疑,可看见眼前景象,激动地握着吴本荣的手说,“谢谢你,我家老奶奶急得直流泪,老念叨今年葡萄已熟了。这下好,不用担心了!”
“要谢大家,谢武警官兵、谢烟墩镇抢险队,这是多方积极努力的结果。还有县水务局筹备了充足的抢险器材,我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出了点力!”吴本荣的声音还是那么宏亮,听的出他很满意这次抢险的成功。
家发镇抗洪
家发镇地处南陵县西北部,紧邻县城。这儿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且令人骄傲的这是一座英雄的乡镇,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乡镇。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从这块土地上走进志愿军行列的李家发,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勇敢地用自己的胸膛紧紧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用生命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后被授予“黄继光式英雄”。
如今,面对特大洪水,英雄的家发镇人民并没有愧对英雄的美名。
6月下旬,特大暴雨袭击南陵,一场接着一场,连续几天不见停歇。漳河及后港河水位急剧暴涨,家发镇内的花园圩、滨玉圩、小坝圩等在高水位的浸泡下险情不断,频频告急。
面对严峻的雨情水情,刚上任的家发镇党委书记赵强心情紧张起来。以往他也没少参加防汛,但他都是作为普通一员参加防汛,不需担负多少责任。今年3月他才到家发镇任职就遇到了特大洪水,无疑是对他的一次重大考验。
其实,早在汛期未来临的5月4日,家发镇就开始了防汛准备工作。对防汛人员进行了动员与组织,对防汛器材物资进行了采购与准备。不仅备足了编织袋、木桩、船只等常用防汛物质,今年他们还准备了冲锋舟、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甚至连救生衣、照明灯也考虑到,其数量比前两年防汛物资的总和还要多,为抗洪抢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似乎有意要考验家发镇的防汛能力,今年第一次洪峰就让家发镇出现了重大险情。6月29日凌晨2时许,花园圩堤埂出现多处险情,圩堤坍塌,管涌渗水等多处出现,虽经抢险勉强挺过,但天亮时又出现更大险情。
花园圩全长约10公里,多为外河内塘,圩堤单薄,经高水位浸泡后极易出现危险。早晨7时许,花园圩茶林段出现严重坍塌,长度达40米,而且还多处伴有渗水现象。严重威胁到圩内7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势万分危急。
赵强一边组织人员抢救,一边向县防指做了详细汇报。县委书记程刚、县长徐晓明立即赶到了现场,进行指挥。或许这是今年防汛南陵县乃至芜湖市出现的第一个险情,方方面面都十分重视。随后市委副书记、市长潘朝晖、市人大副主任王沧江、市军分区司令员吴小明等领导也相继赶来,深入坍塌处,了解险情。并调集大批人员物资投入抢险,家发镇10个村,附近籍山、三里、何湾、工山、烟墩5个乡镇的抢险队,以及县直机关干部,芜湖市200多名武警官兵等都纷纷赶来参加抢险。一时间花园圩上云集了约1000多名抢险人员,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大家有序地在圩堤上站成了长长的两行,不停地传递着土包、石子等抢险物资。更有多名突击队员跳入水中打桩固堤,垒筑土包。入夜,圩堤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煞是壮观。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花园圩坍塌处,终于得到有效控制,险情也彻底排除。
责任编辑/廖全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