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3:雾霾挑战中国

时间:2024-05-04

陈廷一

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

食品能“特供”,空气和大生态不能区分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治理空气污染,人人均有责任,此事刻不容缓。

——题记

序言:“雾吸”为贵

历史有十年一轮回之说。

倘若说十年前,也即是2003年,是SARS肆虐的年份,谈SARS色变,人人自危,挑战着胡、温的新政。那么十年后的今天,也即是2013年,时间老人的脚步迈进该年不到一个月,人们在深受PM2.5其害的同时,认识了这个“霾”字。接着,一个叫“雾霾”的热词迅速在全国疯传。

雾霾、女汉子、土豪、大妈……哪个词,是你心目中的“2013中国年度词”?现代快报网上开展了一项调查,邀请网友们选出他们心中的年度词语。调查结果,“雾霾”、“土豪”、“养老金”三个词,占据了前三强的位置。而“雾霾”一词拔得头彩。

所谓雾霾中的PM2.5,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因此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而最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政府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PM2.5虽然不像SARS张牙舞爪、令人落魄的样子,但是它的影响远大于SARS的杀伤力,犹如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不管你是总统还是百姓,谁也逃跑不了雾霾的杀伤!有的地方宣传更为甚之,它能致人绝育、患癌的风险,致人生命缩短两年寿期,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雾以吸为贵,每个人每天都要呼吸有毒的空气,这不等于温柔自杀、温柔灭种、温柔亡国吗?它让我们强大的敌人做不到的,小小的PM2.5就能神功神效,因此它也挑战着今日的中国,抑或习、李新政!

第一章:“雾”警“霾”钟

当历史进入新世纪的2013年,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地球村每天都有一个鲜红的太阳出现时,位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国旗卫士的护送下,已高高地升起,晨曦已挂在迎风招展的旗尖上。

晨曦下,天安门城楼,像雨果笔下的女神“米罗休斯”,半露半掩,妩媚动人,直到紫红色的朝霞喷洒东方,在太阳的光辉以锐不可当之势,穿透宇宙、穿透云雾、拥抱旗尖、亲吻大地的一霎间,太阳和大地都将快乐而无遮无掩的羞怯面孔,展露在人们的视野中……诗界泰斗李白曾把太阳喻成公公,大地喻成婆婆,或许是受到《易经》文化——天为阳、地为阴的启迪……

我们的地球和居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也是妙不可言的。

在太阳的金辉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日程在等待着人们安排,只见天安门前、长安街上,车流如梭,人行便道上的行人脚步匆匆……

然而,这个宁静的北京,35年的改革开放,其政绩有目共睹,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紧随美利坚共和国之后。然而就这35年的超越中,中国积重难返的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问题紧随而来,“只见妖雾又重来”,雾霾已从地下升至空中,从四面八方向首都、向中南海飘来。

霎时间,天狗吞日,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沿海,全国雾霾重重。

新年伊始,先是北京,接着是中国中东部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成为街坊热议、微博热门的话题。面对如此糟糕的天气,“加强空气治理,反思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已成社会共识。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改善空气污染,也成为了人们关心、关注的焦点。

面对着妖霾,人们似乎长大了。

随着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的发布,市民开始抢购防尘口罩,医院就诊患者直线上升——爆棚,机场高速公路封闭,而上述这些一系列问号,也开始萦绕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始弥漫,开始口问心、心问口。

恰在1月12日晚上,“雾霾”亦成为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播出时长几乎占了当天《新闻联播》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历史的惊叹号!

据新华社11月1日电讯,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当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之最。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重庆、天津均为历史同期之最。

2013,雾霾频频挑战着中国、重创着中国。

中南海勤政厅前的海棠树屹立在霾中,折射在官方的眼中。海棠树见证着最高党政领导像当年关注SABS一样高度关注着这场妖雾的发展。

“一定要制止它的肆虐!”

国务院的会议一直开到深夜,直到应急方案制定,“国气十条”出台,东方亮出了希望的红红的晨曦……

位于城北海淀区的中央气象局主楼大厅,实用面积300多平方米,四周摆满电脑。大厅的正面墙壁上,悬挂着庞大的电视屏幕,屏幕上显示着来自各省自治区的雾霾情报。

这里的气象官员,如今忧心忡忡地注视着电脑屏幕上令人不安的消息。

北京爆表!

上海爆表!

南京爆表!

郑州爆表!

武汉爆表!

……

侵扰了25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

“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此时中国的南北东西中,雾霾猛如虎,你方唱罢他方唱,他方唱罢我上台。

一向斯斯文文的气象官员们,他们也失去了稳重,举手投足间折射着心里的沉重!

有网友敲击键盘,戏称曰:“与霾共舞,您在屋内,霾在窗外,不怕,不怕啦。”

也有网友作赋言志,以应回答:“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唯雾茫茫,唯霾蒙蒙。”

……

中国雾霾告急。

霾急自在人心。

雾霾的到来,驱走了往日的平静,以及人们头顶上的种种“荣誉桂冠”,它以千真万确的事实,像恶魔一般,像警世钟一样,声嘶力竭着,声声撼震着人心……

第二章 四面“霾”伏

——南方:“湖湘首邑”长沙,雾霾成

“头盔”

三湘都市报以《雾霾南下,长沙告急》为题,报道说进入新年第二个周末,长沙笼罩在“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尤如重重的“头盔”、“锅盖”。空气质量处于重度污染程度以上。

12日,星期六,中央气象台监测全国33个城市部分监测站点空气质量指数(AQI)检测数据超过300,长沙雨花区监测站达到337(上表)。

记者发现,两天来,长株潭23个监测站点PM2.5数据一直在200以上重度污染高位运行,数据不断被刷新,于当日上午达到最高值后,下午开始回落,划了个圆弧。

PM2.5数据连续三天刷创新高。

11日上午10时,长沙市9个PM2.5监测站点的实时数据均在250以上,最高点火车站监测站数据显示为287。最低的天心区监测点数据为252。

12日上午10时,雨花区和火车站的PM2.5数值均达到空气污染最高级别第六级:严重污染。PM2.5分别达到316和305。PM2.5数值最低点在高开区,数值为241。

当天清晨5时,长沙PM2.5数据再次被刷新。上午10:18,长沙市火车站监测点显示的PM2.5达到371,超过国家安全标准75的近5倍。同时超过300,达到最高污染级别严重污染的监测站点还包括雨花区(323)。

周边的株洲和湘潭的空气也不容乐观。1月12日晚上9点,株洲、湘潭13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全部重度污染。其中株洲的最高值达到250,最低值209,湘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261和237。

“长沙的太阳抽烟抽得有点多,被烟遮住了。”

“长沙雾霾天气和北京有得一拼。”

“作为长沙人,没资格说北京空气差了。”

……

最近两天,长沙被雾霾笼罩,晴天变成了阴天,网友们纷纷窝居在家里或办公室吐槽。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上班族、建筑工人、公园散步市民、环卫工人等,听听他们对“雾霾天”的看法。

白领 不敢长时间外出了

时间:12时34分

地点:营盘路湖南财富中心楼下

太阳出来了,晒得人稍微有点热,但远处仍然雾蒙蒙一片,视线不好,在湖南财富中心内一单位工作的王女士正下楼准备吃饭。

“没想到现在长沙的雾霾也这么厉害,都不敢长时间外出了。”王女士是长沙本地人,在北京工作过3年,今年年初才回到长沙工作。她对北京的雾霾天气感触颇深,“那里的雾霾天,如果出门不戴口罩,时间长了嗓子会干痒。”

王女士说,自己住得比较近,平时都是步行上下班。这两天晚上回家后,感觉嗓子有点干痒。

“我感觉自己作为长沙人,没资格说北京空气差了。”王女士苦笑着说。

农民工 农村的雾10点多就散了

时间:13时27分

地点:开福区泰安里周南中学工地

在工地上,建筑工人李建把水泥袋子划开,将水泥倒进搅拌机,再用铲子把细沙和石子铲进去。

记者问他,一天到晚在室外工作,雾霾天气是否对他有影响。他直摇头说:“没影响。我们农民工哪管这些。”

李建是湘阴人,去年来到长沙打工。“我听说过雾霾对身体有害,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他说,平时嗓子不舒服,他会多喝些热茶,严重时就买点甘草泡着喝。

“这雾确实挺厉害,一天都不散。我们农村的雾,一到上午10点多就散了。”李建感慨道。

市民 早晨不敢出门散步

时间:14时16分

地点:湖南烈士公园

“小孩子身体比较脆弱,怕雾霾对他有影响。”刘娭毑正带着孙子在年嘉湖旁玩耍。说起雾霾天,刘娭毑有些担心自己3岁的孙子。她说,平常天气好的时候,她总会在早晨带孙子出来散步。不过,这两天早晨雾霾很重,她改变了自己的习惯,选择在午饭后出门,“现在的雾没有早上那么重了。”

“并没有觉得身体不舒服,不过看到这么大的雾,心里总感觉空气不干净。”刘娭毑认为,现在,长沙汽车不断增多,尾气排放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她经常会在自己孩子出门时唠叨几句,让他们不要去哪儿都开车,距离较近的地方可以步行过去。“既锻炼身体又环保,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点贡献。”

环卫工 有时流眼泪嗓子不舒服

时间:15时10分

地点:晚报大道与车站北路交叉口附近

“早晨雾太大,不敢到路面上去扫。”环卫工人林先生说,每天凌晨5时许,他们就开始清扫,虽然这个时段车比较少,但这两天雾气太重,光线不好,都不敢轻易到机动车道上清扫,生怕被车撞上。

“有时风对着吹,虽然没有沙子,眼泪也会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林先生说,常年的环卫工作让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但是,这段时间的雾霾让他感觉有些不一样,嗓子格外不舒服。

长沙9个空气监测点8个重度污染

另报长沙连日来的雾霾愈演愈烈。昨晚8时,记者登录市环保局网站发现,全市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除马坡岭监测点为三级轻度污染外,其余均为五级重度污染。未来三天雾霾天气仍将持续。据预测,由于近期长沙天气仍以晴天居多,因此本周内雾霾天气仍将继续。

12日,久雨初晴的长沙笼罩在太阳穿不透、热气驱不散的雾霾中。长沙环保部门监测认为,是由于“外来污染物输入性污染”,导致长沙空气质量接近历史上受北方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水平。

12日晨,久雨的长沙出现了久违的一缕阳光。天空是黄色的,地面上灰蒙蒙。但空气中随之腾起的一城雾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升高变得越来越浓。大雾不仅“锁”住长沙城桥梁楼宇,还穿窗进门钻入建筑物内部。很多市民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感到些许不适。一些人戴上了口罩,还有人关闭门窗躲进室内吹空调,尽力避免与雾霾“亲密接触”。

记者联系上长沙市环保局,环保部门表示12日致电或上门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的人很多。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2日监测,发现长沙11日夜间零点开始出现雾霾。随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呈现迅速上升态势。至12日上午11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0.459毫克/立方米,已经接近历史上长沙市受北方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水平。其中,在颗粒物中细颗粒(PM2.5)浓度达到0.306 毫克/立方米。

长沙市环保局专家坦言,历史同期发生类似污染实属罕见,初步分析原因如下:一是气象因素。据气象部门资料,11日夜北方冷空气南下,长沙连续降雨后空气湿度大,下半夜开始产生雾天。二是受北方冬小麦收割后的秸秆焚烧的影响。由于近期北方干燥,加上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苏等北方省市秸秆焚烧,南下的冷空气中携带大量的浮尘和秸秆焚烧烟雾直接影响到了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以及长沙。受二者共同影响,加上目前长沙市大气状态稳定,风速较小,并同时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近地面层的烟雾扩散。颗粒物沉积形成遮阳层,阳光在污染物中多次折射和反射,导致天空呈现土黄色,形成雾霾。

——北方:冰城哈尔滨,真正意义的

“雾霾下的哈尔滨”

如果说南方的长沙雾霾告急,那么北方的哈尔滨也不乐观。

2013年10月21日,哈城的雾霾继续发威,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笼罩着龙江大地。

从10月21日晚至22日晨,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连续两次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大庆、佳木斯、七台河、伊春、哈尔滨等地能见度小于50米,哈尔滨、大庆等地同时有重度霾发生。

22日,冰城哈尔滨全市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继续停课,高中正常上课。

当日晨,哈尔滨市交通部门已建议所辖市县停止长途公路客运,市区59路等公交车线路全线停运,且全市交通事故增大三成。

7时许,记者在安发桥附近看到,由于能见度低,过往车辆纷纷开起了大灯,行车司机开得小心翼翼,犹如蚂蚁爬行。公交站台和路边有很多等待出行的市民。在抚顺街站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天气不好他比平时早40多分钟就出门了,可半个多小时也没等到车。据了解,哈尔滨市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中小学紧急停课。

半个月后的2013年12月4日,雾霾再次袭来,省气象台发布了哈尔滨雾霾橙色预警,这也是省城哈尔滨进入12月份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度雾霾,但是对于2013年这一整年来说,这已经不是首次了。而眼看着就要进入新的一年,记者也不禁想问,雾霾还会再来么?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

这里有专家称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周二依然笼罩在重度雾霾当中,迫使一些公路、学校和一个主要机场的关闭状态又持续一天,并且令中国官员面临更大的要求、尽快解决污染问题的公众压力。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周二称,在东北的黑龙江省,由于能见度非常低,所有高速公路依然关闭。在哈尔滨,作为一项健康预防措施,中小学依然停课。报道称,哈尔滨部分区域的能见度不足了20米。哈尔滨以极度寒冷的冬季、冰雕节因受雾霾影响,不像往年红火。

新华社周一援引黑龙江环境部门的话报道称,冬季采暖季开始后烧煤供暖、汽车尾气排放、焚烧秸秆以及缺少劲风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报道称,东北的吉林和辽宁周二也出现了重度雾霾。超级雾霾笼罩中国东北,在近几个月来自公众的压力上升之际,政府在控制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出紧迫感。据哈尔滨环保局称,周一该市对健康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浓度最高一度达每立方米1,00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称,长期吸入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尤其是在浓度极其高的情况下,会增加患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肺癌的风险。

尽管哈尔滨的空气监测站在周二显示空气质量指数依然位于500这个最大值,到傍晚,该市的平均空气质量指数已降至360左右。但这一水平按美国标准看依然极为罕见,通常在山火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一些社交媒体用户对污染水平表达了愤怒情绪。

黑龙江电台记者郭亚洲在新浪微博上说,一遇到类似于哈尔滨雾霾天这样的恶劣气象灾害,政府要么不说话,要么百般推卸自己的责任;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恐怕黑龙江百年之内也改变不了冬季取暖这样的格局……我们的政府,拿出一些实际行动吧!我们的要求不高:干净的食物,干净的水和空气。

在围绕北京新公布的空气污染应急措施召开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环保局一位发言人将哈尔滨最近空气污染加剧归因于气候条件,而不是供暖季(已于周日开始)。他说,我们必须控制北京的污染,但也需要可以帮助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

另外,中国环境保护部周二称,第三季度京津冀的空气污染问题最严重,空气质量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62.5%。但这三个地区同期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37.5%,而第二季度为33.8%。 环保部称,在10个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中,河北省占到七个。其他三个城市包括山东的济南、天津和河南的郑州。哈尔滨未被提及。

另据报道,辽宁多半高速公路陷入瘫痪。从20日开始连续三天笼罩在雾霾当中,沈阳等地出现了重度霾天气。全省区雾大,许多路段能见度小于100米。境内沈阳绕城、沈吉、抚通、西开、平康、新鲁、沈康、阜锦等8条高速公路全线封闭;京哈、沈海、辽中环线、丹阜、长深、阜营、丹锡等7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闭……

—— 东方:申城上海,浑浑噩噩

从北方的冰城哈尔滨,再到东方申城上海,千里之遥,雾霾如出一辙,让人惊叹、让人扼腕:

雾霾,咋就这样难舍难分了?

我们“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肺雾霾被吸收。

……

“霾”,这个笔画繁杂、过去除去“阴霾”好像也较少使用的生僻字,如今妇孺皆知。

据称站在上海的东方明珠高高的电视塔上,也看不清东西南北了。十里洋场,十里迷雾,上海犹如一位迷人的少女,越发看不清美丽的面容了……

“在上海,好空气全靠刮。”

寒冷的冬季,上海阿哥们儿姐们儿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着一股寒流,盼望着喝一口痛快的西北风。喝西北风,总比“十面霾伏”天天当“尘惯吸”强。无风之冬日暖阳,算了吧,伺候不起与之如影随形的“霾”呵!

以上这些,是上海街头阿哥阿姐们简单幽默的对话。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是夜,上海雾霾加重,走路似漂浮,“魔都”变“雾都” 。截至昨日,5天内上海已两次启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预警。今天,上海仍处十面“霾”伏当中,空气质量差。市气象台预计,大部地区能见度好转,但霾继续,下周初,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南下,上海风力逐渐增大,此轮雾霾天气有望终结,霾走天晴,天空出现暖阳蓝天。

另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预报员们就开始上班了:看数据,密集会商,跟踪报告,和气象部门随时无缝会商,24小时分时段发布空气质量指数(以下简称AQI)预报。

12月的第一周,上海遭遇有PM2.5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上海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日均AQI从11月30日的129开始持续上升,到12月6日部分监测点AQI首超500大关,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到603微克/立方米,是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从去年6月27日开始PM2.5系统性监测以来的最高值。

另报,上海拟5年内消灭燃煤小锅炉。

上海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副处长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减排这样的大气污染末端治理已经实施多年,能够减掉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现在需要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今年10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分别从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生活等六大领域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和目标。

周军表示,该计划与以往大气污染治理计划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突出源头控制以及结构调整。例如,该计划提出,到2015年,上海全市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四大加工工艺生产点总量明显压缩,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降至18%左右。

与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相适的配套法规也在修订中。周军称,上海正在修订《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明年有望出台。

“比如,上海市要逐步取消分散燃煤,即烧煤的小锅炉、炉窑要在5年内逐渐改为清洁能源,原来的法规对它的支撑相对来说比较弱,这次法律修订中会有专门条款明确这一点,并明确法律责任。”周军说。

周军认为,要解决大气污染这个明显带有区域性特征的问题,长三角区域应该同步推进,建立区域联动协调机制。“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同质化,污染也是同质化,所以治理措施也一定是要在江浙沪同步实施的。比如黄标车的淘汰,光上海做,江浙不做,是起不到效果的。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他说。

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的开展,国家各部委也正在推进建立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周军告诉记者,上海将在明年启动建立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将预报江浙沪大的空气质量形势。

——西方:古城西安,堵城变“雾都”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是当年毛泽东的原话,此意是中国地域之大之广,游击战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可是今日的敌人变化了,来自“陆海空”。如果说大上海是雾霾当头,那么古城西安,也是堵城变“雾都”,更让人不敢恭维。

据华商网报:2013年12月18日早上,古城西安再遭雾霾重创,空气污染指数直线上升500。西安雾霾持续升级,位列全国污染城市第一。

全国污染严重城市前五陕西省占了四个。

昨日省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咸阳、西安、渭南的部分地区将出现空气较浑浊的中度霾,易形成重度污染。没想到上述城市全部“中招”。在PM2.5监测网上,排名前五的城市中,陕西占了五个,分别是西安、咸阳、宝鸡、渭南。西安以500“爆表”指数再位列第一。

陕西省气象台18日下午16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咸阳、西安、渭南、宝鸡、铜川的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网友秦岭松林有感而发:“作为西安人本自豪,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文化,如今的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但一夜间,此幸福感缥缈,除新‘堵城别名外,今又被称‘霾城!反思:是否在蓬勃发展中,我们以往太自大了。今日城市笼罩在驱之不散雾霾中,难道明天还要继续?请看汉中、安康、商洛天空!”

网友调侃西安雾霾“口感”历史厚重。

回想上周北京、上海等地的雾霾天,西安网友勇于呼吸,力图尝出西安雾霾的口感。作为“新一线城市”西安雾霾的口感和北京等“老一线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小编选取几条西安网友的“试吃”体验,送大家一起感受感受。

小编认为,西安的雾霾满满的都是乡土情,饱满的柴火味儿浓得化不开,虽说略失气场,但却满是温情,不禁让人遥想起田野里生火捂土豆的小小少年,潸然,泪下。

西安网友@“四坡小农”认为咱西安雾霾的口感,那是燎咋咧!“它就像一碗羊肉泡馍,外放豪爽简单,内在精致复杂,吸入后又回味无穷。它既有来自黄土大漠的粗犷凛冽,也不缺兵马俑的细腻真实。它既有北京的酣畅也不乏上海的细腻,还多了份千年的历史厚重。”

@“D_D小德”表示:“西安雾霾的口感初尝起来带着古城厚重的历史感,慢慢品味过来还有些许的文化芳香。虽在北方,却没有北京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也不及上海的那种小资雾霾气息。同样是PM2.5,西安的更接近PM2.1,硬要说的话,西安的雾霾带着肉夹馍般的酥脆与绵柔。”

面对西安十面霾伏,有市民作诗一首,最能代表西安民意:

雾霾锁秦东,举目四朦胧。

百米不见人,十步看不通。

服雾无止境,霾头下苦功。

长安超京尘,厚德载雾中。

人人尘惯吸,个个孙雾空。

日日创灰黄,夜夜蓝天梦。

转眼到下午,愈发霾得凶。

何时见天日?点香问苍穹!

综上而述,南、北、东、西,乃为四面“霾”伏。

谁是祸首?

谁来买单?

中国问世界。

世界问中国。

中国,你该往何处去?

中国要做选择。

人民要做选择。

生命也在做选择。

……

不在选择中复兴,便在选择中消亡。

第三章:“霾”聚北京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古典诗词中意境朦胧的书写,这几天成了京城空气现状的真实写照。

2013年初10日晚间,开始笼罩京城的雾霾连绵多日,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北京几乎所有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

卷土重来的PM2.5,不只是北京的烦恼。

最近,从华北到江浙再到四川盆地,普遍是一片大雾弥漫。从往年看,冬季也是空气质量下降的重灾区。然而,在浓重的雾气中,PM2.5的污染之害却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全国各地雾霾告急,政治中心的北京也不例外。

甚至还应该说北京的雾霾更甚于外地。

改革开放35年来,北京的变化日新月异。北京长高了,首都变美了,也带来了环境忧患。前几年我曾在《皇天后土》一书中呼吁“狼来了!”,呼吁大家要珍惜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家园。实际雾霾来得比沙尘暴有过之无不及。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2013年雾霾天近60年最多 ,100天里占46天。“春姑娘”4月11日才迈进了京城的门槛。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1日至4月10日,北京平均气温为0.8℃,比常年同期偏低1.3℃,为1989年以来第二低。另外,1月1日至4月10日这100天里,北京雾霾日数有46天,为近60年最多。

数字能吃人!

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从1月10日22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到13日10时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2013年第一场大雾笼罩在北京上空,久久不愿散去。截至14日13时,大雾持续时间已超过87小时。这在北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拒绝雾霾,坐在家里不敢出门的明星们,面对北京雾霾天,像西安的网友一样。大家纷纷幽默的吐槽。

不过,无论明星还是网友的吐槽,都没有“雾霾版”《北京北京》的流传度广、影响力大。

(原版)

“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

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

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哭泣?

谁在雾里活着,又在雾里死去?

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

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

北京,北京……”

这首歌词已被称作关于雾霾天气的“神吐槽”,不少网友直言,在近期雾霾天屡次袭击北京等城市,给市民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的情况下,其中每一句词都写出了百姓无奈的心声。因而“雾霾版”《北京北京》一炮而红。

对于明星们的吐槽,广大网友却没那么客气。

在他们眼中,明星是高收入群体,开的都是豪车,更随时可以出国度假,这槽吐的不太理直气壮。有网友尖锐地说:“一个开四点几排量路虎的明星吐槽雾霾,脸太大了不?就是你们这些人多了,北京才变成这样了!”

不过,也有不少宽容的网友表示,明星也是雾霾天的受害者,希望明星能起带头作用,主动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创造。”

且说明星吐槽,类型也是五花八门。

单纯抱怨型,当数宋丹丹和崔永元。

她们在微博上传了一张雾蒙蒙的城市俯瞰照,感慨道:“在北京出生长大生活了五十年,出国潮及各种诱惑都没能让我离开这个可爱的城市。今天我脑子里一直在转: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

崔永元连续炮轰阴霾天气,还幽默地称“雾都孤儿”,“今天才意识到是双重杯具,一是生活在雾都,二是个孤儿”。

其二,自曝生病型当数美女海清和张泉灵。

海清在微博上说:“我的上呼吸道感染一直没停过,不过都坚持开工,而雾霾天气来袭,自己终于扛不住了。”央视主播张泉灵则在微博上透露:“儿子昨晚才开始发烧,今天一查就是肺炎。大夫说,最近好多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发烧就肺炎的呢! ”

其三,向往蓝天型当数陈坤。

去年陈坤徒步行走西藏,感受到了西藏的纯净空气。此番遭遇北京雾霾天气,陈坤就晒出一张蓝天纯净的照片。徐峥则发微博称:“澳洲享受假期,来了以后就再没咳嗽,天天能看见蓝天白云……”有网友回应说:中国上空的雾霾越来越大,伴随着空气加速流动,走出了国门。日韩上空出现了未经海关批准就贸然出境的PM2.5颗粒。说不定哪天就吹到了澳洲。天下乌鸦一般黑!

其四:理性思考型当数李冰冰。

面对雾霾,李冰冰发了一篇感性中不乏理性的微博:“这里有我们躲不掉的PM2.5爆表、爆堵、拥挤、压力。可就是在这样一座城市,我们依然努力着,拼搏着,坚守着……你的坚守是什么?”陈数提出了她心中的问号:“当大家在雾霾的阴影下不能畅快地呼吸,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己对这个世界做了什么?”

其五:诗意大发型当数动作明星吴京。

他才气大发,仿写了一首《沁园春》调侃北京雾霾天气: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

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

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

唯露双眼,难判风骚。

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

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央视主播张泉灵在播完雾霾天气的新闻后,也有感而发,主动接招,回应了一首打油诗: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

山朦胧,树朦胧,喉咙有点痛。

花朦胧,叶朦胧,医院排长龙。

灯朦胧,人朦胧,宅家发大梦!

面对头顶上的雾霾,在华的荷兰人丹·罗斯格德突发奇想:在北京一空制造一个“电子真空吸尘器”。其原理是,在地下埋一个铜线圈,让上空形成静电场将雾霾吸走!

得到了一群大学生的力挺,举行了有趣的颁奖活动。

在北京另有新奇,这便是——“雾霾经济”启航。

靠近前门大栅栏一家口罩网店店主对记者说,她的网上专营店却生意火爆。“从10日开始,每天的订单都上万,”电话那头,周先生一边指挥小二下单装货发货,一边和记者分析,“一是来自北京周边的买家比较多,听说北京污染还要持续,二是批量购买的人比较多。”

当雾霾裹挟着众多直径不等的颗粒物侵袭各大城市时,诸如防PM2.5口罩、空气净化剂、“宅家”、“银耳雪梨化尘润肺汤”等成为人们与污染抗争的直接“武器”。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天,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口罩”在淘宝网成交指数已激增10倍。一些家电卖场的空气净化器销量也十分可观。据介绍,3000-4000元价位的空气净化器最好卖,国美在线相关人士表示,一款3400多元的飞利浦在一天内就卖出了3000多台。

店里生意好,周先生却高兴不起来。“人总不能时时活在口罩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洁净的、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如果可以,我宁愿少卖一些口罩。”周先生说道。

再一奇闻,是雾霾天里,医院门诊病人爆增。

1月13日下午,在武警总医院呼吸科内科诊室,呼吸科主治医师贾静正忙着为陆续来就诊的患者开药。“这两天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明显增多,原来感冒的患者中,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0%至40%,但近几日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已经占到一半以上。”

患者多,贾静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多没喝一口水,看了100多位患者,基本都是呼吸道感染。”

12日,记者跟随邻居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出车,体验雾霾中的交通状况。

12日早8时,赵师傅从北京三元桥接班。在劲松附近,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小伙子突然窜到马路中间,拦住了赵师傅的车。

“去亦庄!”小伙子有点气急败坏,“站在路边伸手打车出租车司机根本看不见,已经过去好几辆了都没停,我等不及了!”

进入亦庄开发区,赵师傅和乘车的小伙都蒙了,窗外雾蒙蒙一片,路牌及高楼都看不清。找不到可参考的标志性建筑,两个人又是打电话,又是问路人,转了两圈才找到目的地。下车一打表,打车费77元,耗时1小时40分钟。正常情况下,打车从劲松到亦庄只要35元左右,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要不是要交份钱,今天我才不会出车。”赵师傅说,这种天气呼吸车外空气总感觉要窒息一样,空调都不敢用外循环。

“市民说汽车尾气污染严重,但自己又都不愿放弃开车出门。”18时30分,赵师傅的车堵在西二环主路上动弹不得。“不过谁家没个事呢?出门看病、吃饭,比起自驾车来,公共交通还是太不方便。”

我的一位在北京土生土长50年的老友长江(化名),女儿在新西兰安了家,5年了,一直动员老爸过去,长江惦记着故土,惦记着祖国,没能过去吃绿卡,直到2013年底,面对北京的雾霾,在女儿的动员下,终于和老伴下定了决心,移民新西兰,在雾霾面前,他终于抛弃政治,选择了蓝天和健康。在首都机场,我为他们送行时,他哭了,显然他也是出于无奈。我安慰他说:等北京有了蓝天白云,我希望你能回来,和我一块玩牌!他笑了,说:我就盼着这一天哩!

无独有偶。我广州市一位教育出版社的朋友,她叫黄红丽,女儿是她心的太阳,也是位小天才。女儿是听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她心中自幼有两个崇拜的城市,第一位的是北京,其次才是故乡。这也是他高考的两个选地。由于北京的严重雾霾,今年他放弃了北京崇拜,而选择留在了广州的大学。

第四章:雾里看“花”

2013年末岁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在京联合发布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

绿皮书称,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尤其是雾霾会影响生殖能力,让人类断子绝孙,似乎让人们感觉到了恐怖。

在一个雾霾多日不开的早晨,笔者终于敲开了位于海淀区巢清尘先生的门,他就是绿皮书副主编、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他文质彬彬,亦很健谈。

我们说明来意,他给倒了水后,便幽默感十足地说我也是雾里看花啊,绿皮书的创意,带有半官方性质的,主要想把一年气候变化情况作一梳理总结,指出它的危害,它的发展、变化、消亡的规律。让大家淡定,共同面对,不要惊慌失措。雾霾是两层意思,雾是雾,霾是霾,雾是不可怕的,主要是霾,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还会威胁人们的生殖系统,有一定的科学性,不是吓唬大家的。再者雾霾也不是什么新东西,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共同话题。当然也是一个大国际话题。老牌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像美国、英国、法国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了,对此治理也是有一定经验可以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借鉴。但是我们不能步他们的后尘,“先发展后治理”,那么代价太大。

接着,他指出:雾霾是与我国的发展是同步的。我国雾日数减少霾日数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雾日数呈减少趋势,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数均超过雾日数。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中东部平均雾日数基本都在霾日数的3倍以上。

另外,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中东部地区连续霾过程站次数增加显著。资料统计显示,连续3天的霾过程站次数由725.5站次增加到2010站次,连续4天的霾过程由444.4站次增加到1292.1站次,连续5天的霾过程由291.8站次增加到881.1站次,连续6天的霾过程由200.3站次增加到628.2次,分别是20世纪平均值的2.8倍、2.9倍、3.0倍和3.1倍,其中持续时间越长的霾过程站次数增加越多。

他说,东部雾霾日数增多 西部雾霾日数减少。在空间分布方面,绿皮书指出,中国年雾霾日数变化趋势呈东增西减趋势,东北、西北和西南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每年减少0-0.5天,除新疆北部外,西部地区年雾霾日数基本都在5天以下。

而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则呈增加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最后,他讲到,治理雾霾要逐步实现信息公开 全民参与。这似乎是一条规律。对于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增多的原因,绿皮书分析称,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源自人类活动,中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社会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灰尘、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冬季取暖。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除了人类活动,绿皮书指出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出现更频繁。其中包括降水日数减少,风速减小,稳定类天气增多等因素。

绿皮书称,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对于中国未来治理雾霾和空气污染,绿皮书亦给出了六条政策建议。

他掰着手指,如数家珍地说:第一,要建立和加强多地区,多部门联合治理和控制大气污染机制,减少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第二,完善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建立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预测预警系统;第三,防治雾霾和空气污染要加强法治,但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经济手段;第四,增强城市治污能力;第五,协同控制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包括多种污染物减排的一揽子计划;第六,逐步实现信息公开,形成全民参与的治理新局面。以上六点建议都很重要。

临近中午时,我们结束了采访。

这次采访,让我们心里多多少少有了点底,少了许恐慌。

第五章 专家“霾”见

那是一个飞霞的傍晚,北京城西山的火烧云红红的,红遍了大半个西天。严格地说来,在京城是很难遇到这样的好天气和好心情的。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已经直接危害到国民的健康安全,如何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政府、社会、市场应如何协作?就这些问题,我们又踏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著名学者庞军的办公室。

给我的印象是人大的院子很大很大,庞军教授很年轻很英俊,也很有见识。

我们之间的采访很愉快,抑或说愉悦。

以下是我们采访录音,以飨读者。

记者: 请问雾霾迷城原因何在 ?从年初开始的雾霾天气持续了近两个月,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空气污染问题似乎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

庞军:大气污染一直以来都比较严重,也不是最近才开始受到关注的。最初的空气污染物主要表现为粉尘,其来源主要是燃煤带来的污染物。 此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酸雨,因为煤燃烧后除了产生粉尘,还会带来二氧化硫,西南地区以及北京都遭受到酸雨的影响。为此,我国出台了关于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治理方案。经过这几年的治理,虽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但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酸雨天气。

而此回空气污染再度集中爆发表现为大城市复合型空气污染,主要污染源亦由之前的燃煤转而加上了机动车尾气。可见,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交相叠加的恶性程度。

记者:为何这次的空气污染问题如此集中?

庞军: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这与我国经济多年来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密切相关。以往的环境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得较为突出,周边城市可能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环境问题尚未暴露出来。而这次的污染不一样,北京、天津、石家庄都有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导致集中爆发、共同遭难。

其次,我们对污染治理的手段也不够强硬。这次雾霾的罪魁祸首是PM2.5,这些细颗粒物是由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原先的一些氮氧化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化学反应,生成细小的微粒物,结构比较复杂。北京PM2.5的来源中,20%左右来自汽车尾气污染,燃煤占到20%,此外还包括建筑类扬尘,还有一块是外地沙尘的飘移。这种复合型的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治理的手段也应该是更有针对性的。北京的空气治理其实花了不少力气,集中供暖、家庭炊事基本上都已采用天然气,北京的大气排放标准在全国来说也是最严格的,首钢也被搬迁到了天津,但是这次受污染最严重的还是北京。可见,空气污染问题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区域性的问题。

再次,就是居民自身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城市的交通道路规划中,自行车道已经消失,私家车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代步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居民对于空气污染也应负有责任的。

记者: 治理污染,是不是政府要壮士断腕?如果要从源头上解决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庞军:是的,政府不壮士断腕,力度就不足为大。这是主要的。如果单从交通的角度,目前公共交通还满足不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大力发展公交肯定是值得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空气污染来说,转变经济结构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单纯依靠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以及交通的治理,是很难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治理成本也非常高。

记者: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想调就能调的。

庞军:没错,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套。如果管理者意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的恶劣后果,那么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被扭转。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我们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无法阻止其他人一起享受;同样,当有人破坏环境的时候,其他人也必须承受环境被破坏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由排放污染的企业支付一定的成本;而对于优美的环境,也可以考虑承担享受费用。

记者: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庞军: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其职责是保证良好的服务和品质。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根据不同城市大气环境的容量,判断制订合理的排放标准,一旦企业排污超标,政府就要采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征收排污费或者环境税。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高昂的成本,如其仍然坚持以往生产方式,产品利润势必大大压缩,竞争优势也将随之消失,这种局面使得企业要么提高技术,要么放弃市场。可见,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完全能将环境治理交给市场来解决。关键是要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一个发展目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是最最重要的。

记者:环境保护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选择?

庞军:可供政府选择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三大类。一类是基于命令控制型的,例如制订标准、强制性的排放许可;第二类是基于市场手段的税收、收费、补贴等等。例如对国内的产业征收碳税,进行碳排放货币交易,对生产过剩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避免因转嫁环境成本带来价格优势的产品大量出口,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环境的代价。同时,对企业治污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补贴;对具有环境标志的出口产品实行补贴优惠。对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尤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避免像光伏产业那样一哄而上,反过来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三类就是宣传教育了。

记者:您提到的很多政策,相关环保部门也下发过文件,但问题是执行往往难以落实到位,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反思?

庞军: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往往还是会倾向于前者,即使知道这家企业排污超标,但为了GDP、为了政绩而不作为,使责罚措施流于形式。当前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所以解决环境问题不光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真正付诸行动,付出真金白银(19.95,0.08,0.40%)的代价。

记者:雾霾发生之后,很多人质疑油品质量标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庞军:我认为油品质量标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于汽车的排放标准也应制订得更加严格,而且全国统一。此外还有工业排放标准问题。在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天,很多工厂被要求停产。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缓解一下老百姓的情绪而已,并不真正解决问题。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要治理污染,就停止所有的经济活动。

记者:对于区域联防联控,您有怎样的建议?

庞军:区域联防联控是一个区域内产业的调整和升级,由于各省市经济实力并不平衡,相互之间要协调互补。比如北京对于保护水源地的做法,北京的水源地位于河北,为了保护水源的健康安全,整个区域的重工业都受到限制,北京市则相应给予了河北省一定的补偿。如果你只是给人家提要求,而对经济补偿不闻不问,这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未来要么是国家出面协调,要么是产业布局上有所倾斜,或者进行转移支付

……

结束采访之时,庞军先生又把一则喜讯告诉了我们,雾霾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心爱的汽车”,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徐留平,自2006年执掌长安汽车以来,以绿色汽车产业化推动者和低碳生活理念倡导者的形象,带领他的同仁,攻克种种难关,生产出了第一辆中国自主品牌实现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为早日结束雾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可喜可贺!同时他也获得了我国首个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

英雄创造世界,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的大英雄!

听了这则喜讯,我们心里暖暖的,对战胜雾霾平添了一种信心、力量、希冀!

第六章:他山之“霾”

2013,中国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

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

中国面临着选择。

经济高速运行的中国,没有本钱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如不进行有效约束,容量有限的环境迟早会突破承受的临界点。显然雾霾已成一个国际话题。既然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走,但有没有可借鉴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于是在一个月高风静的傍晚,我们又走进了北京大学吴彬彬教授家。

别看吴教授是个头不高,可他腹中的中外学识却是五车,让人敬慕。对于雾霾,他也有自己的理解。同时他也把自己的诗作拿了出来,让我们欣赏:

七律·雾霾

阴霾似雪漫苍穹, 遮天盖日遍京城。

腾云驾雾滚滚来, 是花非花看雾凇。

影影绰绰灰蒙蒙, 烟岚云岫似仙境。

残冬腊月人情薄, 碎琼乱玉待春生。

我说是好诗,有感而发。

他哈哈地笑了,转而直奔主题,说:雾霾对中国来说是个新名词,在国外早不新鲜。比如以前的伦敦、洛杉矶、休斯顿都发生过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雾霾事件。伦敦从“雾都”到生态之城,其经验北京可以效仿。20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霭重重酿成灾难,英国人自此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环境,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接着他讲到,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人们的愤懑到了点火就着的临界点。从12月5日到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9日之后,雾霭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在付出高昂生命的代价之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催生了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相继颁布的法令严格执行成为“雾都”获得新生的保证。

扩建绿地是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也仍旧保留着海德公园以及詹姆斯公园等大片绿地。

伦敦的巴特西发电站曾是英国最大的发电站,被认为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巅峰时期每周烧煤一万吨,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万立方米。1989年,巴特西发电站正式关停。2007年2月,时任伦敦市长利文斯通宣布环保规划,计划在20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把伦敦建成全球最环保的城市。根据规划,约750万伦敦市民将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换用节能灯泡。在商业领域,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被授予绿色奖章。

这中间,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人口、交通、工业高度集聚的结果,需要综合性治理,其中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现在的伦敦“雾都”不再,宛若一个生态的公园。伦敦从“雾都”向“生态之城”的转变,正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努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

在今天的英国,绿色经济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领域之一,预计至2015年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行业将创造4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将不断上升,到2020年,绿色行业从业者将有120万人。

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到时英国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

为更好地建设生态社会,2007年9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全国建设10个生态镇。同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选行“绿色评级”,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政府要求从2016年开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是“零排放”,此类环保住宅将享受免缴印花税的政策优惠。

政府还制定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补贴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一个岛国,英国还充分利用海上风能,其海上风电站的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

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英国人的生活质量,并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据英国官方统计,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英国共吸引海外游客59万人次。

节能低碳已成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时尚。英国零售业巨头乐购率先建设了一些“零碳”超市,通过自备生物质发电机、建筑节能、循环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购物环境。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更是声名远扬,这个约百户居民的小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社区,是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的原型,其建筑、生活等许多方面的低碳设计已成为标杆。

英国100多年来经历了田园牧歌到烟囱林立再回归绿色生态的发展历程,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理念和实践借鉴。最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刘健说,一系列全球性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对人类发出警告,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继续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英国伦敦成花园城市,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的。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保运动兴起时,环境保护是流行的概念,后来是可持续发展,但近几十年,这些口号“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力了”。生态文明是一个全新理念,包含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探索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向生态文明转型,但英国也存在一些焦虑。一个突出问题是,英国设置了较高的减排目标,但现行政策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政策力度不足,英国2017年的近期减排目标可能难以实现。2012年英国政府还暂停一些太阳能补贴计划,原因是大量住宅纷纷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补贴资金难以为继。

尽管前路崎岖,但在发展的同时,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是许多英国人共同的想法。谈到英国在世界低碳道路上的先驱角色,英国外交部前任气候变化特别代表约翰·阿什顿说:“我们相信低碳转变带来的机会将超过面临的风险。我们最终把这看作一场竞赛,跑在前面的将获得最高奖励。”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伦敦治霾的成功,让一头雾水的我似乎有点开窍。

接着,我们又谈了德国的治霾经验,直到吴教授在《环球时报》工作的太太回来,我们才结束采访。走出宅第,只见皓月当空,星星满天,心中升起一点点希冀,相信明天没有雾霾、再创“灰黄”了!

第七章:“霾”头苦干

过去的2013年,中国环境陷入重重危机。

过去的2013年,驱散雾霾已成当务之急。

中国的GDP占全球GDP总量的11.5%,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6%、28%和29%,污染物排放量居全球第一。这么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必然带来环境质量的低下。目前,雾霾已成为常态,而造成雾霾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导致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坦率地说,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大气环境质量最差的几个国家之一。北京PM2.5最高的时候达到500、600微克/立方米,甚至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而同一时间,温哥华只有8微克/立方米,美国、日本、欧盟都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中国这样的环境质量,对人的健康、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对于国际上顶级人才的引进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比任何国家都严重。

中国人应该深思?

中国政府应该反省?

是要GDP还是要蓝天白云?

要不要重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

第一个站出来大声疾呼的是农工党中央。

他们呼吁政府治污战略要“标本兼治”,应急机制应尽快建立。

早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他们便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有关工作建议》,并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李克强的批示。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在当年3月底组织召开雾霾防治工作座谈会,几十位中央单位有关人士应邀与会。会议认为,什么问题最急?雾霾治理最急。雾霾治理应强调“标本兼治”,应急举措与长期战略相结合加以应对。

今年初以来,全国大范围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让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关注上升到空前高度。国家发改委日前配合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于近期出台。而据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大气污染防治法”迟迟未得到修改的原因之一是“各方意见大”。

在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发表演讲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将以治理重点地区PM2.5为切入点,综合施策,区域联动,带动全国的治理工作。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也严正指出:治理空气污染要分清轻重缓急,通盘考虑长短期措施,目前要重点改变每年几十天的重污染现象。中国环境科学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柴发合对此认同,他提出的建议是:当务之急是建立污染预警预报等应急应对机制,以大幅降低实际的污染程度。他和他的研究员们大声发音,说:

“鉴于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无法立竿见影,当前应立即加强气象预报部门、环保部门与地方应急办的联动,当有不利的气象预报发布后,环保部门能够结合气象条件采取控制措施,以快速缓解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制定中长期计划方面,建议加强雾霾对健康影响的监测和预警,建立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除加强大气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前瞻性研究平台建设之外,还要将与灰霾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如果为治霾而治霾,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关联因素和综合作用,长期来看可能会事倍功半。加强灰霾治理的领导与宏观统筹规划,形成系统的责任体系。建议由国务院牵头成立灰霾污染专项治理小组,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整治重点区域灰霾污染工作机构。

“首先关注污染源治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为治污重点。中国社科院今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从目前京津冀地区PM2.5的主要排放源来看,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占据50%,工业排放占37%,居民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厂排放占10%。治理大气污染应当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为重点。

“我们研究发现,汽车排放100nm左右的超微粒子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交通拥堵,可参考借鉴日本等国作法,建立京津冀综合交通网(轨道交通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指出,以北京地区为例,空气中细颗粒总体比例较高,其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二是在大气中后来形成的。他认为,应由此分别针对气溶胶本身和“前景物”进行治理。

“PM2.5达到50微克以上,能见度就会下降到10公里以下。”王跃思表示,目前制定的日均浓度超过75微克即为污染的标准已经很低了。而其中PM1的高低对PM2.5的数值高低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控制超细粒子在防污过程中相当关键。

王跃思同时认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也应有所提升,以产业链的提升为基础,减少汽柴油中的含硫量和含氮量,要像“检查酒驾一样检查汽车尾气排放是否合格”。隋路也提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13年底重点区域全面供应国IV车用汽油,2014年底供应国IV车用柴油,2015年供应国V油品。

面对“长期雾霾”这样一个现实我们不能等也等不起,不能再停留在应急性的治理上,而应该制定长期性、战略性的防治方案。一方面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关停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提高能源的清洁标准,大力发展新能源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另一方需要面尽快完善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违法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污染违法的成本,同时调整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不再唯GDP论,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成果的考核力度。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空气污染的关系,才能让老百姓在享受经济成果的同时拥有清洁的生存环境。

发展经济是为了让老百姓能生活得更好,现在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健康去换取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保证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呼吸干净的空气是当务之急,治理雾霾刻不容缓。

接下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要官员、市长王安顺的积极响应。他说:“治理雾霾是北京工作当务之急。”他在接受采访中表明立场:解决好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是当前北京市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实际上,不光是大气污染治理,对环境脏乱、污水排放、违法建设等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工作,北京市今年工作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我们编制出台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聚焦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和清洁降尘,锁定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25%以上的奋斗目标,细化提出了84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工作要求、完成时限、责任主体。我相信,随着治理措施的全面落实,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努力下,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好。”

再接下来,是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著名学者骆建华献计献策。

他说中国已进入环境危机阶段,制定相应目标刻不容缓。怎样应对环境危机,除了树立信心外,更重要的是确定环境治理的总目标。在我看来,这个目标既有短期的,如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确定用5年时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此外,还需要确立中长期目标,要像描绘经济发展目标一样,确立到2030年作为我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后时限,做到大气消灭雾霾、湖泊消灭蓝藻、河流消灭劣五类水。

要做到这些,理由是到203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到那时,我国有能力也有可能大规模治理环境污染,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到《决定》提出的这些环境治理措施,我觉得都非常重要,为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为实现这样一个环境保护目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还很艰难。因为,中国未来10年内,至少是前5年,可以说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意味着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峰值点还没有到来,消费的高峰点也没有到来,仍将是污染物排放量“爬坡”时期,在这个时期,要控制污染物增量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后5年,随着峰值点到来之后,中国污染物排放的拐点有可能会出现,也为解决污染问题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我认为,按照这个目标,现在就应该倒计时,一步步、先易后难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决定》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过去环境保护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如对于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通过罚款、限期治理,甚至关停等手段进行治理,但行政成本高昂。未来,环境保护管理应更多地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投入,我们没有理由等靠了。

时下,雾霾横扫中国北方地区,中央持续加大整治政策力度。随着国务院颁布“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国十条”,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等政策相继出台,相关媒体预测中国将用10年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再现蓝天白云。

治理空气污染,人人均有责任,此事刻不容缓!

治理空气污染,各方联合作战,此事迫在眉睫!

信弹已经升空,总攻已经打响,此役务必拿下!

让蓝天更蓝,让空气更鲜,让中国梦早日实现!

尾章:拒绝雾霾,敬畏蓝天

老子言:道法自然。

浩瀚的宇宙对人类永远是个谜。

从宇宙角度审视地球,地球是渺小的。

站在地球之巅,审视人类,犹如在宇宙上审视地球一样,人类同样是微不足道的--犹如宇宙中的蚂蚁,甚至连蚂蚁都不如。

审视自我,抑或人类生存,总离不开叶落归根的故土。

我的故乡位于中原腹地河南鹿邑、涡河岸边,故自命为老子故乡人。

2500年前,道家鼻祖“老子”就降生在生吾养吾的故土上。《道德经》五千箴言,号称天书,使老子不老,在世界文化中定格。

实事求是地说:这部中国人的玄书不是中国人读不懂,而是“人定胜天”的观念让它束之高阁、尘封起来,抑或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大背景下大相径庭。于是人们在批判着“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高歌中战天斗地,直到今天的“道法自然”,人类受到了天道的惩罚而觉醒。

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讲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宇宙之大本、之源头,那么它又是怎样形成宇宙、天地、万物和国家的呢?老子在《有生论》作了生动说明。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一”就是一个宇宙整体;“二”就是天与地;“三”就是天地所生之物。以此推理,物生物也,万物皆出。但“人”是万物之灵。故“道”的重要目的,还是在于生人。有了“人”便要讲“德”。

老子《道德经》的第二个主要内容,就是讲“德”。做人要讲德,治国也要讲德。《道德经》讲到“德”的地方也有44处之多。那么“德”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德”的定义为何?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特,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试问谁才能有这样的“玄德”呢?那只有“道”、天地与阴阳,只有它们才能如此的无私无我地生长与泛爱万物。人类呢?那只有父母之于子女,才可勉强与之相比。其次就是圣人,为什么圣人也有如此之伟大呢?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善者吾善之,上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就是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全人类为一家,视人之饥为己饥,视人之溺为己溺,视人之父母为己之父母,视人之子女为己之子女;微圣人,其孰能之!

由于“德”如此的天真纯朴,故能“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这样,有“德”之人岂不是无往而不利吗!

“德”既能发生如上之无限作用,当然它就可以感动人以德为本,主动去与天沟通以建立天与人的关系了,老子说:“治人事天,莫如啬(谨慎)。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以德为本),可以长久。”

这样,不但将“德”作为“治人事天”的标准,而且也就成为“天人合一”的关键了。同时也说明了必须有安邦、治国和平定天下之美者,才能称之为玄德。

有德有道,国泰民安。

人类,学习老子《道德经》,摆正天、地、人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将是新世纪的治霾热门话题。因此,人类必须更自觉地忏悔以重建我们内心的敬畏和信仰。

亲亲地球,珍惜脚下每一寸土地,珍惜头顶每一方蓝天,珍惜身旁每一泓溪流,珍惜身旁每一片绿叶,让我们与地球和平共处。不要说我们曾经拥有多少,更要珍惜今日的拥有。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震撼和敬畏:一是我们头顶上的蓝天白云,一是我们脚下的青山田苑!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这是千年圣哲老子留下的遗训。

美国研究人员表明,到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1700种植物、动物和昆虫将以每10年平均大约4英里的速度向两极迁移,尔后便是人类大难大限的开始。反思2013年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不能不说跟老子的“道法自然”有关。

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字,2013年上半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7万间房屋倒塌,330.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199.7千公顷,其中绝收8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730.2亿元。另外还有看不见的虚无。

君不见“雾”以吸为“贵”,有毒的雾霾在我们头顶驱而不散;

君不见暴雨成灾,不该下的雨照下,不该打的雷追着人们的屁股打;

君不见中、强地震非常活跃,一次次摧毁美丽中国的家园;

君不见低温雪灾损失突出,天上下雹子,一次次砸向我们,脸破头青;

君不见森林火灾2973起,烧掉了绿色,同样也让我们的生命灰头土脸;

君不见大自然的灾难一步步在向我们逼近,史前社会的灭亡和玛雅人的哭声一次次在唤醒我们,而我们却沉醉于奢靡之风的花天酒地里不醒……

殊不知,是我们人类把那张贪得无厌的嘴伸向了自己的朋友盘子里,是我们人类侵占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盘,以致于地球村的物种每年以数万种在偷偷地消失。正因为我们人类的贪婪,看不到地球失去的虚无,再说我们人口由于过快地增长,也真正成为地球之王了。在动物的眼里,人类是地球村的强盗、霸权的制造。在这“三个世界”划分的地球村里,人们最憎恶的是霸权主义,而对于其它生物而言,我们人类才是真正的霸权主义者。亲爱的朋友,不知你认真想过没有?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最近我也常常做梦,常常杞人忧天。特别是那藏羚羊跪拜人类的一幕。每每醒来,便大汗淋漓。人间有托梦之说,昨日那只流泪的藏羚羊又走进我的梦幻,把一枚射进它的躯体的子弹送给了我,我颤颤栗栗地接了过来,我不知其意,但我知道这是证据。许是他们的生命之重托!

写到这里,我想引用莫言先生的话结束本文。莫言说:“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责任编辑/魏建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