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存在应用性与实践性不强的情况,无法突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特点,也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应用型高校应根据年级、专业背景、学院特色,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专业运用能力,增强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的成效与影响力。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D922.1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249-02
一、前言
应用型高校与传统学术型高校和高度职业技术院校在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应用型高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上,应用型高校也当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切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志愿服务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进行理论实践、专业实习的有效方式。
二、弘扬奉献精神,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奉献”是志愿精神的首要内容,也是志愿服务的内心动力,直接影响志愿活动的价值选择、目标预期和参与程度。只有志愿者具备奉献精神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然而,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经常出现大学生为了志愿时长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甚至以造假的方式刷志愿时长的现象。大一新生更容易在志愿活动的价值选择上以功利目的代替奉献精神。一方面是由于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之前的个人经历都围绕着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知“民间疾苦”,缺乏对社会的关注,社会责任感较弱。另一方面,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虽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但不了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缺乏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知。他们参加志愿服务不是来自自身内在精神动力而是志愿时长不足影响毕业的外在制度压力。所以,在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中,针对大一新生应以弘扬奉献精神为主要目的,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同时,增加志愿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与广泛性,既满足志愿者对志愿时长的需求又能让大学生有选择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符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
大一新生可选择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关爱弱势群体类。这类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不足,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服务和精神保障,为他们提供一定经济支持、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这类志愿服务包括对农民、农民工等的科技文化卫生扶持,对特困家庭的物质和精神救助、对残疾人的“一助一”帮扶,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文化服务,对儿童提供学业指导、艺术教育、文化传承等服务。
2.社区服务类。这类志愿服务扎根社区,一般与高校附近社区建立合作,致力于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内容多样,主要包括社区义工、垃圾分类宣讲、亲子活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文化活动开展、健康讲座、交通文明劝导等服务内容。
3.场馆服务类。这类志愿服务是高校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被服务场馆容易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主要有火车站、医院、少年宫、革命纪念馆、名人纪念馆等,服务内容主要为进行客流疏导、讲解等工作。
4.赛事活动服务类。这类志愿服务为短期志愿服务,主要有运动会、互联网大会、博览会、校庆活动、迎新活动等。参与大型赛事活动志愿服务,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建设对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与层次,增加志愿服务项目的吸引力和持久力有重要作用,亦能解决高校志愿服务深度不够的问题。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是应用型高校最可行的方式。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以特色专业见长,通过专业建设把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服务社会的应用性知识与技能,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专业背景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更能发挥出志愿者专业特长和专业技能,增加志愿服务效能,满足大学生专业发展的诉求。
相比大一新生,大二、大三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降低,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志愿服务组织制度都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满足于扎根不深的“学雷锋,X献爱心”公益活动。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也不在停留在对服务对象的帮扶,也希望能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进步”,这种“进步”不单是德行上的成长还应有专业素养的提升。结构松散、制度不规范、服务内容简单的志愿组织难以吸引大二、大三的学生。同时,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具备参与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的条件。大二、大三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专业化志愿服务項目,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志愿服务应当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真正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的平台。
结合专业背景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可从三方面入手:
1.以专业为基础,组建志愿服务组织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深度不足的根源在于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缺乏联系与结合。①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应当提高专业化水平。相同专业背景成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更容易确定志愿团队的服务宗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长期坚持。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以专业为基础组建,打破单纯以学院为单位建立组织的传统模式,将专业作为队伍建立的核心要素。侄忠愿团队在招募和遴选志愿者时,应将专业、特长等要求作为初次筛选的条件,以保障志愿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如法律援助、环境保护、艺术教育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应面向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招募志愿者。
2.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活动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应该结合地区实际和专业特色,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在志愿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体验和反思所学理论知识。这个阶段的志愿活动设计,每个学院应“各显神通”,依托学院优势和专业特色推出各具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院推出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形式上应有明显的区别度。如: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紧急救援知识讲座与培训活动,深入社区,向居民讲解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意外事件处置等急救知识。药学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用药安全讲座,针对新手妈妈和夕阳老人这两类对用药知识需求较大的群体开展活动,解答他们用药方面的疑问。
3.凝练活动特色,打造服务品牌
品牌延伸是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成熟的标志。高校志愿服务影响品牌化这一目标发展。但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并非一蹴而就的目标,这需要做大量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的过程中,应不满足于破碎、松散、简单的志愿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增强志愿服务项目的生命力。高校可以依托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实践育人特色项目、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形式推进,不断凝练总结,突显活动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四、创新组织机制建设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
应用型高校在志愿服务上未发挥出其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紧密的优势,仍与其他类型高校一样处在“闭门造车”的状态,缺乏与社会其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造成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力弱、资源不足、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接触面窄。而高校志愿服务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在政策、资金、专业、场所、安全等方面给予高校志愿服务保障。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化有利于增加大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展社会关系,积累社会资本。
大四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更关注与社会的联系,心理上慢慢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转变。他们也需要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在一般的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中,与学生同行的是学生志愿者,给学生反馈的也是学校和帮扶对象,学生很难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社会体验或社会资源,也难将志愿服务经历变为社会经历。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应创新组织机制,打破组织封闭状态,发挥其与外界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民间公益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建设志愿服务项目。
(一)政府、高校共建志愿服务项目
政府具备平台好、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在短期内集中社会各种力量,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和相对专业的人员培训。因此,与政府部门合作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将志愿服务项目做大做强。高校应该加强与团委、教育局、民政局、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合作机会。如有师范专业背景的志愿团队可加强与教育局、中小学的合作,共同开展中小学生美育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校企合作志愿服务项目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应用型高校的重要合作对象,也是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归宿。应用型高校虽注重与企业的联系,但多停留在产、教、学、研上,在志愿服务上的校企合作较少。高校当扩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从专业技术交流到志愿服务合作。由于社会公益环境改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志愿服务,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社会形象。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利用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志愿服务。
(三)社会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
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打破高校壁垒,利用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增加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组成,給大学生提供与专业从业者交流、学习的机会,扩大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通过与社会人士共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能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网络,扩展自身的社会资本。
注释:
①陈迎红,许冬武.服务学习融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J].教育评论,2019(03):15-18.
②李明,康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北大学沙湖环保志愿队为例[J].高教学刊.2019(19):67-70.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教育评论,2009(05).
[2]邹奇,孙鹤娟.困惑与超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2017(03).
[3]刘长生,张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8).
作者简介:王琳(1988-),女,湖南邵阳人,嘉兴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志愿服务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