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4-05-04

何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各地新农村文化示范点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群众文化、倡导了乡风文明,促进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实现了文化惠民。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216-01

一、引言

群众参与,是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根基建设的根本。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以农村为基础的群众文化建设。“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汇演”强调“业余”,体现了群众性,普及性和参与性,体现了群众文化群众办的特点。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汇演”活动具有了持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创新和坚持,是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

创新,就是不要墨守成规,汇演突出“创作”,强调自编自演,拒绝成品节目,引导广大群众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坚持,就是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方向,发扬和继承“有为才有位,有活动才有活力”的文化传统,始终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放在文化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提高文化的软实力,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地投入到文化活动中来。

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倡导贴近农村生活、为农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传统乡土文化活动,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文艺产品,从最基层的层面帮助农民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应该扶持民间文艺组织和文艺骨干队伍,使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同时要发挥文化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人的作用。

三、注重社会效益,是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

坚持把弘扬主旋律、把握正确导向放在首位,注重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主要特性之一。文化繁荣发展根基在基层,通过把宣传教育、传播文化、交流服务、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同时,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升城市品味,这样才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汇演”,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可围绕重大节庆、纪念活动,突出时代主旋律和发展大主题,通过艺术表演向广大农村群众传达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方针,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起到共同激励、共谋发展的效果,也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收到了积累作品、积累人才的效果。

在保存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中,不能忽视传统节日和地方特色文化,应该加以继承并发扬。还有,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村居,政府要为农村提供丰富多彩的村居设计和规划,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搞大拆大建,造成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

農村从来是艺术家创作的根据地。新时期的文学应该关注新农村建设,使之重新成为亮丽的文学风景。作家理应扮演重要角色,反映农业新发展、描写农村新变化、塑造农民新形象。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唯有下去,唯有与农民建立鱼水之情,才能产生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效应。

四、文化队伍的建设,对农民素质的影响

大多数基层文化馆、表演团体、文化站已多年没有补充新鲜血液,人才青黄不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然后再解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承担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任务。

农民对先进文化的接受,是一种提高素质的途径。政府在这过程中,扮演着投入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应该以农村文化站为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城市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指导、帮助建立乡土文艺骨干队伍,让先进文化成为农民群众的生活必需。

农村文化活动应该以乡村为基础,农民正是从这种家门口的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熏陶,因此乡村文化网络也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政府在村级文化网络建设中应该起着主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应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并积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利用空闲房屋和现有的场所,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建立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与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等实行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制定扶持政策,引入社会资金,促进文化专业户发展,开展便利、低廉、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

文化下乡活动也是其中的一方面,不光是歌舞演出,还要组织图书流动借阅车和小型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科普电影放映,文艺常识讲座等,使边远山区的农村农民享受到全方位的现代文明,而且要让这种灵活多样的文化下乡成为一种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定期举办农民文艺汇演文明生态村文化展演、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文化、妇联、体育等部门经常组织民间艺术展、家庭文化展、棋类比赛等系列创建活动。同时,县文化部门要经常组织文化下乡,通过举办培训、发放资料、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农民送去喜欢的文艺节目,并建设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

五、结语

总之,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挖掘、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搞好搞活“特色文化活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