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采茶戏舞蹈形态及表演艺术的探究

时间:2024-05-04

陈翠媚

(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广东 五华514400)

对于采茶戏而言,其内容丰富,变化无穷,艺术气息浓厚,是文化风貌的体现,强化多地域艺术精髓的融合,载歌载舞是主要形式,情趣活泼,将多种艺术手段集合在一起,尽显生活较强的生活气息,审美价值突出,这也是其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一、对采茶戏发展情况的介绍

采茶戏源于明末清初,拥有三百年历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强地域性与民族性进行融合,凸显其在民族风情、社会习惯、语言艺术等多领域的艺术原则,促使采茶戏成为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采茶戏的发展方向,即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采茶戏是在劳动人民在日常劳动时产生的,与采茶灯进行结合。因此,在采茶戏中,其对传统舞蹈形态进行了吸收与借鉴,尽显传承性。

纵观舞蹈的发展,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欧美舞蹈维文化备受推崇,传统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但无论是国内的舞蹈抑或是国外的舞蹈,都是源于对日常活动或劳动的肢体动作的保存和创新。族舞蹈以及民族文化是世界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脱离民族情怀的文化很难长久。在民族文化倍受关注的今天,民族舞蹈再次被青睐,而采茶戏作为重要内容,融歌、舞、戏于一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重新认识,突显新的内涵。采茶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根本原因是能够满足劳动人民的心理需求。因此,要以时代为背景,结合社会需求,系统分析采茶舞的舞蹈形态,探究表演艺术,在传统舞蹈形态中挖掘文化精髓,与现代舞台表现效果相融合,探索采茶戏的全新发展道路①。

二、多角度分析采茶戏的舞蹈表现形态

(一)旋法和调式极具多样性

从音乐形态分析 采茶戏主要由旋法和调式构成。采茶戏的音乐凸显丰富性,形式多样性,以“五声徵调式”为主,发挥辅助功能的是“五声商调式”和“五声羽调式”。这种特征的音乐形式在《牡丹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在曲式结构上,主要特征是起承转合。其次,在调式上,隶属微调式曲牌范畴,同时,“煞声”是微音的表现形式,充当主音的作用,从而特色鲜明,风格迥异。再次,旋法特征显著,尤其是将同音重复与乐句重复用到来极致,能够强调对主题的呼应。从旋法角度分析,为了标新立异,缠绕法被引入,更显整个表演的灵活性、饱满性以及多变性。

(二)唱腔结构独具特色

对于采茶戏,其在唱腔结构上也与众不同,极具特色,尤其体现在其对民歌曲调的传承上。在不断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曲牌联缀为主、板式变化为辅的风格特点。

具体讲,首先,在腔调上,虽然表现为重复以及变化重复,但是不允许在“腔句”之间出现,同时,能够在歌词中感受情绪的类型以及变化趋势。与此同时,可以发现,重复与变化重复是采茶戏最为显著的“腔格”。其次,依托重复性的“腔格”,采茶戏还需辅助腔格的支持,以变化的方式进行主题的呈现,辅之以多样的手法,常用的有扩展与缩进方式,将音乐的表现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句格”以增加与减少为变化方式。另外,扩展与缩进的作用是将自身功能进行转化。

除此之外,借助“移宫移调”使用,依托多变的旋律,综合“反弦伴奏”的方法,最终构建“加垛段氏”、穿腔段氏以及长短句结合段氏②。

(三)融多乐器于一体的伴奏风格

在采茶戏中,伴奏风格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具体讲,其伴奏音乐主要由伴奏与歌词组成,二者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采茶戏的音乐形态。

首先,伴奏的方式较为突出,其对表演影响较大,占据主要地位,是影响采茶戏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这与其发展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追溯其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在采茶戏思维“三脚班”阶段,伴奏的乐队十分有限,乐器不足,使用较多的是勾筒、唢呐、打击乐。发展到五十年代的时候,采茶戏在人数上较之以前得以增加,乐器相对丰富,主要增加扬琴、三弦、竹笛等。后期到七十年代,小提、中提、低提、双簧管等乐器也参与其中。基于此,采茶戏涉猎的乐器更加多样,同时使用手法新颖,比较突出的是和声与复调,有力地展现了唱腔伴奏的作用。

三、采茶戏舞蹈表演艺术探究

对于采茶舞而言,之所以风格迥异,与其所属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更多取决于民俗舞蹈元素。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地域的风土人情,关注民俗特色。舞蹈表演艺术强化对风土民俗的集中呈现,依托舞台服装、舞蹈道具、舞蹈舞姿、舞蹈步法等进行体现。采茶戏舞蹈中,为了实现表演目标,充分发挥当地民族乐器的特征,吸取戏曲元素。同时,在舞步上,发明了“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绝技,与低地域特色舞蹈进行融合,更显采茶行业发展的潜力,生命力强大,竞争意识涵盖其中。在整体表演中,舞蹈服装、舞姿、舞步是关键内容,需逐一描述,以便实现对采茶表演艺术的深刻探讨。

(一)采茶戏舞蹈的服装道具考究

对于采茶戏而言,鉴于其源于民间采茶的民俗行为,因此,尚未经过专业训练,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服装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随着采茶戏文化的不断发展,采茶戏舞蹈服装颜色更加丰富。基于此,在采茶戏舞蹈表演过程中,女性以红色服装为主,男性主色调为蓝色与黑色。另外,有时候,女性也穿戴绿色舞服,代表茶的自然颜色。从色调上分析,鲜艳与醒目的服装是根本,更显舞蹈表演的艺术性,表现力性突出。民族舞形态各异,但是,在舞蹈服装方面几乎彰显共性,即缤纷绚烂的舞蹈服装特性显著。在采茶戏舞蹈表演中,还具有一个重要元素,即单筒袖以及扇子花。

具体讲,采茶戏舞蹈中,袖子有别于戏剧中的流云袖,具有其特性,即只包含一个左袖筒,完全区别于传统戏剧中的水袖,突破成双成对以及斯文的气质。在运用方面,也独具特色,与普通的太极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采茶戏舞蹈中使用的扇子颜色鲜艳,同时,造型独特,尽显特殊性。依托缤纷的服装以及奇特的表演道具,采茶戏舞蹈表现力更加强劲,强化对整体表演的辅助与铺垫功能③。因此,在采茶戏舞蹈研究中,服装与道具的探讨不可或缺。

(二)采茶戏舞姿具有多元化

采茶戏舞蹈舞姿的表现主要依托茶农上山摘茶、制茶、劳作动作和模仿动物动作,对其基本动作进行精炼与加工,实现与采茶行为有效融合,更显浓厚的生活气息,将艺术氛围渗透在劳动行为之中。在茶文化范畴中,采茶戏是重要分支,其中渗透浓厚的茶文化,更显传统文化动静结合的特征。在采茶戏舞蹈中,舞姿的特征可以用“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来形容,意境优美。在发展过程中,采茶戏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与此同时,文化元素尽显其中,主要涉及传统的民族器乐以及曲的曲牌唱腔等,为采茶戏舞姿的独特的提供丰富的文化元素,表演更显艺术性。纵观采茶戏三个绝技,单筒袖以及扇子花都是采茶戏舞姿的集中体现。在单筒袖中,其有别于成双出现的流水袖,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袖筒摆弄的动作极具多样性,如抓袖、背袖、抖袖等,劲道与力道的差异都是代表了不同的艺术内涵。对于扇子花,自身轻巧,设计精妙,表现方式考究而独特。在动作中,主要包含避风、闻花、扑蝶,又有两指、三指、五指等不同的指法特点。比较常用的扇子花包括平端扇、风流扇等。结合表现方式的差异,选择针对性的扇子。在整个舞蹈表演中,表演者一般左手单袖筒,右手执扇子花,刚柔并进,动静结合,观赏性较强。

(三)采茶戏步法极具地域性

对于舞蹈表演艺术,步伐是根本,也是各种舞蹈的基础,一旦缺少下肢运动,很难实现对高难度舞蹈表演的呈现。在采茶戏中,矮子部是基础步伐。具体讲,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以半蹲乃至高蹲的姿势为主,从而使得身形变矮,营造矮子效果,故意进行下蹲行走,与京剧中的武大郎扮演者效果相似。从类型分析,矮子步伐包含高桩、中桩、低桩,具体划分,又包含矮步、高步、滑步等。在不同桩位以及步伐的应用下,采茶戏表演更显灵活性,更显高低起伏、快慢结合,与音乐协调配合,节奏明快。另外,矮子步伐还有一个特色,即男表演者下蹲幅度大于女表演者,为观众营造女子高于男子的假象,这与男女采茶的真实状态相契合,即男人要蹲下让女人往背篮上倒茶,尽显舞蹈表演与文化的吻合性。

由此可见,采茶戏舞蹈表演融多种元素于一体,强化服装、道具、舞姿舞步以及乐器的融合,加之舞台营造,更显艺术的表现力,艺术性突出。

四、新时代采茶戏舞蹈的发展探究

立足新时期,对于艺术的追求,大众更加注重视觉效果 追求整体氛围,传统采茶舞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单一的舞台效果很难满足观众需求。因此,要重视传承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具体讲,要对其绝技与技巧进行继承,主要涉及矮子步、单筒袖、扇子花。同时 对其舞台灯光进行优化,营造与主题相契合的舞台气氛,促使其与采茶舞的表演实现融合。例如,针对诸多传统民族乐器,可以将低音技术优势添入其中。

另外,可以将转光灯应用在舞台效果中。针对单人或双人表演,可以辅之以合理的多人队伍,科学进行编排,增强表现效果。由此可见,传统采茶舞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必将促进其更加长远的发展,舞蹈形态以及表演更具审美价值。

五、结语

综上,采茶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现代社会的关注。当前,传统文化备受瞩目,传承与复兴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采茶舞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凭借其独特的舞姿以及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手受到艺术领域的关注,凸显较强的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因此,要重视对采茶舞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发展历程,重点研究其舞蹈形态及表演艺术,为其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融入现代艺术元素,促使其呈现新的发展活力,维持长久的生命力,与文化复兴的理念相契合。

注释:

①尹俊.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与舞蹈美研究[J].福建茶叶,2018(08):432.

②邱舒.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与舞蹈美研究[J].福建茶叶,2018(02):383-384.

③朱建华.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与舞蹈美研究[J].福建茶叶,2017(01):367-3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