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周利军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文工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声乐艺术中,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表达,还是情感的一种体现。音乐人在演唱时往往都能利用一定的声乐技巧来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而现如今的音乐学习越来越注重音乐的技巧学习,而情感表达方面逐渐淡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歌曲尽管好听,但缺乏灵魂,不能在演唱时与他人产生共鸣。所以说,还是需要明确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侧重点,让技巧服务于情感,让声乐演唱有更深层的表达。
学习声乐,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体会到人声与文化审美的密切联系,人的文化层次可以通过其声音体现出来。譬如街头小贩为了吸引顾客大声叫卖,声音响亮且刺耳,没有什么美不美的意识。大学教授的声音,温文尔雅,这都反映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人的呼吸器官、喉咙和声带本来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声乐教授与街头小贩的声音特点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二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差异所致。鉴于此,在声乐训练中应注意声音的表现力、内涵精神、内容服务。通过声乐训练让演唱者掌握全面的歌声发声技术。从而更好的表达思想情感、表现美,掌握了良好的发声技术,产生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在唱歌时,不仅仅是需要一个很简单的发声,而是还要让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这样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身体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音乐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歌唱的目的是运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以触及心灵深处的歌声去感染听众。演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歌曲作品的内在涵义,还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歌唱成为了对歌曲作品的再创作过程。由于不同演唱者的艺术修养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艺术审美意识、观点和能力.上也存在差异,所以演唱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丰富文学、历史、音乐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在演唱时能够准确表达歌曲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增强歌唱的艺术感染力。
在进行歌唱时,首先是要保证自己的身体能保持演唱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示为“站得直,坐的正”,这样能让身体能保持最佳的状态,有利于呼吸的顺畅和舒展。正是因为人在唱歌时是由呼吸带动声带振动从而发声的,所以就需要保证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呼吸状态。因此,唱歌时好的站姿和坐姿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能保证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相对浑厚,能更好的与人产生共鸣。除此以外,在演唱时,尽量不要随意走动或者晃动,尽可能的保持注意力集中,这能极大程度地促进演唱状态的最佳保持。
声乐艺术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针对心情,表达心情,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完美结合时,歌唱才能被人称为“艺术”。在动声之前先动情,寓情于声,歌唱才更有感染力。这不是即兴而发,而是经过精雕细刻艺术处理后得到的声情并茂的高度集中。歌唱家在唱歌时往往都会有一定的表情变化,比如:龚琳娜在唱《忐忑》时会睁大双眼;有些歌手唱歌时还会提眉、鼻孔怒张等等,这都是声乐演唱中的表情状态。尽管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或快乐轻快;或悲伤感人,但是他们的表情变化大多都是相同的,换一种话来说,就是他们在演唱时都有一定的肌肉状态。这充分保证歌唱家在唱歌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比如:在唱高音时,肌肉记忆能帮助歌唱家保持高音的质量、音色的最佳效果。所以说,面部表情状态在声乐表演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整个演唱状态中,心理状态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它相较于前两者有更多的不稳定性。有些人在自己平时练习时,音色、音准等都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一站到台上,他们就会由于过分紧张而导致音准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出现高音唱不上去、低音唱不下来的情况,更为严重者,甚至会在上台前呼吸急促、头晕目眩,最终无法上台表演。这种紧张状态对每一个演唱者来说都是比较紧张的,他们都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紧张才走出来的。所以说,要想克服紧张状态,就需要在多次的上台表演来克服自己。这就相当于“状态记忆”,在经过多次的登台表演后,总会有一次能感觉到不那么紧张,这是就需要表演者能够记忆当时的那种状态,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找到当时的那种表演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状态记忆。除此以外,在上台前,表演者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不紧张、我可以”等等,让自己能保持内心平静、积极的心态去进行表演。
声乐的发声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人们在观看荧屏中的歌唱家的舞台时,越来越认为良好的舞台形象以及完美的发声技巧是最重要的,殊不知这些歌唱家不仅仅是有完美的发声技巧,还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和情感的表达。歌唱家扎实的声乐功底是经过不断的修炼得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老师的正确教导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收获满满,达到演唱家声乐功底的高度。但是演唱家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是学不来的,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琢磨和不断培养。比如:阎维文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他的《母亲》这首歌能直接的表现出他的演唱特点,让人感到亲切和感人,同时他的“大颤音”也成为他自己独特的标签。这些都是由于他们在演唱中都饱含了自己的情感,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中。由此看来,情感的表达在歌唱中有多么重要,如果只有声乐技巧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那么也就很难让歌曲有了灵魂和生命,也很难和听众产生共鸣。
要想让声音充满生命力,就需要让声音能够注入一定的感情。感情实际上是在文字和曲谱之上的,比如《思乡曲》中,它的歌词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在它的谱面上同样也没有多大的情感的波动。再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中的歌词“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面的热血。”让人能深刻的感受到对青春流逝的情感;而这句歌词的谱面也同样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体会到青春的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说,培养情感时,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通过朗读歌词,来感受歌曲真正想表达的感情,再参照谱面的音调起伏来将真的歌曲情感演唱出来。对歌词和乐谱做足充分的理解,不仅理解歌词的内容,还要充分感受整个歌曲的情感,这能让演唱者更好的表达歌曲中的情感。除此以外,在歌唱中让技巧和情感想结合,让技巧更好的服务于情感表达,同时情感也能优化技巧。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体的,任何一方面有一点不足,就会导致整个歌曲的表达出现漏洞。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盲目崇拜那些好的声音。好声音往往是经历了一定的历练,其中的情感表达是学不来的。所以说,就需要自己能够让声音变得饱含情感,有一定的内容。有情感的声音即使出现一定的技巧问题,也能和听者产生很大的共鸣,让听众能够感同身受。因此,在平时歌唱训练时,不仅要注重歌唱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声乐技巧的训练,还要让自己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注入一定的情感,这样就实现了声音技巧和情感共存的演唱效果,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让自己嗯情感投入到表演中,让身心都能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从而真正体现这首歌的内涵和情感。
乐感是在演绎作品时产生的客观直觉上的感受。“乐感”包含很多抽象的成份,但并不是完全抽象的。主要的部分应该是一种音乐审美的体现,是理解情感、通过技巧来准确的再现情感。因而,“乐感”中主要部分是人为的,演唱者必须先感动自己,对感动的方式、程度有深刻的体会后才可以通过作品的演绎将视听者的感官和情绪带入作品,从而感动听众。声乐教育中的“感觉”与“乐感”的概念和内涵基本相同,声乐中的“感觉”往往融汇了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种种情愫,它包罗万象,也可以说它几乎是万能的。而“乐感”或“感觉”均由多个清晰、确切的部分构成。比如某位歌唱家演唱非常出色,会给观众以整体的视听盛宴。这就是说他的唱作整体“感觉”非常好,我们将其作品逐步拆解,便能从整体“感觉”中找出许多具体构成部分。所以在声乐实践过程中,都必须把“感觉”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机智的演唱,评论,不能含糊其辞。
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中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和一定的声乐基础,还需要良好的演唱状态和情感体现。不断的优化自身的身体状态、面部表情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不断的培养自身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促使演唱者能有最佳的状态来投入表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