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 连
(大连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在音乐创作中,每一部的音乐作品都是经过作曲家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通过灵感突发、精雕细琢的乐音组织而完成的一部音乐作品,抒发自身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音乐特点,构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普遍都具有规模庞大、织体复杂、旋律线条强劲、乐章结构不拘一格的特点,他的音乐不时地有一种音乐线条贯穿作品中,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贝多芬式“英雄般的”理想主义激情,给人以刚毅震撼、甜美光明的感受。这种创作风格的构成,与他当时的生活背景、社会动态以及个人思想感情的变化息息相关、与音乐创作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表现因素,有着很深的联系。
生活的年代、社会背景,都是作曲家们酝酿音乐乐思的土壤。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思想意识的一种艺术实践。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也必然形成特定的音乐风格。被称之为“音乐的普罗米修斯”的贝多芬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环境。童年时父亲的过于严厉的管教、青年时启蒙思想对他的影响、中年时耳疾所带来的不幸、晚年时的孤寂刚毅都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有所反映,经过后天的自我学习和环境的熏陶,得以造就出后来极有个性的贝多芬和他的作品。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也是政坛多变、思想活跃的年代,一生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例如:约瑟夫二世开明专制、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欧洲封建复辟,虽是政坛动荡,但也是新思想活跃发展的年代。最然早期的贝多芬作品不太成熟,风格也不确切,但是随着他成长阅历的丰富、思想的提高,使之创作的作品也愈来愈有深度,逐渐形成他本人所特有的震撼、史诗般的音乐特征,这在他的一些作品当中就有所体现。例如: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在第一乐章中两次出现降E大调主和弦,由大提琴奏出雄伟的主题,最后一个乐章由8个变奏组成,表现出雄壮豪迈的情绪,以次塑造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在这部作品当中,他并不是具体描绘英雄事迹,而是把自身所崇拜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化以音乐来叙述。这都反映出作曲家在政局动荡的时代中,受新思想的影响,通过作品借以英雄形象来渴望平等自由的愿望。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也有细腻、短暂低沉的一面,那是因为他一生中最大的不幸——患上了耳疾。在患耳疾的期间,部分作品缺乏他所惯有的刚毅般的线条,音乐表现情绪较为低沉,可见他当时因失聪而对此的无奈、矛盾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在后期贝多芬辉煌又重现,此时的音乐作品不仅恢复往日的特点,又增添了不屈服命运的精神,用《欢乐颂》这部作品来总结他的一生。由此可见,具有丰富内涵的作曲家在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文化意识下,其作品也是具备感染力的。从贝多芬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到生活环境、社会动态、文学思想在他作品中的反映,他的作品也像是他个人的传记,借此来抒发个人情感叙说一生。这种时代背景也是塑造贝多芬的主要土壤,也是他创作的主要基础。
“想象”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作曲家创造具有思想、感情和精神力量的人物或事物的特殊现象,这种通过灵感想象的生活情景,不但是绚丽多彩的图画,而且还带有时代精神展现出另一副鲜活的世界,这也是一种艺术家才华的体现。贝多芬在其创作中也不放过任何乐思灵感的闪现,他善于捕捉任何因素结合自己的构思来抒发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他随身始终带有乐谱纸、笔记本、铅笔等记录文具,喜欢在大自然中散步寻找乐思灵感,一旦灵感闪现就不顾周围环境而大声视唱并加以记录。例如他的音乐作品《田园》交响曲,就是源于他与大自然的广泛接触和善于捕捉音乐一瞬间并加以积累的成果。用他的话说:
“我长期带着我的乐思在记录下来之前,长期保留在脑海里”,“它经过成长、积累,把所想并看到的图像全面扩充,象在一个模式中似的”。①
他的自白也表明了音乐创作也要善于捕捉瞬间的感受,并加以加工和内心思想相结合,这样音乐所表现也将更纯朴、自然动人。可见,贝多芬很重视瞬间的灵感乐思,“灵感——想象”作为他其中的构思手段,也是其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作品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音乐作为音响艺术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二者在形态上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所展示的一切都与人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恰当的结合,能激发人的想象,体验作曲家要述说的情感。贝多芬在创作音乐中是不特意追求文学在音乐种的表现,他只在意将情感融入音符中,通过音乐让人与他共享他的快乐、悲愤和豪情以体验他的心境,有时为表达更细腻一些而在作品中加入了文学标题。例如第六交响曲《田园》,这是他把在乡村美丽的大自然中所“聆听”到的旋律加之他的心声谱成了乐曲。为了更进一步表现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起用“田园”这一标题,并在每一个乐章都加入了小标题。通过音乐和文学标题描绘出一副栩栩如生的乡村风景画一般,并且贝多芬不同于柏辽兹、瓦格纳等人在音乐作品中追求强调文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而特意通过文字说明来引导聆听者,贝多芬是借以文字来发挥自己的感受。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的乐思感受要高于想象的音画,更像似某种回忆。在这里不妨把贝多芬《田园》看作是他内心的情感素描更为贴切。从中可以看到,贝多芬是不排斥文学的作用的,不可否认文字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至少是作者表词达意的一种重要的或者辅助的手段之一。
文学标题不仅在音乐创作中起到补充说明并加以引导的作用,同时音乐也可以根据文学内容来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这一点贝多芬在他的作品《欢乐颂》中最为表现的最为突出。诗人席勒的诗歌《欢乐颂》在当时很是被热血青年所传颂,贝多芬也是席勒的崇拜者之一。诗歌中的那种豪迈、积极上进的乐观的情绪感染了贝多芬,并为之配乐并谱曲。例如他把人声和乐队组合,利用突破当时标准的、庞大的管弦乐队编制团队和合唱团合作,使之爆发出文字阅读和朗诵所没有的震撼力,具有宏伟的气势。这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席勒的《欢乐颂》,同样也离不开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席勒的文学激发了贝多芬豪迈的情感,而贝多芬的音乐也为《欢乐颂》推波助澜使之更有魄力、更加完美。体现出文学和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二者的相互辅助恰当的结合、渗透,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在音乐创作中音乐和文学紧密结合也是音乐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贝多芬在其作品中就很好把文学和音乐综合的运用在一起,强化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深度,丰富了音乐作品风格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贝多芬生活的社会政治大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是他创作风格构成的基本因素,音乐的的创作灵感是他创作的素材来源,文学思想和之间的关系是贝多芬创作的要素,体现出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创作、创作想象和音乐内容的特征,构成了贝多芬创作风格中的基本表现因素。
注释:
①(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