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少仪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329)
均安,作为一座地处偏远的小镇,近年来由于交通的日渐完善,也开始受到各处的青睐。吸引大家前来的,是小镇优美的环境及和谐的文化气息。
广场舞的兴起已将有近十年时间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好者。在此之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十分的单调,晚上吃饭完的时间就是看看电视,聊聊天。可是,随着广场舞的逐渐流行,大家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动动手、扭扭腰,舒展舒展筋骨,体会一下年轻时没有条件做的事情。于是,从最开始的个别舞台,发展到各村球场上的舞蹈身影,广场舞深入人心。
其实,跳广场舞不但可以充实大家的空闲时间,还可以锻炼身体,也让老人家有一个自己的小社团,跳舞之余,还可以聊聊天,话话家常,生活顿时过得多姿多彩。有老人家甚至开玩笑说:“有了广场舞,家庭矛盾也小了,因为没时间再为这些小事叨唠。”因此,广场舞也是大妈们心灵的慰藉。
一件事情,一时的兴起容易,要坚持下来却不容易。在流行之处,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力,政府部门在三八节等节日组织了一些居村的大型活动,特意促动广场舞的发展,后来,大家觉得跳舞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能坚持跳下来的人还不少,这是大家观念上的重大改变。
广场舞参与者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和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相比显得没有那么“潮”,但这是大妈们喜欢的文化形式,与主流文化或者流行音乐相比并不显得层次低,广场舞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是平等的,均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作为文化生态的一份子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广场舞音乐中甚至可以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动感音乐在里面,广场舞舞蹈也可以掺入武术方面的一些动作,重点是参与者喜欢,而且能够起到健身的效果,这些都是广场舞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间性、历史性及艺术特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融汇、吸纳、创新等不断的实践和演化,以其坚实的历史基础与丰厚的文化基础构成其文化优势。但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粤剧在当今文化格局中逐渐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当今流行音乐的冲击下,粤剧作为民族育乐的一个艺术类逐渐被当代年轻人所忽视。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等已发出了对粤剧保护的呼吁,因此关于粤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均安虽为一方小镇,却有着“粤曲之乡”的美名,很多香港的粤曲名伶都出身于此,只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新事物让很多年轻人的应接不暇,逐渐对粤曲失去了兴趣,所以,每次曲艺的聚会,都是以上年纪的人为多,在大家为粤剧前途忧虑的时候,镇府部门大力提倡发展粤曲文化,举办了多项比赛,从而促进了各村对新生代的培养。而很多小孩在慢慢的接触之后,也逐渐地喜欢上了我们这个文化瑰宝,涌现出了一批年纪轻轻的小戏骨,传承与发展了这些优秀的文化。
均安,除了有粤剧名伶之外,还有冰玉堂和李小龙故居。
自梳女俗称“姑婆”,即不嫁的女子。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自梳女的形成始于清末,盛于民初。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这些女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后,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生不嫁。于是,选定良辰吉日由亲人或好友梳起发髻表示终生不嫁,俗称“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
冰玉堂筹建于1948年,由工作在新加坡的400多位自梳女及留在均安沙头村的100多位自梳女合资8万港币建成。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冰玉堂便无人居住。1991年,冰玉堂重修,由当时健在的自梳女60余人和有关部门共同捐资,使得这座历经数十年风雨的建筑活力再现。上世纪70年代,自梳女回乡渐多,最多有70多人居住其中。
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博物馆成立,对外免费开放。这里将顺德自梳女的文化产物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顺德本地文化研究学者李建明说,冰玉堂是目前保存完整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文化,这些最后的自梳女是研究“自梳女文化”的最珍贵化身,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对这一段历史完整地再现和还原。
同样保留下来的还有李小龙故居,经过多年的修缮,也成了对外开放的景点,这些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只有保留才能流传,只有保护才能久远。
何为“文化驿站”?顾名思义,就是享受文化,让心灵稍作休憩的去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扩展空间,是时尚化、体验版、休闲式、文艺范的休闲空间,也是品味“瓯式”茶点与传统滋味的生活空间。这是温州初具规模的文化驿站的解释,与之相比,我们这里的“文化驿站”可要单纯的多,主要就是以书吧的形式开放。它对于一个没有正式图书馆的小镇来说,是很好的存在,尤其是在村里的“文化驿站”,简直就是小学生的天堂,不用要求大人带着,自己就可以有一个读书的地方。
虽然,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但与大城市的文化氛围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渴望这样的文化驿站的出现:每个文化驿站根据各自场所的特点,推出高品味、高雅和休闲的文化艺术活动,包括交响乐、戏曲演出、电影鉴赏、音乐视听、话剧沙龙、书画交流、艺术沙龙、雅集、摄影、阅读、培训、讲座、品茶等,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在运作上强化自身特色与定位,实现时尚和休闲融合、现代与传统交互、艺术与体验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满足市民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