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曾梦瑶
摘要:《母亲》是中国著名编导家张继刚的经典之作,该作品讲述了为人母亲的艰辛不易,作品运用了时空顺序的手法来编创,讲述了年轻时期充满活力与干劲儿的母亲和年迈时步履阑珊但眼神依旧充满坚定的老母亲的一个鲜明对比,烘托出一位母亲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一生。作品通过丰富的藏族弦子和锅庄的元素和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彰显了女性的美,母亲的美。本论文将从该作品的结构内容、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服装、动作元素、以及个人观看后的感受和体会等各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母亲;藏族;形象;情感;元素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9)11-0081-01
一、作品结构
张继刚运用了时空顺序的方法编创出《母亲》这一经典作品,在当时来看,这种编创手法是非常新颖独特的,是一个题材新颖,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以及有个性的作品。除了淳朴的服饰和一直以弯腰的动作贯穿始终的视觉感外,年迈的母亲抬头的那一刻,也让我感觉到了一位母亲操劳一生的无尽沧桑和伟大。
这是一个三段式的作品,从音乐节奏上来分是慢一陕一慢;从时间上来分是年迈到回忆年轻岁月最后再回到现实中;从情绪上来分,该作品的情绪线是从一开始内心从容平静的状态到回味起年轻时忙碌充满活力的时光,到最后弯腰驼背的老母亲形象。整个情绪线慢慢递进,舒适流畅。结尾与开头相呼应,最后表现出的是一位经历漫长岁月蹉跎,经历人生坎坷、疲惫不堪的伟大母亲。
二、动作元素
该作品运用了传统地道的藏族舞蹈弦子和锅庄的动作元素,脚下的撩步、横移拖步、靠步等动作元素;屈伸、颤、晃身等动律构成该作品的核心,连绵不断的屈伸和颤动率体现了浓厚的藏族舞蹈风格。弯腰驼背,步履阑珊的体态和动作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内容分析
作品的开头并没有直白的面对观众,而是从弯腰弓背的绕圈寻找到凝视一个点,随着缓和平静的音乐以斜线的路线方式表达出老母亲心中的追溯,仿佛在寻找某个点,某件事抑或是心中的向往,编导采用斜线的编排方式表达第一段更加能体现出回忆的感觉,表现出了一个年过半百的母亲的简单,淳朴和内心的平静……到最后跪地埋身结束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是选择了和第一部分出场方式的一个鲜明对比的表达手法,第二部分细分成两个快板,从回到年轻时的青涩,稚嫩到干农活的激情活力。前半段选择直接面对观众抒发情感,后半段的整个流动路线铺满整个舞台,情绪跟随音乐使其达到最高潮……把母亲忙碌的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半身的姿态也从第一部分的弯腰弓背变成直立姿势,整个高潮部分的基调洋溢着热情,母亲脱下袖子干农活到擦汗穿衣,奔跑在草原上、田地间……第二段的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演员卓玛把这两段的情绪和年龄上的差别演绎的十分到位,年迈的母亲和年轻时期的母亲,状态上的差别,从肢体的表现和情感的表现上明显区分开来。第一段的结束与第二段的结束相呼应,从高到低边原地点转边穿上袖子最后以俯身弯腰的动作开始第三段,时空转换,让母亲又回到了这段苍老的岁月中,虽然第三段相对简短,但精简有力。老母亲的步履蹒跚,运用了藏族锅庄里的一些元素加上情感的表达透露出老母亲的坚定和坦然……三步一回首,仿佛在回首往日时光。三段的开头和结尾都相呼应,并且情节紧扣。从平静的回忆到年轻时的热情再到平静的回首过去的那份释然……层层递进的体现出一个藏族老母亲的简单、清澈……也能再次传递给大家就是民族民间舞蹈更重要的是以情制动,不是单走技術技巧路线就足以打动观众。作品的最后处理恰到好处,母亲缓缓向后走去,没有定点造型,没有过多的修饰,留下一定的空间来引发观众的无限遐想。演员卓玛把这个母亲的形象拿捏的十分准确,在动作上,对藏族风格性的把握到位,在段落情绪上,细节部分的处理能让观看者产生共鸣。
张继刚老师用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当时别出心裁的艺术处理手段,创作出了这部经典作品《母亲》,他总能在一个完整作品表达完的背后,抛砖引玉出其中想要让大家明白的哲理,他没有选用多么高难度的技巧去表达这个作品,遵循了舞蹈以情制动的核心,保留了藏族人民的淳朴,通过丰富的藏族弦子的元素和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彰显了母亲的美。藏族舞者卓玛也成功的表现出了母亲的平静和活力,善良和淳朴。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分析了藏族舞蹈作品《母亲》的编创思路、内容和情感处理以及运用的藏族舞蹈的动作元素。同时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一个作品的背后要传递的思想以及舞蹈终究离不开以情制动。题材新颖、形象鲜明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