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姜洋 苏彦方
摘要: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东北民间舞蹈而言,舞蹈编剧需要拥有强大的Jl顶应潮流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艺术敏感度。尤其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受众对于舞蹈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对于舞蹈作品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也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反思。因此,本文主以东北民间舞蹈为切入点,分析如何创新民间舞蹈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民间舞蹈的质量和水平,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东北民间舞蹈;创新道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97-01
一、东北民间舞蹈创新的现状
1.东北民间舞蹈编导人员缺乏创新能力。提起东北舞蹈,最容易被想到的就是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虽然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舞蹈表现形式,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新型舞蹈形式的热度逐渐增加,东北大秧歌呈现出过时之势,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创新。然而,从东北大秧歌的舞蹈编导以及舞蹈制作人员的素质上来看,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东北民间舞蹈作品的形式不够新颖和多样化。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对于享受型需求的要求也大幅提升,传统老旧的舞蹈作品已经不能够有效吸引观众的目光了,这不仅仅是表演者和作品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舞蹈本身的结构出现了问题,这也就很自然地归于舞蹈编导的头上了。作为舞蹈编导,如果不能够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研究观众不断变化的心理状况,就无法获得进步,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只停留在一开始的原点,不能继续上升到顺应时代发展的高度。近年来出现的很多粗俗舞蹈作品就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点,一些舞蹈作品恶意篡改古代流传佳话,用粗俗的方式和形式来吸引观众猎奇眼球,从而达到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样的错误创新永远不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2.民间舞蹈创新形式缺乏个性化。所谓的个性化,就是对创新提出的一种高层次的要求,民间舞蹈具有地方性特征,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创新的时候,不能随大流,按照主流创新形式学习别人的创新,这样原本的民间舞蹈的独特特点就会不复存在,不能够良好保留民间舞蹈的自身独特性与文化传统特征。所以,并不是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才意味着创新,本文所讨论的创新是指一种正向的创新、有意义的创新,而不是旧瓶装新酒式的虚假创新,而想要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就是要有自主性。在舞蹈编导中,要拒绝从众创新,也就是“别人改什么,我就改什么”的心理。真正的创新是有自主性的,要在保留个性的基础上来进行创新,编导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视角,用一种全新的有效形式来进行创新,己达到真正的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效果,尊重民間舞蹈原本的特征和个性。
二、改善策略分析
1.提升舞蹈创新人员的理论储备与素养。对于民间舞蹈的创新,就是要改善舞蹈编导在经验和理论素养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从事舞蹈编导行业的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
一个合格的具备创新能力的编导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多多阅读有关舞蹈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书籍,经常参加相关实践活动以及向舞蹈作品研究专家咨询创新中的不懂之处,从专业方向的具有权威性的人员方面得到有效帮助。其次,舞蹈编导人员也要注意个性化与个人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编导形式。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模式的,通过舞蹈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舞蹈本身,也有着编导的想法。因此要注重个人素质和个性融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勇于创新,审时度势观察时代进程与观众喜好,创新出符合大众审美与国家价值观的“接地气”的舞蹈形式,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
2.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舞蹈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对于民间舞蹈,国家和政府应当负起责任,从制度上促进民间舞蹈的质量保证和创新能力的加强。加强监督体制,减少粗俗、低俗以及三观不正的舞蹈形式,弘扬正能量的舞蹈主题表演。对舞蹈机构素质与资质进行测评与监督,定期组织舞蹈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理论课程。同时也应该定期举办专门的舞蹈表演实践活动,让各种民族、各种国家的舞蹈形式相互碰撞,擦出创意的火花,以提供给民间舞蹈更多创意的来源,并为其提供舞蹈交流的便利性。
三、结论与反思
民间舞蹈是一种珍贵的艺术瑰宝,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创新,保持它的生命力。舞蹈这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应该得到社会支持。本文对于民间舞蹈的创新道路的分析可能还存在片面与不足,但是也希望能够带给这个领域更多的想法和促进力,希望我国的民间舞蹈创新方面能够越来越好,展现出我国厚重的艺术品味与文化表现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