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色彩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4

袁芳 张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满足物质的情况下,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需求。色彩是最大众化的视觉语言内容,人们常常运用色彩来美化生活, 表达情感。传统而古老的陶瓷文化,应朝着具有个性化、具有人情味的新的装饰、新的色彩方向发展, 以此来满足人们对陶瓷的多样化需求和审美感的欲望。

关键词:色彩;陶瓷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10-01

一、色彩的基本理论

(一)色彩的“冷”与“暖”

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一般来讲,冷色——蓝,青等,给人以安宁,沉静的感觉;暖色——红,橙,黄等,使人感到温暖,热烈,欢乐,激发冲劲;而介于冷暖色之间的绿,紫等,又可称为中性色。

(二)色彩的“远”与“近”

色彩可以使人感觉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也就是距离感。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较低的色彩则具有后退、凹进、远离的效果。室内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这些特点去改变空间的大小和高低。

(三)色彩的“重”与“轻”

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明度和纯度高的显得轻,如桃红、浅黄色。在室内设计的构图中常以此达到平衡和稳定的需要,以及表现性格的需要如轻飘、庄重等。

(四)色彩的“大”与“小”

色彩对物体大小尺度的作用,包括色相和明度两个因素。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因此物体显得大,而冷色和暗色则具有内聚作用,因此物体显得小。不同的明度和冷暖有时也通过对比作用显示出来,室内不同家具、物体的大小和整个室内空间的色彩处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利用色彩来改变物体的尺度、体积和空间感,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关系更为协调。

二、陶瓷装饰中色彩的应用

(一)传统陶瓷装饰中色彩的应用

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元代的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相结合更加成熟,另外多种颜色釉,如红釉和蓝釉的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业熟练掌握各种呈色剂的标志,为明清两代瓷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其中青花、白瓷、彩瓷及单色釉瓷等五彩缤纷,成就卓著。成化窑所烧制的彩瓷胎质纯洁,白釉如白脂,造型优美,表里精致如一,品种有斗彩、青花加彩、青花点彩、五彩及三彩等。

清代是封建社会瓷器发展的最后时期,制瓷业进入了黄金时期,特别是乾隆时期,大量的瓷器珍品相继出现,品种相当齐全,制作上也非常精良。各种单色釉如天蓝、粉青、窑变、朗窑红、豇豆红、胭脂红、乌金釉、鳝鱼黄、茄皮紫和茶叶末等可谓五光十色、变化万千。

(二)现代陶瓷装饰中色彩的应用

陶瓷艺术拥有独特而迷人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在创作过程中人与泥土之间亲切的交流方式、人的创意与粘土的自由表现力及烧制过程中的不可预期的变化,都给艺术家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美好的期待,为此许多艺术家为之着迷。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同时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装饰艺术作品之中。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瓷艺术家们利用传统陶瓷颜料的手段和方法也有了更广泛的范围和更多的尝试。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陶瓷装饰在釉色应用上种类更加丰富,出现了各种颜色釉、结晶釉、无光釉、流动釉等,现代陶瓷釉色的装饰不仅仅局限在一种釉的运用上,而是掌握各种釉的特征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色彩的搭配处理上充分考虑到色彩的协调、面积的对比等,使作品更具时代的气息。现代陶瓷装饰在总体上更体现出现代开阔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应用各种材质的表达方式,在原有的陶瓷表现基础上,扩展到陶瓷与木材、不锈钢、玻璃等材料的综合应用,使陶瓷装饰材料的使用由一种增加到多种,由于材料的不同,他们在质感、肌理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染,材料的综合应用在发挥陶瓷特性的基础上同时弥补了这种特性带来的一些限制。

现代陶瓷装饰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不意味传统陶瓷装饰的材料和技法不存在,现代陶瓷装饰不是使用现代材质、技术去烧造一个历史曾经有过的形式,也不是去抄袭和拼凑一些传统的艺术符号,而是要把握传统的审美情趣,创造出有时代气息,新颖独特又不乏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因此,现代陶瓷装饰是以传统陶瓷装饰为基础,不同的是在陶瓷器皿的造型、装饰形式以及材质的综合运用上有了创造性的变化。

本文由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编号:YG2014276)资助。

参考文献:

[1]熊廖,熊寰.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2]陈丽琼.古代陶瓷研究[M].重庆:重慶出版社,2001.

[3]方华明.传统陶瓷装饰的形式[J].中国陶瓷,2007(02).

[4]李砚祖.纹样新探[J].文艺研究,1992(06).

[5]叶品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