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柳兆秦
摘 要:“九边”是明代中后期北方局势赖以稳定的防御体系,这一体系源自明初的大将镇边和塞王守边两大体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陕西、宁夏和甘肃九大重镇,遂成“九边”。考证史籍,一地设镇的重要因素是“地形地势”,即九大边镇所在地均是险固形胜之处。
关键词:明代;九边;地势;军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99-02
“九边”一直是研究明代军事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学界对其组成、设立、成型及影响的考察有很多。考于史籍不难发现,设镇一地均是地形险要或军事形势紧张之处。本文即以“地理形势与军镇”为切入点,参用明人论述“九边”的重要史料,来探寻两者的关系。
一、明代“九边”的形成背景
明代自建国便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虽在不同时期军事政治形势不同,明蒙双方的优劣地位会发生变化,但来自北境的侵扰行为始终存在,故而明朝统治者都格外重视北防事宜。太祖时期就多次派遣功勋武将前往北平、山西等近边处操练兵马、整饬武备,加强防御力量,以期在威慑残元势力的同时,安抚民心。之后为防功臣旧将权重难制,又将皇子们封王,令其经营位于边地的王国,以节制武臣、防御蒙古,塞王守边制度也逐步成型了。
“九边”的形成便与上段提及的两种体制——明初的大将镇守边陲和塞王守边体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说,大将镇守边陲是总兵官镇守“九边”的制度来源;那塞王们居于边地不同位置和地段,则为“九边”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地理格局。靖难之役后,朱棣渐次削弱塞王势力,重新起用大量武臣前往边关,给予一定的权力,令其镇守一地,如马文升所记:“我朝洪武、永乐以来,于各边添设将官,假以节钱之权,以镇守其地”①,沿边各军镇逐渐发展起来。
经过一代代统治者的经营和部署,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在明政权的北部地区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军镇。军镇数目不止九个,但作为边镇防御体系中的九大核心重镇,学术界一般将以下“九镇”合称“九边”,以地理位置为序、自东向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陕西镇、宁夏镇和甘肃镇。
二、“九边”中九大重镇
1.辽东镇,处于我国东北一带。东逾鸭绿而控朝鲜,西接山海而抵大宁,南跨溟渤而连青、冀,北越辽水而亘沙漠。②成祖建都燕京后,辽东“与宣、大错峙为三雄镇”③,共同藩屏京师。又因其处于三面环敌、一面濒海之地,只有通过山海关的一线路途可以通达腹里地区;并且辽东外临胡虏地,内接中原区,“天下无事则并力抗胡,有事则精兵数十万,指麾可集”④,强大力量不容小觑;加之镇堡沿长城一线,可谓是捍卫京师的咽喉所在,因此古史有“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之言,充分肯定了辽东镇维护边地、守御政权的作用。
2.蓟州镇,是位于北直隶京师之左的有力辅助。朱元璋扫除残元势力之后,在其地设置大宁都司、营州等卫所,遣宁王之国,将蓟州与东面辽东和西面的宣府一道,列为“外边”;并派魏国公徐达多次前往边地修筑自古北口至山海关的关隘:蓟州诸山关,无虑数百,西接居庸,北折而东,南抵海上,盖渔阳、卢龙塞皆其管内。……襟带原泽,冯翊京师,号称雄镇。⑤靖难之役后,大宁为前来内附的兀良哈部落占據,其每年按例朝贡两次,与明互市;却造成了辽东、蓟州、宣府一线的声援受阻,而兀良哈三卫的平和状态终在“土木之变”后宣告破灭。弘治年间,因边将守臣杨友、张谅烧荒并掩杀无辜民众,动乱迭起;正德时,三卫中势力最盛的朵颜变诈不一,成为明政府后顾之忧。再加上蓟州一带虽有险要关城,但兵士逃亡现象严重,河间等卫所的戍守有名无实。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蓟州镇的地位更加显著,朝中臣子时时献策以护住这一重要军镇,因为蓟镇若孱弱难守,那么“京师不得高枕矣”⑥。
3.宣府镇,位于今河北地区,是京城西北面的守卫军镇。明初常遇春率军大破敌虏于漠北一带,随后设开平卫守之。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均将开平、兴和、万全三处作为出入口,并有言:“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大宁、辽东、甘肃、宁夏,则边境可永无事矣”⑦,可以说永乐时期关于北边防线的构想已体现出后期九边的雏形,只是随着大宁都司内徙、兴和废弃、开平于宣德中徙至独石,明廷的北部防线大幅内缩。土木之变后,宣府一地的兵力部署被重视起来;加之其与京师只四百里的距离,且山川交隔、地势狭隘,古人对宣府一地有“锁轮所寄、要害可知”⑧的论断。明人杨时宁谈及宣府镇形势时亦言:“紫荆控其南,长城枕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盖屹然西北一重镇焉。”⑨充分肯定了宣府镇的战略地位。
4.大同镇,位于明廷与蒙古直接相冲的地带,“平坡峻坂”⑩,亦是战事频起之区,“自昔华夷互争,疆场所必守者也”11,加之在明朝成为“京师陵寝右翼”12,对明政权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初,在大同设府,封代王之国,有“北遏三胡,西藩三晋”13的用意,考虑到大同与保定、山西两地联系紧密,遂设为重镇,部署兵力。大同是九边之中堪称“绝塞”的一边,其以黄河为西界,北接沙漠,东连上谷,南抵并恒,藩屏京师之余,更是保障中原的重要存在。大同镇西面的平虏、威远,中部的右卫、水口,东面的天城、阳和,均位于首当其冲的位置,战略地位不容小觑;但大同一地多平缓,易于敌人长驱直入,因此嘉靖时期有大臣奏议“修复五堡”,此外,增加各堡驻军的数量,为其补充合宜的粮饷马匹,并坚持军纪严明、律令必施,来重振大同镇兵力。
5.山西镇,又有“三关镇”、“太原镇”之称。三关指偏头关、宁武关与雁门关,属“外三关”,是京师外围的第二道防线。三关均系要害,其中以偏头最为紧要,明代何乔新就曾刻画过偏头关的战略地位:雄关鼎雁宁,形势独开张。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此地山势高峻、沟壑纵横,又是套虏南下渡口处,一旦敌人突破后进入山西中部,则其西可进关中,东可入洛阳,危害甚大。太原称镇较晚,直到己巳之变发生,大同征山西之兵防御者,盖几七千14,说明单靠大同兵马消除不安因素略显吃力,所以有人考虑将兵士驻扎地改为三关,这样一来,“不惟边防有赖,而所省亦且不貲矣”15,只要边军将士上下一心,充分发挥守军的力量,那山西镇虽处内地,但会在大同镇之后充当第二道防线,发挥着支撑加固的作用。endprint
6.延绥镇,一般又称其为“榆林镇”。原建镇延绥,但“弃米脂、鱼河等处于外几三百里”16,敌虏乘轻骑进边掳掠,给明军造成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都御史余子俊于成化年间奏议将镇城改徙榆林堡,不仅能利用堑谷相连的有利地势,而且当时北虏还未猖獗于河套之区,明军可在其中耕牧樵采围猎,占有“地利”和“经济之利”,实现了“襟吭既据,内地遂安”17的目标,榆林镇也一跃成为一座“雄镇”。只是明后期敌虏占据河套,明军失去优势,并且随着盐法败坏,榆林镇开始面临对它而言最为困难而又最紧急的事务——蒭粮: “此镇迫于寇门,粮道险远,急即束手”18;“嘉靖七年,镇城饿孚几万”19……可以说,敌虏据套后,榆林一镇的最大之患、最急之务,皆在蒭粮,粮饷充溢,才能充分发挥榆林镇的优越地势。
7.陕西镇,亦称“固原镇”,是九大军镇中设立最晚的一镇。它的巨镇之谓源于弘治十四年的“火筛入掠”20。固原与宁夏唇齿相依:宁夏的花马池一带被边地之人称为“大门”,所以齐心协力守住花马池,才能保固原安然。至于陕西靖虏一带,冬季黄河冰冻时是千里平地的面貌,因此,增添堡垒、屯守重兵是必要举措。固原镇虽身处内地,但其对外可东顾榆林、西顾甘肃,对内可及时镇压陕西腹里的不安定活动,是为“中制之地也”21。
8.宁夏镇,为古时朔方地,西北被贺兰山环绕,东南有黄河流经,山河之间,据此为险。自明初一直到成化年间,敌虏多在河西活动;但此后胡虏据有河套,宁夏镇的军事防守备受威胁。同时,因宁夏与后设的固原两镇互为唇齿,因此,要想保证固原安定,须大力加强宁夏的守备能力。嘉靖年间,北虏以河套为巢穴,大肆探听明政权的虚实,并常派游骑出没,扰乱明军部署。因此,官员积极献策:在花马池一地建立城堡、增设参游;于营地大量屯兵;至于水草茂盛之处,墩堡的建设必不可少,做到以上几点,足以“得扼吭先制之计”22,之后便可借助这完备的军政部署,使宁夏镇与其他边镇声势相援。
9.甘肃镇,故地为西汉时期的“河西四郡”,自东向西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因甘肃处关陇地区,东接金城,西倚玉门,南有祁连山作为屏障,北有合黎山的拱卫,明初便建陕西行都司在此,甘肃区下有西宁、庄浪、肃州、甘州等多达十五处卫所,且各卫所形势紧要,如甘州一卫,“西扼回戎,北拊强胡,南遮羌部,势临斗绝。”23肃州卫“河山襟带,羌戎通驿”24,是“西土保障之喉襟”25。河西的形势是孤悬于千里而外的一线之路,若守御得当、防备森严,则其可制西域、隔南羌、蔽北虏,但自成化年间,哈密等地失去了充当明朝藩篱的作用,其首领相继“陷于吐鲁番”26。甘肃一地的祸患,在于“北虏攸去攸来,南番坐守之夷耳”27,因此屯田耕牧、充实旧堡、休养生聚,是甘肃镇振兴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重归“藩垣四镇,纲领九边”的大镇形势。
三、结语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诚然,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陕西、宁夏和甘肃九边镇,之所以被统治者立为重镇,进而在拱卫京师、守护边地中发挥巨大的核心作用,除却自身地理形势的特点,还与统治者的重视、镇守大臣的苦心经营、边军兵士的卫国决心,长城一线的有力防护,以及明蒙双方军事形势的变化等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这之中,地理形势可谓是最基础的一环,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地有没有成为军镇的可能性,只有占据地形优势,才能在对敌作战中更好防守、有力反击。
注释:
①黄训.皇明名臣经济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2.
②毕恭.辽东志[M].沈阳:辽沈书社,1985:353.
③毕恭.辽东志[M].沈阳:辽沈书社,1985:372.
④毕恭.辽东志[M].沈阳:辽沈书社,1985:372.
⑤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2282-2283.
⑥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6.
⑦徐麗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6.
⑧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6.
⑨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M].台北:正中书局,1981:9.
⑩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5046.
11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5046.
12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M].台北:正中书局,1981:209.
13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5046.
14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8.
15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8.
16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9.
17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9.
18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9.
19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599.
20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603.
21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603.
22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600.
23张雨.边政考[M],台北:华文书局,1969:391.
24张雨.边政考[M],台北:华文书局,1969:393.
25张雨.边政考[M],台北:华文书局,1969:393.
26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601.
27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602.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