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市民文化构建

时间:2024-05-04

杨丽琴

摘 要:社会和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对于市民文化的内容来看,其主要的方面是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主体是市民,通俗来讲,就是市民在进行社会活动的期间将目的设定为对丰富文化生活。因此市民文化生活的构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是社会主义社会构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文针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多市民文化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将现阶段市民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提升,同时给予切实可行的构建对策,以此对市民文化的不断发展作为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市民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187-0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快速的向前推进,在文化艺术的领域中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且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市民文化①。市民文化就是指民众在自身的职业属性以外,通过主动参与和娱乐以及开发的社会性文化。能够对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全面的满足,并且将主要的内容设定为娱乐活动是市民文化的含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贸易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不断的发展,并且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也让国内的民众其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在不断的增长,因此就呈现出对文化生活需求度越来越高的状况②。

一、市民文化构建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的市民文化建设与时代的发展和精神文化构建的需求呈现出紧密的联系性,并且也在逐步的发展和扩展的期间,相应的广场活动和剧场演出以及文化下乡的活动其频次在不断的增多。目前国家对于市民文化建设的工作关注的程度在逐步的提升,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内的大部分地方都相继开展了文化进入百姓和百姓文化课堂等,并且市民的反应都较好,认为此类活动的开展应不断的增大其频率,同时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让市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还能够让相应的企业也对其进行支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逐步的完善和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在经济和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阶段在市民文化构建的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度还没有完全的满足,同时要想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紧密的契合度,还要努力的方面有很多,因此要对市民文化构建的方向进行精准的把握,以此来对市民文化全面发展给予保障性的作用。

1.经济的发展对市民文化构建产生冲击。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文化在新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面临著冲击,并且在计算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背景下,民众对家乡的传统文化逐步的淡忘,并且民众越来越多将娱乐文化的转移到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上,市民文化的发展要以市民为基础,但现阶段民众生活方式的变更让较多的民众对网络来丰富自身的娱乐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并且将传统的文化逐步的淡忘。

2.文化之间产生孤立。对于完整的文化体系来说,其主要的构成是不同种类的文化元素,但是现阶段文化之间存在孤立的情况。比如市民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不能有效的融合,同时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同,其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未能全面的构建,因此呈现出文化断层的情况。

3.文化构建专业性人才流失。目前市民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的对文化的精英人才进行留存,同时也没有重视文化工作者,现阶段高校中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人才在毕业面对职业选取的过程中,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文化构建的岗位,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其理念中文化的构建工作枯燥乏味,同时价值观的不正确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二、构建市民文化的策略

1.充分利用经济的发展构建市民文化。在互联网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新媒体的影响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应该让其对市民文化的发展给予贡献,可以使用对不同的文化活动进行组织的方式,例如组织经剧场演出和晚会等形式,在网络中进行投票让市民对喜欢的节目进行评选,同时让其积极的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并且可以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方式,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对让民众对文化逐步的加深认知。

2.注重企业文化与市民文化的融合。在企业中能够对企业的联系性进行有效增强,就是企业中开展对年会和联谊会等,并且可以为经济的发展作为贡献,而且还能够对企业中员工的生活不断地丰富。除此以外,在文化馆进行工作的员工要对企业和市民文化活动之间的联系性进行注重,通过举办规模较大的文化和娱乐活动的方式,对企业的知名度进行提升。

3.加强人才培养的工作。目前大量的优秀高校人才在毕业后都对文化馆的工作兴趣度不高,因此在文化馆工作的员工要对职业的特征进行有效地宣传,并且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对文化馆的工作性质充分的认识,同时让其深知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才能对市民文化构建的基础进行有效地额保障。

总体来讲,在市民文化构建的过程要将市民作为主体,并且全面发挥市民的功能性,以此来实现服务市民的理念实现,同时将文化活动的主体要定位市民,以此来不断发展市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注释:

①胡宪刚.基于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1):11-12.

②赵寄云.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调查——以山西运城某村为例[J].商情, 2017(2):132-13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