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时间:2024-04-23

胡政阳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亲和力”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感染力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获得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精神价值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将其融入思政课之中,可以让教学真正“活”起来,提升课程亲和力。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提升思政课的理论亲和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标准,比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处世观等,而且还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民俗、技艺等,可以为思政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新时代大学生多是“90”“00”后,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如果一味进行灌输式教学,势必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元的理论资源可以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从而拉近学生与理论之间的距离。比如在阐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可以将昆曲引入其中,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昆曲崇尚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精神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这样的融合,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它根源于古代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体现着每一个族群自我身份的确认,是人们对自己族群的文化和价值认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不仅蕴含着本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彩一笔。将民族文化精髓内化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不仅可以使理论充满文化性、艺术性和民族性,而且还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让理论更贴近学生,增强现实感、历史感和民族感。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的“彻底”不仅需要理论具有思想的高度和内容的深度,而且还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抛弃“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将丰富多元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学全过程,可以更好地将理论讲“彻底”,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提升理论的亲和力。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动性,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其中的优秀文化是对固有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止、枯燥乏味的,它是一种“活”的文化,不管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需要通过人的活动展现出来。长久以来,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倾向于理论性、文件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而教师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思想灌输、政策宣讲也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因此,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动性入手,以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教材和教学话语。

在教材话语方面,首先要保证内容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在此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引入,坚持守正创新。比如编写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辅助性读本,将其体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融入教材体系中,应用到爱国主义、实践观、先进文化观等授课内容中,教材语言多些生动活泼,少些文件式的理论铺叙,切实从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在教学话语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勤修传统文化内功,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带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把抽象而深刻的原理化为“接地气”的案例,讲究通俗与生动。比如在讲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可以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观引入;讲到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时,可以讲讲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再如讲到“新时代文化自信”时,可以融入“刘三姐歌谣”“吴歌”“玛纳斯”等元素,不仅可以讲述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智慧,而且还可以让思政课充满学理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提升话语亲和力。

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思政课的载体亲和力

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正创新,同时又要与时代特征、中国实际密切结合,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些对于突破思政课“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载体有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与思政课具有高度耦合性。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教师要以辩证的态度和审慎的目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将清明节等民俗节日与思政课相结合时,要重点讲其所体现的孝道文化,而对于其他封建迷信内容应当摒弃。

在全球化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不可能固步自封,它会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与学生的共鸣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传统文化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报刊杂志等纸媒宣传的模式被替代,传播渠道日趋多元,比如可以利用短视频、动画、VR、人工智能、微博、直播等,这些变化一方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新求变的个性特征,贴合了他们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政課的教学载体,比如在讲述“抗疫中的民族精神”时,可以将生动形象的抗疫剪纸画作为典型例子,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剪纸画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让创作者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思政课的距离,同时还能突破地域局限,拓宽教学空间。再如讲到“一带一路”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带一路”主题文物短视频,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串联起它的过去和未来,真正做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关理论的认识以VLOG或者云空间的形式记录并分享,让学生真学真懂,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丰富的新媒体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亲和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而且也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面育人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应注意的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过程中要坚持内容为王、理论为本,切忌脱离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此外还要防止教学语言的庸俗化、片面化,真正让思政课有温度、有感情、有亲和力。

(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思政部讲师)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青年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NQN20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