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中国当代招贴艺术中的精神内涵

时间:2024-05-04

师欢欢

(山东英才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1401)

论中国当代招贴艺术中的精神内涵

师欢欢

(山东英才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1401)

当今招贴艺术设计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商界和企业界加强了对自身形象宣传的重视,一张具有高超技巧而没有精神内涵的招贴,就如同一座只有美丽的外壳而没有生命力的塑像一样。那么我们如何把握招贴艺术的形式和内涵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招贴艺术的精神内涵来帮助完善招贴艺术的创作灵魂。

招贴艺术;精神内涵

一、禅宗思想与中国当代招贴艺术的抽象艺术

禅者的心境,即“超然象外”,“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人格理想与美学品格。同时,禅宗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造就了能体现禅宗精神的画派,也造就了历代诸多著名文人画的禅僧画家。如:清初的“四僧”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禅宗与画意的融合,而是把禅宗观念运用于绘画,并把儒家思想影响艺术学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超然象外”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而超象(超以象外,司空图语)的词义与西方设计中的抽象艺术意义相近,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词,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贴切于“抽象”。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变得高度概括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而我觉得更有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还是要靠想象而生,绘画之所以不居于技术行列,主要靠心思。依靠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这就需要想象去补充,因而中国画的想象在绘画创作中是极为重要,也是表达出不似之似境界的必要根据。文人画重视个性、情感的表现,客观物象在他们那里往往经过大胆的取舍、夸张、简化和变形,他们鄙弃那种对自然精雕细刻的真实模仿,响亮地提出“不似之似”的口号,他们不掩饰自己的作品的虚拟性质,明确的提出与客观现实保持距离,追求意之所游,追求“隔”的效果,在他们那些可以回不可言传的逸品、空灵风格中,又使人产生如恍如惚的情绪感染,他们甚至可以为感情的表现而再造其理,另构心境。

而转化到招贴艺术设计中去,就如靳埭强近作《似山非山》标志着他在水墨中对创作和设计关系的重新解读,利用了“似与不似”的设计原理凸显对更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思索。

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存在于想象者的思维之中,眼不可见,但想象者如果是设计家,便可以把想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但是想象中的事物也不可能也不必都表达出来,要以最能表达自己理想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通过对生活的能动反映在观念中产生艺术形象的活动以及通过物质材料的运用把观念中的艺术表象外化为实际存在的可为感官把握的艺术形象,即形成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而招贴艺术中是离不开想象的,招贴艺术依然可以中国画中的典型特征不似之似来创作出别有特色的韵味。

“想象力指人脑超凡的力量,将抽象的、不存在的事物在大脑中形成图像。人脑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这一能力发明新的图像和理念。我们看到在“图像”与“想象”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想象存在于人脑,而图像对我们而言是可视的、具体的。图像通常是想象的成果,这说明可视性的图像与精神上的图像是紧密相连的。”

想象中是存在着一定的创造性的,也许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图像并非总是具体体现在人的体验中或与人的体验中某些事物相关。而在招贴艺术设计中这种想象和创造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用感官系统去充分的感受身边的事物,通过想象表达出来。

二、道家思想与中国当代招贴艺术中的智慧

老子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而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中若缺、若拙、若讷之水墨笔意则呈现其人生智慧的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辨也。

看靳先生之海报作品“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甚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使人感到东方心魂的跃动,靳埭强那简洁的画幅,以蜿蜒游动的造型设计成的海报,虽并不奇拔,却有一种魂萦梦绕,需要发倍投问的依依之感。”(田中一光语)水墨成为靳先生海报创作的最为重要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把水墨融入设计是靳先生的独创,而水墨所承载的东方神韵更是靳先生性灵之所依也。为日本特种制纸“自在”花纹纸设计的靳埭强海报作品,《自在》系列中呈现了一种佛家的“大自在”,意念上来自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的肌理,以自然变化构成山水自然的意象,以传统和自然的物象表现中国人追求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态度,则为一种“大缺”与“大拙”“大讷”。

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觉得此系列乃先生之“大巧”作品。安尚秀曾经这样说过:“水墨和色彩,本身并无意义,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给予它们的意念,而又能运用它们传递讯息。”靳先生道出其中的真谛,形与色在乎于创作者之心与神也。也只有像靳先生这样“一位来如云、清逸的得道者。一位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一位懂笔墨的亚洲设计师,一个以颤动的点滴交融感情的人”才能创造如斯之境界。

三、中国传统美学观念“计黑当白”与招贴艺术作品中的空间美

我把整个地方全部填满了,可能会更好……如果让它空着。——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皆大欢喜》

在视觉设计中,最容易忽略的要素就是空白空间,而对空白空间的忽视就是大量丑陋。

传统道家思想里有许多对立统一具有辩正意味的概念,如老子曾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具有对立转化性并在生活中极其普通常见的语汇却包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可以说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此运用于艺术设计,可以创造出更多富有诗意与想象空间的设计作品。其体现到中国山水画中,便是计白当黑的“留白”;拓展至艺术设计中,便是有容乃大的“空白”,空白是设计者按照设计画面反向思维的特点所形成的一种想象空间。

毫无疑问,当代招贴艺术设计是可以从道家美学思想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并使设计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新时代的设计师们要创作出中国本土化设计,必须在现代社会特定的文化场景中,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深刻领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借鉴传统艺术元素,结合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视觉思维方式,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展现中国特色。通过对道家传统思想的理解与阐释,不但可以进一步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而且更可以从传统的文化中进一步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创作的内涵。也只有不断的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学习与借鉴才能创作出更加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出民族气息的富有强大艺术感的设计作品。

空白是设计中的计白当黑或者说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种空白,看似无形之境,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笔未到而意已至。空白也是设计的生命与灵魂,它可以对画面进行有机分割与空间支配,使空间变得更加合理化与人性化。

空间形式的表达对招贴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在招贴设计中空白的合理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的主体更加突出,更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使所传达的信息层次感强,增强了视觉的节奏感,提高了视觉上的美感和获取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使得招贴艺术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形式感。平面设计中的“空白”能够给读者一个“开阔”的视野,让读者有感受、想象和喘息的空间,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感受。例如:荣获2008年“世界最美的书”朱赢椿设计的《蚁呓》,它是一本图文并茂且充满探索精神的实验性图书,这本书讲述的是蚂蚁虽小,但有生命。全书只有不到2000字,书中的大量空白为读者营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图片选取和设计新颖别致,时而大量留白,时而满纸铺墨,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沉醉回味。

四、结语

招贴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信息传播载体历经百年,并没有随着传播媒体的更新而退出设计的舞台,而是一直在适应整个世界的发展。而今,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与世界文化融合到一起,使中国的更加中国化,将精神内涵更好的附加到招贴艺术设计中去,这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被设计师所接纳。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中国当代招贴设计的精神内涵来分析,以此唤醒设计师对招贴艺术精神内涵的重视。

J524

A

1005-5312(2015)32-0021-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