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篆刻的临摹与创作

时间:2024-05-04

陈维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试析篆刻的临摹与创作

陈维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篆刻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实临、意临、模仿创作和独立创作四个步骤。实临就是与古人对话,以临摹历代古印和流派印为主,临其神,亦临其形,做到形神兼备。意临是实临到一定水平的提升,临其神,而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模仿创作指的是以古印为参考进行篆刻创作。独立创作是经过前三步的积累和探索,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人风格。

篆刻;临摹;创作;汉印;艺术

篆刻艺术与中国其他艺术一样,有着深厚的自身传统。篆刻艺术的创新必须立足传统,深入古玺汉印、明清流派,以篆刻传统作为根据,将各种技法熟练掌握。比如,先秦古玺以其灵活多变的章法构成为我们留下了自由浪漫的艺术精神,汉印以其浑厚端庄的气息为我们创造了印学的巅峰,邓石如“印从书出”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创作模式,吴让之的披削用刀为我们创造了意想不到的线条质感,来楚生开合有度的文字排列为当代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样式。可以说,漠视传统就是等于漠视规矩,漠视法度。没有传统根基的创新必是无源之水。

在这个意义上,临摹是学习传统的不二法门。临摹又分实临与意临,实临指的是学习者在临习的过程中绝对忠实于原作,尽可能的还原原作的点画形状与精神风貌。意临指的是不同的学习者在临习时“各取所需”,有选择的学习或者强化原作中的某种特征,为下一步的创作做铺垫。

就临习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临习者善于发现范作的特点。以汉代四字官印为例,在章法上,汉印有着典型的“编织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起到凝聚印面的作用。临习时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为之后的创作进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比如说,以“江河湖海”四字进行创作,若以文字本身规范的写法布局,则印面板滞雷同,松散无联系。如果融会贯通,合理处理字法,形成了较凝聚的编织关系。当然,这要求我们在有一定的古文字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变通。汉四字官印虽大多平正匀停,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善于在平正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之处。即点画的丰富变化。临习时还应注意汉印的转折处多作搭接关系,这种关系在将军印中表现尤为明显。

意临指的是临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有选择、有辨别地临摹古印。这种临摹不同于初学阶段追求形似,而是追求超越形似的神似。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比较成熟的艺术观念,否则,漫无目的所谓意临则是自欺欺人,于进步无益。

一方好印就是一个艺术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绝不是单一的构成。字法、刀法、章法,以至流畅的节奏、丰富的线质……每一个技巧都是一个单元。细而察之,每个单元中还有更小的单元。比如用刀,还有冲刀、切刀、披削用刀、向线下刀的问题——就这样尽精微,致广大,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初学古印,当然要求对它的这些单元都揣摩熟悉,因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顾此失彼是学不好的,但这与高级的临摹却不能等同起来,这一点与书法的意临相似。以吴昌硕、王福庵临《石鼓文》为例,他们已经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底,全盘吸收对他们来说是不适当的,他要求获得启示灵感的信息,因而采取的方式是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为了摸索形成自己的新风格、为了书中有我,必须把与自己个性吻合优点吸取过来,这被吸取的优点就是吴昌硕、王福庵所抓的点,省略掉的是其余。当然,不是所有不被吸取的都是缺点。事实上,吴昌硕、王福庵在临《石鼓文》中所取的只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点。正因此,吴昌硕与王福庵同写《石鼓文》,他们也不必选取同样的点,你用笔老辣,我着力求匀,各取所需。各自不需的并不一定是缺点;各自所需的也不必都是同一个优点。同样,篆刻家在追求个人风格过程中,这种临摹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一种个人风格是建立在一片空白上的。早在古代,篆刻先驱就已经在身体力行了,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他所复的古并不是要全盘吸收古人的东西,而是在艺术观念的指导下提炼古印的精神进而指导时下的创作。浙派印人意临古印,更是通过理解古印的线条来锤炼自己的刀法风格。意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代印人若想出新,意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在篆刻领域亦步亦趋,将传统的法度演绎的炉火纯青自然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但一辈子做古人的奴隶未必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必须创造,所谓创造,就是使作品有个性、有特点。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只追求学得很像、乱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所创造,要有自己独具的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与风格,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

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要有庄子在《南华经》里提出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美,至乐无乐”的良好心态,亦必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大境界。

古人曾说篆刻“易学难精”,易学者,一刀一石足矣;难精者,篆刻集诗、书、画诸艺大成,没有深厚的功力则难以驾驭。篆刻家只有在熟练掌握篆刻技艺之外融会其他艺术,才有可能触类旁通,入古出新,进而走向更广阔的艺术创作天地。

[1]沙孟海.印学史[M].杭州:西泠印社,1987.

[2]孙慰祖.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3]曹锦炎.古玺通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

[4]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85.

[5]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6]王佩智.建国初期的篆刻创作[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7]辛尘.当代篆刻评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J292.4

A

1005-5312(2015)32-0035-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