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机遇

时间:2024-04-23

白谨豪 刘儒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尤其为我们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赢得了主动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我们更应勇谋其“事”。

疫情防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之“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如果能够针对疫情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疫情防控不仅增强了社会各界科技创新的使命感、科技推广的紧迫感和科技应用的舒适感,而且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加速成长的重要应用场景和“试验场”。不论是生产生活领域,还是公共物品提供,抑或是包含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治理、智能办公、智能制造等场景都蕴含着重大商机。依托数字技术推进经济发展,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催生产业互联网、智慧政务、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新产业新业态。尤其是数字经济在城市加速发展以及向基层、向农村延伸的加速实施应用,不仅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疫情危机后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能级跃升提供了新机遇,让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美好生活催生数字经济发展之“时”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疫情冲击,商贸零售、酒店餐饮、文娱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被压抑的需求亟待释放,以及在此期间所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不断壮大,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与升华,催生经济发展与人民福利增加的“双赢”红利。

数字经济的跨地域、平台化、多元化、共享化及个性化特征,构筑了“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重结构新框架,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变革。得益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国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得以有效发挥,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特别是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诸如5G终端、无人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金融、远程协同办公以及各种物联网场景等的深度融合性需求加速释放。同时数字信息技术也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强力推动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医疗、AI体育等高端生活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如通过“健康码”与个人健康档案、医疗数据等信息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协同,形成民众数字化的“健康卫士”。

科学利用我国在技术、消费与应用领域所具备的数字经济创新领先优势,以及“前端消费—后端产业”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全社会线上服务需求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相互迸发的良好发展趋势,也要正视诸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深度和广度的融合方面还需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数据资产管理与安全保障不健全、数字经济人才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短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与治理尚需要改善等困境,精准施策以促其健康发展。

新时代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之“事” 

一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多元集聚力。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轮联动”。一方面,要以大数据应用为战略引领,重点发展“云、网、端”在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的应用,通过搭建多元化多功能产业技术创新集聚平台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效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等的辐射带动效应,高水平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重点聚焦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释放其融合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能。特别是打造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把握其標准制定的主导权,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聚力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生态圈发展,强化创新引领力。以需求为导向,广泛聚集和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创新生态圈,重点加快新一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强势推进优质资源进行联合攻关融合领域基础理论的前瞻性研究,快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持续推动数据、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发挥叠加效应。积极鼓励技术服务商创新,深度开发数据资源的影响力和产业塑造力,尤其是提升消费者信息技能,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不断增强“体系作战”发展优势。

三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供给,提升巨量网络承载力。在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基础上深入推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努力建构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统筹和高水平衔接其与市政、机场、公路、铁路、乡村等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数字资源的交互效果,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尤其是加快构建全球领先、安全可靠的云数据中心平台,加大5G网络和量子通信等创新投入,科学设置不同类型层级平台用户的无缝接入,加快形成网络覆盖领域更大、运行速度畅通、连接终端广泛的“人、机、物”互联互用新图景。

四是奋力推进高质量数字人才队伍培育,拓宽人力资本“数”力。着力发挥我国高等学校的科技优势,通过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培养富于“高精尖专”特色的数字经济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队伍,大力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为发展数字经济筑牢坚实的人才支撑。着眼长远,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构筑“一揽子”人才激励机制,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畅通人才有序流动渠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以良好环境“筑巢引凤,引凤还巢”,吸引培育更多“数字良才”。

五是构筑高集成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民众获得感。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民生领域的先天、先行和先发优势,借力大数据精准定位公共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全力推广“防疫健康信息码”,以其服务接口多、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为政府多元共同服务提供广阔空间。进一步拓宽数字消费场景覆盖面,强化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和便利化的价值导向,持续加大涵盖教育医疗、康养保健、交通物流等新型综合数字配套服务支撑,扩大智慧文娱消费、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垃圾处理等生活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消费新模式,满足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

六是完善高水平“政策池”环境支撑体系,扩大数字治理影响力。科学研判,高质量完善数字产业融合、财税金融激励、技术创新引导、数据确权交易等领域政策法规体系,提供精准配套服务支撑,通过减税降费、专利保护、专项融资等激励政策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完善数字准入监管变革、强化数字安全立法,构建完善大数据监管中心,逐渐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管控机制,用好“数据权力”,合理高效利用数据资源,保障信息安全,不断提升数字治理综合能力。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缘起与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7AKS0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徐梦周、吕铁:《数字经济领先市场建构:支撑机制与实践策略》,《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7期。

责编/贾娜    美编/宋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