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时间:2024-05-04

刘粮香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文化馆,广东 梅州 514400)

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刘粮香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文化馆,广东 梅州 514400)

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引导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群众文化;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观

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所以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同志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因此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对于教育引导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者牢固树立唯物史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方式,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

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但是我们精心编排了节目,再一路颠簸送到乡下,观看的群众却寥寥无几,那带着板凳看演出,坐满禾坪,踩烂田埂的情节已不复存在。有些观众勉强看了一半也中途离去,难得听到掌声、笑声、赞扬声,往往演到最后,是工作人员在自导自演自看。以前说到下乡演出,大伙儿披星戴月排练,争着上台,争着下乡,能把精彩的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能得到群众的笑声和肯定是每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追求。我们的节目群众不爱看了,我们的演出在乡下找不到舞台了。

对于各地文化馆,国家实行免费开馆政策,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文化服务。但是,尽管文化馆的大门每天早早敞开,真正到文化馆活动和娱乐的群众却没有几个,文化馆似乎只是一个摆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了纸上谈兵。

二、造成基层文化活动与群众实际需要脱节的原因

为什么国家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各项保障制度,聘请专业的创作人员、管理人员,基层文化馆、文化站开展的文化活动却不受群众欢迎,甚至不被群众接受呢?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设施缺位

通过多年快速建设,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但整体上看依然是“低水平、广覆盖”,部分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仍存在数量不足,标准不高的现象。从县级看,普遍存在建设年代久远、建筑面积相对不足的问题,造成许多优秀文献资料只能“束之高阁”。从乡镇级看,个别地区还存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不全、面积不足的现象;从村级看,甚至没有基本的文化活动广场。在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群众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融合了他们对文化内容和表演形式的要求,简易的舞台,不化妆的演出已经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

(二)管理缺位

从资金总量看,近年来,以“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为契机,已经初步建立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央与地方共担的经费保障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经费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地区文化财政投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税收减免程序和手续繁杂等原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存在免费开放配套资金到位率偏低,甚至挤占挪用免费开放资金的现象,造成中央免费开放资金难以切实发挥作用;文化部门对规模巨大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没有太大的话语权,造成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脱节等。

(三)制度缺位

宣传部、文广新局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很重视,提出合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活动的开展,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也没有专业的人员保障。资金不到位,再丰富的节目,再有创意的设想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另外由于缺乏职业门槛,基层文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应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群众需要

一是继续抓好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广场的建设。以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场地设施的建设落到实处。二是抓好活动室、展览室的建设,使其具有文化人才培养、文博展览、文艺演出等多种功能,为群众提供可以娱乐和活动的场所。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寻找场地,使还未建设文化站的乡镇和村落尽早拥有自己的文化站(室),文化广场,消除盲点,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全覆盖。四是将文化活动的开展实行网络化管理,创建规范的网站。

(二)文化艺术作品创作贴近群众生活

近年来,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文化馆、文化站等部门广纳贤才,招收了一批专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大专生,旨在充实文化艺术创作队伍。但是,这些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缺乏舞台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很难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大众化作品,造成艺术和群众脱节。鉴于目前实际,文化部门和创作人员应转变观念,一是加强培训和学习,把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结合起来,把文本创作和舞台演出结合起来,把时代精神和群众口味结合起来,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口味的作品。二是以群众需要和满意为创作原则,走进农村,走到群众生活,针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习惯,创作出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并利用传统节庆和地方特色活动,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让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加入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三)文化制度建设保障群众利益

再好的设想如果离开切实的制度保障,就像雄鹰没有了双翅,如何飞得高飞得远?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它的实施和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文化建设长期稳定发展,如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机构、人员、管理等,建立刚性要求和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建立起来,提高基层文化部门和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四)创新基层文化活动产品丰富群众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文化得以传承进而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群众文化工作要有所发展,所有作为,必须走改革之路,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谋发展。第一创新文化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准确把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自觉从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解脱出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观念。第二创新文化活动产品,把时代精神、群众生活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作品。

文化的发展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与群众的需要,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为群众服务,反过来,人民群众又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一定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服务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发展内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1]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2]浅析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G249.2

A

1005-5312(2015)11-0253-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