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明治维新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4-05-04

庆奇昊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明治维新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庆奇昊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研究日本现代化是绕不开“明治维新”运动的,不管认为日本现代化的起点起于何时,这一历史事件是日本现代化之旅不能割舍的要件。本文将从以下政治、经济、教育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明治维新的作用。

明治维新;日本;现代化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不仅成功地避开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而且在短短几十年之间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迈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为以后日本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倒幕运动胜利后,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那么这些措施和政策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一、政治方面

明治政府成立后虽然实行了一系列新政,但是社会基础结构仍然是没有得到变革,这就大大削弱了新政的实施效果。为了能够巩固新政府的基础,就必须要坚决采取消灭各藩领主实力的政策和措施。由于得到了几个强藩奉还土地的支持,其余各藩也开始纷纷上表奉还土地,奉还版籍工作得到了顺利地实施。然后各藩旧藩主被中央政府任命为该领地的知事。虽然说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还是原来的地方官管辖该地区,但是土地所有形式从地方收归国有了国有,实现了真正的中央集权政治。但是奉还版籍这一措施由于地方官并未有实质性改变的关系,封建遗风仍不免还有残余,就不得不做出了废藩置县这一决定。把全国分成为3府72县,原任藩知事一律被召回东京听命重新分配。明治政府正是通过这样的举措重新把权力收归中央,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式国家。除此之外政府还废除了不利于国家政策实施的旧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与新政府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政令和措施。这些新的法令对于加速经济和现代商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幕藩体制的崩溃,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官制。在王政复古的大口号下,摄政和关白白废除,采取天皇亲政的制度。但是因为天皇年少,所以天皇辅助体制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在明治元年政体书被发布,第二年建立了二官六省的制度。二官指的是太政官和神祗官,六省(部)是置于太政官下边的,这是模仿律令制的二省八官制度。但是后来经常会发生工部省从民部省分离或者把刑部省改组为司法省的变动,行政机构的设定并不固定。明治17年内阁制度的确立终于使得中央官制的改革得以稳定。虽然说内阁制度确立了,但是其本身却有很大的封建性,是为内部少数的强藩服务的,但它对于日本近代化政治的改革却有非凡的意义,为日本政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出路。

二、经济方面

在经济上,日本政府推行了殖产兴业的政策,为的是增加生产、兴盛产业。在倒幕成功后实现维新的明治政府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要解决的燃眉之急就是如何对抗欧美列强的侵略。当时列强争相进入亚洲,日本也有像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1854年3月《日美亲善条约》签订之后,日本又被迫同其他列强陆续签订了类似条约,当然都是以亲善为名义的。这些条约都是承认列强的治外法权,放弃了关税自主权,仅仅给对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的侵犯自己国家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在初期“攘夷”呼声很高。但是在列强压倒性的军事实力面前,攘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国家把发展作为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其实三大政策当中“殖产兴业”是作为国家核心战略的。毕竟“富国”只通过殖产兴业也就是产业、经济的近代化实现的,“强兵”和“文明开化”也是在产业、经济近代化实现之后才能被保障的。

日本国家和社会近代化、尤其作为基础结构的产业、经济近代化得以一时被巩固是在明治20年代中期。可以说是殖产兴业的效果所致,其近代经济或者说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基础的形成是相当迅速的。作为如此迅速形成日本近代经济的原因之一可以考虑为招聘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技术专家来当老师。国家在招聘这些人员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力气,可以从其“御用外国人”的招人方针的“御”字上看到了日本极其谦恭的态度。不仅政府要遵守这个方针,另外也让国民严守这个方针。官民共同从精神层面尊敬外教的同时,给其丰富的物质待遇,对于那些博学的人给予大臣级别甚至高于此级别的工资待遇。政府以及民营企业雇佣的外国人的数量是相当多的。从明治5年发行的《御用外国人》一览当中可以了解到中央政府雇佣了214人,府县厅以及民营企业雇佣的是164人,合计共378人。通过这些措施,日本迅速地从外国学取了很多技术。

之后政府通过实施整理纸币、成立日本银行、转让官办工厂等一系列经济政策,使得日本的经济从原始积累阶段转变到了产业资本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以国家权力为媒介而急剧膨胀的产业资本在政商资本向银行资本转化时国家间接的保护下开始自我确立为私有资本主义。日本的产业革命确立了,它使得日本的近代化更快了一步,然而日本从此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三、教育方面

明治新政府在改革后向国外发布通告声明日本将会坚持开国的政策。这是因为日本为了对抗欧美列强保持自己国家的独立,必须以欧美国家为范本使本国在国内制度和文化上取得近代化。

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的思潮充斥着日本各地。不仅欧美的近代思想和科学技术要被吸收,连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拿过来。一切日本古代的东西都要被蔑视和放弃,是一个对西洋物质和思想不加以批判无限尊崇的时代。其实吸收外来文化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说呢,都是与教育有深深联系的。当时的学校使用了欧美的学科制度,多使用文明开化的翻译教材。另外各地兴盛开办洋私塾和外国语学校,以丰厚的待遇聘用外国教师,兵器派遣了很多留学生赴海外进行学习。在文明开化的思潮下,民间的启蒙运动也达到了高潮。通过当时一大批西洋学者和启蒙家,一大批介绍欧美思想和生活的著作或者译著被出版,还发行了很多报纸和杂志。思想上的开花也加速了近代学校建立的进程。

明治三年二月教育行政官厅制定《大学规则》以及《中小学规则》并向太政官申请批准。这是以欧美学校制度为范本的学校制度构想,而且大学的学科将采用欧美的分科制。关于围绕大学规则的改编,处于优势的洋学派和国学派的对立变得空前激烈起来,但是政府于明治三年七月关闭了国学派的大学本校。新政府的教育方针可谓空前明朗,毕竟想要让国家近代化那就需要相应的近代化的人才。

在明治维新期间,作为近代国家建设的基础,国民一般性的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相当多的重视。中央政府于明治二年二月向各府县指示小学建造之事,又命令教育部门商讨实施方针。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使得日本首次有了全国规模公立教育制度立案的可能性。各藩和府县也都开始有了建设新学校的动向。在明治元年十二月设立的静冈藩沼津兵学校附属小学虽然是以贵族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学校,但是是最早使用“小学”这个称谓的。明治二年京都府在京都都内设立的番组小学开始吸收庶民小孩进校读书。另外神奈川县、筑摩县、名古屋县等都开始设立庶民教育的学校,开始向国民教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除了府县诸藩的洋学校之外,民间也开始兴办洋学塾,比如福沢谕吉的庆应义塾和近藤真琴的攻玉塾等等。这些学校在培养近代化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明治维新对于日本是至关重要的,它使得日本摆脱了像亚洲其他国家那样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列强国家。这次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明治政府通过上述三大主要政策达成了国家富强的目的,而且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万峰.日本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杨心浩.传统文化、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的再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院报,2001(12).

[3]雷丽萍,孙建华.“教育立国”战略与日本现代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4]刘天纯.日本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K313

A

1005-5312(2015)11-0254-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