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煜《虞美人》鉴赏——基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分析

时间:2024-05-04

林柏成

(广西钦州港远大港务发展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0)

李煜《虞美人》鉴赏
——基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分析

林柏成

(广西钦州港远大港务发展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0)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的浮沉变化,道出了他对人生的凄美感慨。文章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虞美人;李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文学既有一般意识形态性质,又有审美意识形态性。李煜的《虞美人》较好地展现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作品中,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及情感性与认识性得到了较好地融合统一。

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是在审美中浸透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表达出来的状况。其属性具体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统一。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属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有距离的,经济基础要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环节对文学起支配作用。李煜的这首词当中有明显时局变化的印记,极富历史沧桑感,他写下《虞美人》时,昔日的南唐国土,今日已是宋朝的天下,在他看来,国破家亡,成为俘虏又苟且偷生是一种耻辱,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抒发对时局的看法。后主用词作的形式,将个人感怀与社会时空背景相连,是对社会时势的回应与思考,表现出意识形态的特征。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最重要特征是具备“审美”属性,它是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征的种类。《虞美人》中的众多文学形象本身就带有较强的审美属性,词作的意象蕴含着词人对生活、对命运、对国家的个人情感体验,有着鲜明的审美效果。

二、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

1.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词人却对此发出“何时了”的感叹。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光阴变化。小楼东风起,这苍凉的景色不禁让词人想起了故国旧貌,雕栏玉砌还在,但往日的宫廷生活已不再,昔日的国君已经沦为阶下囚,这物是人非的境况多么令人感慨。人生短暂,往事已不堪回首,词人已不愿提及。天地间春水流淌,满腔悲苦和哀怨融化于一江春水中,岸边唯独有一个失意落寞的君王。这一切动人心肠的情景是来自词人无功利审美境界的创造。愁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表现,是直接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性中又间接地内在地渗透着强烈的功利性,那就是词人通过对自己愁绪的抒发,间接表现出了人生世事变幻无常,时局沧桑的主题。“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李煜天生不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但上天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敞开另一扇门,他的曲折经历无意中竟成就了他的才情。词人用无功利地情感表达,自然地把我们引入到了他所设置的情境中,让我们与他一同感慨命运、思索历史,间接地达到了词作表现的功利目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这里,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实现了有效统一。

2.文学的形象性与理性。文学以艺术形象作为特有的存在方式,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亮、雕栏、玉砌,这一切的文学意象是直观可感、有意味内涵的,是悲苦、凄美、落寞的承载物。最后一句李煜把愁比作春水,赋予了愁思质感,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给深刻的认识以形象性。字字看来皆是景,细细品读皆有情,词人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了理性思考,这些思考是蕴含、隐藏在具体的活的文学形象的审美直觉中的,是通过花月、春水等审美形象去实现的。透过这些形象,我们捕捉到了词人自感自伤的亡国之痛与对人生浮沉的理性体悟,词人理性思考的光辉巧妙地融合于文学意象中,境界高远,意味深长。

3.文学的情感性与认识性。文学是富含情感的,这种审美情感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里。词中作者的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情感渗透着思想的文学作品,其情感性越浓烈,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就越大,作品所展现的认识主题就越有感染力。“长歌当哭、吟诗作词是李后主宣泄和表达情感的最自然方式。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呼天抢地,也没有喋喋不休的执著,他能正视自己的内心,解剖自己的灵魂,用他天才的艺术方式,把他一腔深情诉诸笔端。”时空限制生命存在,今昔对比物是人非,这是李煜深沉炽热的情感所要承载的认识主题。他的词如从痛苦的深渊里浮现出来的星辰,照亮了无数孤独者的灵魂,使读者激动不已、感同身受,形成情感与认识的共鸣。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给《虞美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作品词作韵律优美,文学意象丰富,情感表达真挚,词作中展现的审美诗意世界能给予读者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正因做到了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及情感性与认识性的交织融合,《虞美人》才能穿越岁月的风尘,趟过历史长河,让读者领略到文学经久不衰的无限魅力。

[1]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申明秀.执著与超脱——李煜《虞美人》主旨新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王爱国.萧萧落叶,漏雨苍苔——李煜的生命体验与《虞美人》[J].文教资料,2009(09).

I207.23

A

1005-5312(2015)08-0017-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