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艺术语言的“爆破”与艺术终结论

时间:2024-05-04

黄颖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艺术语言的“爆破”与艺术终结论

黄颖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黑格尔和丹托从不同视角论述了艺术终结论,在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实践中,艺术本身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艺术语言“爆破”的结果。爆破带来了艺术语言的消解或碎片化,也就是其内在范式逻辑的消亡,这才造成了当代艺术的危机。要解决此危机,只有回归对艺术语言内在范式的探索。

艺术语言;艺术终结论;爆破

一、艺术终结论

艺术终结论的观点由来已久,从黑格尔到阿瑟丹托再到现在文艺界对于艺术终结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一美学论题的提出始于1828年黑格尔所发表的美学演讲。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就到了它发展的终点,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一般都变成偶然的,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割裂的。由于这种情况,艺术就否定了它自己,就显示出意识有必要找出比艺术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实。”由此可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为精神理念服务的。艺术是精神理念发展环节的低级阶段,而哲学宗教才是精神理念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低于宗教哲学的存在,它作为表达精神理念的工具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会被哲学和宗教所取代的。换言之,黑格尔认为,艺术语言诸如雕塑语言、绘画语言等都无法表达更高的精神理念,终将被抛弃。显然将艺术单纯的作为表达意识形态的附属工具是错误的,黑格尔否认了艺术语言(与宗教哲学对等)的本体地位。

在黑格尔之后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诸多艺术流派仍在探索艺术语言的可能性,艺术语言的本体地位并未被动摇。到了后现代艺术阶段,艺术的地位重新受到质疑,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终结论。亚瑟·丹托将历史看作一种叙事,在他的叙事里,他认为艺术发展到后现代(即后历史时代),关于艺术的宏大叙事终结了,也就是叙事结构的艺术史已经结束了。按他自己的话说艺术进入了一个“在这一时代,只要合格,什么都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艺术没有了任何的风格限制或哲学限制。没有艺术品必须体现的特殊方式。”亦即艺术语言没有了固定的创作范式,艺术家不再刻意寻求艺术语言的创新,寻求艺术语言的内在范式逻辑结构都已成为过去式,艺术语言的本体地位被动摇。这也是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古典艺术的本质区别。由此可见亚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没有否定艺术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事实,他所提出的艺术终结的观点虽然在关于为什么艺术会终结及如何发展问题上模糊不清,但却确切的描述了后现代艺术不再寻求艺术的内在结构、逻辑范式的艺术现象。阿瑟丹托提出艺术终结论时,后现代艺术已经开始,各种艺术形式迸发,这种迸发其本质上是艺术语言的“爆破”。

后现代艺术艺术语言的“爆破”表面上看实现了艺术形式的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只有“量”没有“质”,并在事实上造成了艺术语言“碎片化”,也就是指艺术语言的内在范式逻辑结构的解构,因为在很多艺术家看来,抛弃范式是为了扩大艺术的表达空间,在他们看来艺术范式限制了艺术观念的表达的宽度和纬度,但是这种后现代的观点值得怀疑。在艺术语言爆破,碎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艺术表达形式,但这并未缓解艺术终结的危机,原因在于很多后现代艺术家刻意的避开艺术范式,甚至有些人认为无范式的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有范式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就加剧了艺术终结的危机。艺术之所以独立的成为一种门类,就在于它运用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来进行表达,如果艺术语言本身被轻视,并且艺术家不再探索艺术的范式逻辑的话就意味着艺术的自立性动摇了,也就是艺术语言的本体地位被动摇了。

二、艺术语言的“爆破”

无论是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还是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在当代艺术中都有具体表现,一种是通过艺术语言形式的消解(黑格尔派)进行的艺术创作,另一种是艺术语言形式的“繁殖爆炸”(丹托派)来进行艺术创作。本质上而言,这两种艺术创作行为都是艺术语言的“爆破”造成的,一种是“爆破”后艺术形式消逝于无形,另一种是“爆破”后艺术语言形式被炸成碎片,失去了自身的范式逻辑。也就是说,艺术进入后现代阶段后,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寻求艺术语言内在范式逻辑的倾向已经过时了,代之以艺术语言形式的“爆破”,这种“爆破”自然会带来艺术本身受到质疑。

第一种“爆破”将艺术语言形式消解于无形,其代表是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它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不谋而合,都认为艺术只是表达观念或者说精神理念的工具媒介,当出现比艺术语言更为有效高级的表达方式时,艺术语言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消解的。

索尔·李维特认为观念是艺术的发动机;观念艺术不依赖于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好的观念艺术源自好的观念,艺术语言技艺的运用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精湛的技艺反而会成为观念的束缚;文字语言如果能表达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也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托尼·戈德弗鲁也明确提出观念艺术无关乎形式或材料,它不可能被定义为任何媒介风格。它的出现通常被认为始于马歇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最为有名的就是他的小便池《喷泉》。观念艺术的出现让艺术终结论似乎成为了一种可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精神观念完全替代艺术语言成为艺术本体时,艺术事实上可以被文字、语言等等一切非艺术形式所替代,换句话说,艺术区别于它物质形式的独特性与独立性被消解了,艺术也就不必是艺术。所以观念艺术在短时内便走入了死胡同。

而另一种“爆破”是将艺术语言碎片化,这种艺术则充斥于后现代艺术的角角落落,我们无法给予准确的定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用无规则、无逻辑的艺术语言形式去创作,艺术作品看起来似乎是无意义的材料拼装,而非有内在逻辑的形式。从极简主义到波普艺术到当代艺术均有艺术家极力创新艺术语言形式运用各种新型材料寻求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创作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例如2014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上亿高价的极简主义作品《无题》便是一件比较典型的无内在逻辑的抽象艺术作品。《无题》全幅用以白色的颜料堆砌成厚薄不一的肌理铺满整个画面,间杂一些蓝绿的颜色。无论是白色肌理也好,还是星星点点的蓝绿色,单独的看都是没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无意义的语言符号。这种无意义符号简单的堆积能够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这种视觉冲击在欣赏者眼中能造成短暂而强烈的印象,从而达到创作者的某种目的。但当语言形式被分化为单独的语言符号,其内在的结构和逻辑联系就被完全瓦解了。后现代艺术家们在艺术材料的处理上强调偶然性、无序性、反结构、反中心化,这就又造成了艺术家必须不断更新艺术形式,且这些纷繁复杂的“爆破”后的艺术形式并不具有内在的结构和逻辑。纵观《无题》的创作者艺术家罗伯特·雷曼的创作生涯在相同时间段内创作的艺术作品几乎没有一幅是完全相似的,这就是典型的艺术语言的“爆破”,势必造成艺术语言的碎片化。

总之,后现代艺术所带来的艺术终结论的危机本质上是艺术语言“爆破”带来的结果,当艺术语言的内在范式逻辑被否定之后,艺术语言的本体地位自然会被动摇,进而带来艺术消亡的可能,要想挽救艺术本身,必须停止对艺术语言的“爆破”,回归艺术语言的内在范式探索。

[1]亚瑟·丹托(美),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2]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2008(01).

[4]福柯等(法),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J01

A

1005-5312(2015)08-0025-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