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陶艺的创新性设计

时间:2024-05-04

冯善鑫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生活陶艺的创新性设计

冯善鑫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创新这一主题是站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对生活环境意识的认知,对陶瓷材料的深入探究,对设计观念的革新,对艺术形式的创新等整体而系统化的实施过程。

生活陶艺;设计师;创新性设计

一、引起生活陶艺创新性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世界性、多元性文化

生活陶艺的世界性是指处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生活陶艺设计应该符合当代世界艺术历史发展的总潮流。当代生活陶艺的设计,以张扬艺术个性,彰显材质特性为主要特点。这也是当代生活陶艺设计在自身需要沿用历史上的陶瓷艺术生产的工艺材料之外,还需要延伸、发展、增强可塑性和扩张能力,还有着属于当前时代的世界性、时代性特点,这也是生活陶艺的当代特征。生活陶艺的世界性也是一种生活陶艺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生活陶艺发展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域的生活陶艺文化相融合、共生、互动发展的趋势。

(二)地域性、民族性文化

生活陶艺的地域性指的是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一定传统的区域性生活陶艺设计特点。它包括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在某些特定地区流行的陶瓷艺术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一样,是一个真正生活陶艺设计师的宿命,是其所无法摆脱的固有属性。

二、如何在生活陶艺中进行创新性设计

(一)生活陶艺设计的观念革新

面对扑面而来的消费的浪潮、商业的浪潮、大众文化的浪潮,这个新的时代对艺术自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它既有独特艺术的语言特征,又有反映现代视觉经验的表现,同时还具有现实的文化针对性与批判性。因此,不管是生活陶艺或陶艺也如同绘画、雕塑、装置等现代艺术形态一样在当代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活陶艺要在当代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它需要重点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语言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文化切入点的问题。

如图1筷子架,它不管在造型上,还是材质上一改传统形式,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生活陶艺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环境中强调设计理念,尊重人自身的感受,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关系。生活陶艺的设计应体现现代设计文化与现代陶瓷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对中国当下的生活陶艺不仅是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还要提出绿色设计的理念。绿色设计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产,节能、环保为宗旨。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拥有丰富的陶瓷艺术表现能力,还应该具备现代设计理念,同时还应该不断了解社会、了解审美动向、了解消费者的精神追求。在陶艺发展的多元时代,设计理念应该以独立的面貌发展起来。

图1

(二)生活陶艺设计的艺术风格个性化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艺术以人为本,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而又是为人而创造的。我们呼唤的生活陶艺设计个性化,应该是建立在充满个性的设计师的个体上的,设计师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与精神演绎应在泥土的千变万化中体现。个性化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师对生活独具慧眼的洞察、独特感受泥土言说方式,一句话,设计师对于艺术个性的追求是在茫茫的生活陶艺世界里寻找自我,发掘独特的主题形式与风格。如青年生活陶艺设计师葛军设计的生活陶艺茶具《金钱豹》图2,个性鲜明,很是新颖,符合现代人个性张扬的审美最求。

图2

设计师手中表达的自我个性,不只是个体的我,而是社会的、时代的大我。传达的不仅是个人的生活状态,而是由此传达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感情与愿望。生活陶艺设计要紧跟时代潮流步伐,广泛吸收和融汇国外先进的生活陶艺技术、科技成果和艺术成就,使设计出的产品不但有自己的民族风格,而且具有时代气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与生活陶艺相关的各行各业,也不断探索、研发制瓷技术和设备,从而拓宽了生活陶艺设计的表现形式与领域。如陶瓷的制釉技术,烧制的方法和形式,陶瓷的工艺技术与烧制技术的研发,材料的创新与特种陶瓷的创造等等,都为现代生活陶艺创作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工艺技术方面的支持。

现代生活陶艺作为现代陶艺的一个方面,紧扣时代的脉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如何挖掘这种生命力,如何把它引导到正确而快捷的发展道路上来,这就集中在了本课题所论述的观点创新这一关键问题上。我国对生活陶艺这种艺术形式的接纳和赏识有着相对的封闭性,满足于陶瓷材料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目前生活陶艺一直是由日本和北欧在引导着世界生活陶艺的新潮流,使我国还处在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但是我们近年来出于对生活陶艺的重视,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对外引进新观念、新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同时也为解决好对传统的继承。

创新这一主题是站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对生活环境意识的认知,对陶瓷材料的深入探究,对设计观念的革新,对艺术形式的创新等整体而系统化的实施过程。诚然,对我国现代生活陶艺进行创新性设计不是光说不实施的空头支票,我们作为生活陶瓷艺术的从事者或研究者都应认清当前的局势,踊跃肩负起这一历史性的使命,为生活陶艺的壮大而尽最大的努力。

J527

A

1005-5312(2015)08-0032-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