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丽江旅游文化初探

时间:2024-05-04

周红

(丽江市古城区文化馆,云南 丽江 674100)

丽江旅游文化初探

周红

(丽江市古城区文化馆,云南 丽江 674100)

古城丽江的成功打造已然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典范,丽江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文章梳理了丽江旅游文化发展的重大事迹,并结合具体问题分析了其成功的因素。

丽江;文化;旅游产业

丽江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其文化旅游产业,她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丽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丽江最典型的经验是文化旅游相结合,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平台,文化与旅游互融互动,形成了支撑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文化旅游平台,推动了丽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的水乳交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滇西旅游现场办公会议在丽江召开,丽江旅游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加快丽江旅游发展的步伐,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也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丽江市委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导思想非常明确,曾多次请专家学者献计献策。丽江民俗文化工作者认为,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丽江民族文化景观的价值远远大于能衡量的经济指标。所以,从申报世界遗产开始,丽江在保护丽江古城文化景观、促进旅游业与文化遗产协调发展方面,时刻具有紧迫感。

丽江古城是丽江文化的亮点,而且,丽江古城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800多年来,她与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古朴的村庄自然和谐,浑然一体。丽江古城古老的建筑、独具特色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决定了她在当代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市委政府在古城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加大了投资力度,许多房屋建筑、街道水系都得修复和改造,工程大,但文化含量更高。而在丽江大地震中,古城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恢复重建当中,只有“整旧复旧”,恢复古城原有特色,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古老的文化。为此,丽江下了最大的决心。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为恢复东大街不谐调的建筑物,丽江地区电影公司百花娱乐城等17家单位进行了房屋拆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三线整治”中,电力线、通信线、电视线被人们称为古城“视觉污染”,由于各部门密切配合,古城完成了多条街道的线路入地工程。

古城文化,更大程度上是建筑文化、风景园林文化。国际国内专家们普遍认为,像丽江古城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已是为数不多,她不仅是研究我国城市发展史的一份重要遗产,而且还是研究古建筑不可多得的地方。丽江古城奇特的建筑艺术,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纳西族祖先的一大杰作,得到了丽江广泛的重视和保护。

通过努力,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4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的几年中,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记忆遗产3项世界级桂冠,为丽江发展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架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铺平了道路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旅游的发展,同时也为丽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旅游业的发展,使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决定着丽江古城的品质、品格和发展方向。

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就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和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从1996年地震后恢复重建开始,丽江努力破解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两难问题,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保护、继承、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体系。

1986年,政府支持引导宣科先生开始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走向世界,成了知名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震后,丽江市政府筹资5860多万元,恢复了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衙署,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

随着丽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效益的日渐显著,人们对文化产业意识也不断增强。新世纪开始,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开发。2001年12月,通过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表现了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成为丽江独具魅力的品牌节目,让人赏心悦目。

《纳西古乐》和《丽水金沙》的成功,丽江通过大胆实践,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打造出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丽水金沙》、摩梭风情、茶马古道、《印象丽江》等民族文化精品,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丽江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业发展反哺了丽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丽江的多元民族文化为为丽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也不例外。丽江受到游客喜爱,也证明了丽江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丽江的发展也说明了,民俗文化是旅游的“造血机”,只有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才能保持丽江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随着丽江旅游的不断发展,丽江民族文化也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让丽江人认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下,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在丽江,除了古城以外,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在古城周边的纳西乡村,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民间建筑得到了保护和恢复。

丽江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开始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文献、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专家学者关注,政府大力支持,一批民族文化专著和论文不断出版,为丽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丽江的旅游景点也不断得到提升。以丽江古城为依托,以市场为依托,以文化为亮点,束河古镇、玉水寨、东巴谷、黄山民俗村等等景点和周边乡村民俗生态村逐步建立。丽江已经形成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新格局。新开发的这些景点,在政府的指导下,对古镇和景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开发和新区配套建设统一规划,整体运作,按实际生活需求和旅游业观光视角,将古镇和民俗乡村的基础设施一步到位进行重新建设,同时兼顾原住村民的利益,引导村民自己发展,并适时组织旅游合作社,带动圈外居民和贫困者在旅游发展中得利。

丽江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江东三县旅游的发展和文化保护和开发。宁蒗县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永胜他留人、毛氏文化开发,华坪花傈僳歌舞,都在逐步开发和探讨中稳步前进。

丽江的旅游发展,增强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

三、结语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拼搏,丽江依托文化,以旅游发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保护力度,打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让旅游有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同时也为丽江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以待更多的学者探讨研究。

[1]杨静.浅谈丽江古城旅游文化的发展与保护问题[J].旅游纵览,2012 (05).

[2]罗冰清.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3]杨晓星,朱明.浅析丽江市东巴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策略[J].全国商情, 2014(16).

G124

A

1005-5312(2015)08-0198-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