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建设

时间:2024-05-04

赵继省

(韶关市新丰县文化馆,广东 韶关 511100)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建设

赵继省

(韶关市新丰县文化馆,广东 韶关 511100)

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发展新农村文化必不可缺,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建设新农村文化,单纯地依靠政府组织的下乡活动远远不够,而且也不能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供需问题,必须挖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创新开展,真正把文化工作落到农民的心坎上。文章以期通过对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并创新开展多举措的活动。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有广泛的空间和载体,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并且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底蕴。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展示着共同的特征,覆盖面广,参与人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农村群众文化还具有活动地点和时间的随意性,演出形式可大可小。可以说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我国的社会大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一)过去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状况

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民间岁时的风俗,集中大量的群众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听老人将民间故事和传说、说唱歌谣、谚语、歇后语、俗语等文化活动。在劳动过程中,边耕作边哼着小调,跳着节奏欢快的舞蹈,以此来充实、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二)现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广大农村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不断增长,在原有的文化生活需求中得到满足后,又产生了更新、更高、更为迫切的需求。如今,农民群众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群文工作者的带领下,广大的农村乡镇、村屯,都有不同形式的文化特色活动,人们利用广场,院落等地理条件坚持开展文化活动。现代舞。卡拉OK、小品、曲艺、拉丁舞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

二、利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一)加强党对农村文化的领导,提高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认识

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在深入学习贯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就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出积极响应,不能把重视文化工作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坎里,落实到工作日程中,显现在成效上。农村的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在各项大、中型文化活动前,召开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对群众文化活动做出全面安排部署,要求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二)加强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提供载体

文化设施建设是形成文化活动的最基础的东西,在农村的文化群众活动中,要使农民经常开展一些有益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因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艺术性、教育型相结合的文化场所,使农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既受到健康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同时又在活动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通过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红红火火、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民间、民俗特色的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乡镇还应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和实用价值的文化活动站,村屯应有自己的活动场所,经常坚持开展活动,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三)加强基本文化活动方式建设,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

加强基本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文化部门组织的经常性、小型多样性文化活动与民间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群众自娱性活动与各乡镇政府举办的文艺汇演、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把乡村文化活动与文化职能部门的服务结合起来;把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与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达到群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农村文化人才

近几年,农村文化骨干、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员老化、民间艺人的绝技近于失传。若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部分农村文化将出现人才匮乏,只等城市送文化下乡的窘境。只有留住人才,给予文化人才合理的待遇,同时创造条件,尽可能发挥其业务专长。使他们在农村有用武之地。更要组织力量将民间艺人的绝技整理流传下来,使那些有民间特色,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技艺发扬光大。还要征得有关部门的批准,上级主管部门和文化馆争取不定期开设文化骨干培训班,对村组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提高,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通过组织乡镇、村组文化汇演、比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五)支持和鼓励农村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的形式自办文化产业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持农户组建乡村文化广场中心,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自办农民书屋、组建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多年来我县积极鼓励各地各部门发挥优势,创造性开展“三下乡”活动,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广受欢迎的品牌活动。在我县的许多公园和广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走在了一起,大家共同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生活。

(六)建立健全城乡文化的互通机制

城乡文化互通机制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吸收农村特色文化,在城乡文化的碰撞中加重现代文明的淳厚,才能勇立潮头;民间乡土文化与都市现代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农村关注世界文化的窗口,这才是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农村文化。为此,一要积极组织农村文化服务活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光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广泛宣传发动大家自愿来支持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建设甚至法制建设来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二要建设一批集聚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全方位辐射功能的文化资源网络,利用广电、教育、体育等资源,让先进文化在农村得到最广阔的覆盖范围;三要探索文化“三下乡”活动真正成为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三下乡”在活动内容上力求创新,与时俱进,使活动变成“常下乡”,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播放器。

(七)民间文化显身手,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统的民间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国农民征服自然的民族智慧。激发农村文化活力,发掘农村文化资源,让来源于广阔农村的民间文化服务于整个社会乃至世界,这也可以算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县联合乡镇成功举办了连续四届全县城小品文艺化演,云髻山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展不拘一格的农民运动会,形成联合梯田品牌效应,在发扬传统民间文化基础上,通过继承和创新,延续了民间文化生命,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结语

农村文化是我国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最感兴趣的入手,开展一些本乡本土特色、群众广泛参与又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样才会赢得男女老少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对增强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G249.2

A

1005-5312(2015)08-020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